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4.4 免疫学的应用【随堂达标检测】(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4.4 免疫学的应用【随堂达标检测】(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00: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随堂检测
1.4.4 免疫学的应用
1.(2020·高考天津卷)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解析:选B。题述疫苗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制作的,而利用基因工程可生产已存在的蛋白质或多肽,故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A正确;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B错误;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中增殖,C正确;题干信息显示,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而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因此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D正确。
2.(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中)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
A.发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解析:选C。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原相结合,由该病毒刺激产生的抗体能够与该病毒相结合,B错误;由该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C正确;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感染,记忆B细胞会使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即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多的抗体,D错误。
3.(2021·浙江杭州高二期中)下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
B.d时刻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图中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有较大差异
解析:选B。b段发生了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发生了增殖分化过程,因此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d时刻注射的是与a时刻不同的疫苗,其是初次接种引起的免疫应答,B错误;抗原不同,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C正确;据题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因此,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有较大差异,D正确。
4.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定细胞毒性T细胞会裂解供体细胞,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D.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解析:选C。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特定的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说明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B正确;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错误;注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正确。
5.下列关于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治疗是指增强患者免疫力的免疫治疗方法
B.器官移植属于免疫治疗的范畴
C.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不能采取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措施进行治疗
D.免疫诊断的依据主要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解析:选A。免疫治疗分为免疫增强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需要抑制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而不能采用输入抗体、细胞因子措施等进行治疗。
6.人类对传染病的斗争是从天花开始的。接种牛痘最终使天花被完全根除,并且推广为对抗许多病原体的可靠的保护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疫苗由减毒的生物、死的生物、失活的毒素或由亚细胞的片段组成。疫苗相当于图甲中的[  ]________。自身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也可能成为①。
(2)图乙中当毒性强的S病原体进入接种过该疫苗的人体A,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此时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裂产生新的__________________,由[  ]________产生大量的⑤。
(3)题干中提到的“可靠的保护方法”是指____________,传染病病愈后的免疫力有的持续终生,有的持续时间较短。免疫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
(4)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将它清除的细胞是________。
解析:(1)通常疫苗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疫苗相当于抗原(①)。自身机体内的衰老、损伤或癌变的细胞等也可能成为抗原。(2)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时,记忆B细胞(③)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再由浆细胞(④)产生抗体。(3)题干中提到的“可靠的保护方法”是指预防接种,免疫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容易突变。(4)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清除它的细胞有吞噬细胞。
答案:(1)① 抗原 衰老、损伤或癌变
(2)③ 记忆B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④ 浆细胞
(3)预防接种 容易突变
(4)吞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