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一、选择题
1.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基因由染色体和DNA组成
D.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防控是关键,其中肺炎病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飞沫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B.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3.一百多年前,法国医生拉韦朗在疟疾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黑色的微小生物,他怀疑这种微小生物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为了检验这一怀疑,他接下去首先应该进行的研究是( )
A.分析该微小生物呈黑色的原因
B.在其他疟疾病人血液中寻找该微小生物
C.培养该微小生物并了解其繁殖方式
D.研究能杀灭该微小生物的药物
4.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
(1)“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2)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
(4)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5)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抗原;
(6)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叙述正确的是( )
A.(1)(3)(4) B.(2)(5)(6) C.(3)(4)(5) D.(3)(5)(6)
5.2020年3月12日为至,我国得新冠肺炎发病数80980人,死亡3173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共出入场所进行消毒 B.出行常带口罩
C.隔离新冠肺炎病人 D.经常锻炼身体
6.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体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
B.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均存在病原体
C.当前主要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艾滋病
D.我们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或者共同进餐,以免被传染
7.2019年12月月31日武汉卫计委公布的2019年12月传染病疫情表显示,武汉市感染新冠病毒发病数27例,其中7例严重。新冠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再次引起人们的恐慌和担忧。据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清肺排毒汤在救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疗效显著。下图是新冠病毒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给患者喝清肺排毒汤,从控制传染病角度讲,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侵入人体中的新冠病毒是抗体
D.新冠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定义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属于抗原
8.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
A.杀菌 B.消毒 C.过滤 D.干燥
9.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10.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B.病毒是传染源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1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小林不小心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40℃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冒要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来说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要治疗该同学的感冒,要给他使用抗生素
C.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D.此时他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
12.对于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所对应原理、设计或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孔明灯,孔明灯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乙图是流感期间教室内消毒,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丙图中气球放在20枚图钉上能承受10本书本的压力仍不破裂,是因为增大了受力面积。
D.丁图为同学制作的叶脉书签,叶片泡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故不能用手直接取放。
二、填空题
13.我国约有56%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
材料一:幽门螺旋杆菌通常寄生于胃部,它能产生一种酶,促使水与尿素[CO(NH2)2]反应生成氨气(NH3)和CO2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幽门螺旋杆菌属于___________。
(2)请写出尿素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材料二:临床上常用呼气试验检测其存在。检测时用温水口服一粒用C-13标记的尿素胶囊。通过分析呼气中13CO2的含量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长期使用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的公用碗筷、饮食器具,口对口喂食等都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___________疾病。
A.呼吸道传染 B.消化道传染 C.非传染性
(4)某被检者用智能水杯将20mL16℃的凉开水加热至36℃后服下胶囊,此凉开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C水=4.2×103J/kg·℃)
(5)为避免通过未消毒的饮食器具感染细菌,人们常通过煮沸的方式杀菌。如图是餐具上细菌在100℃沸水下的存活情况。有人说:一次性消毒餐具用开水烫一烫后,就干净了。据图分析,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14.螺蛳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动物,也是经常出现在饭桌上的味美价廉的一道菜。有一天小明在吃螺蛳的过程中,爱探究的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有关螺蛳的问题,你能帮他解答吗?
(1)螺蛳壳的主要成分是否和鸡蛋壳一样,也是碳酸盐?小明向螺蛳壳表面滴加稀盐酸,若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 的气体,则证明其成分是碳酸盐。
(2)螺蛳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它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主要是在 中被消化吸收。
(3)小明还想起科学课上,老师在讲传染病时,曾说起过一种与螺蛳类似的钉螺,它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人一旦接触了寄生有血吸虫的钉螺,就有可能感染上血吸虫病。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钉螺是属于该病的 。
15.一段时间内,某学校个别班级的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该病的病因是下列某种病原体入侵而引起。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了消毒,该措施属于 的方式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流行。近年来,医疗上大量滥用抗生素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其原因是( )
A.病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 B.病菌本身对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
C.病菌变异的结果 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
16.(1)将患H7N9禽流感的家禽杀死销毁,这在传播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
(2)使用抗生素治疗狂犬病或H7N9禽流感效果都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播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17.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_______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______。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8.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与酵母菌相比2019-nCoV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材料三中,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3)根据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______
三、简答题
19.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潰疡等疾病,克拉霉素(C38H69NO13)是一种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从而治疗由该菌引起的一系列胃病,
(1)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措施中,提倡大家使用公筷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
(2)服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0.5g),克拉霉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抗生素可以做成胶囊口服而治疗胃病,在此类胶囊中不能用淀粉作胶囊的外包装,否则疗效会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肠胃病发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病毒造成的,此时克拉霉素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20.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较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___________。
(3)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______。
(4)对人体进行注射疫苗时,当针刺破皮肤,人会感觉到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四、探究题
21.近期由于天气冷热变化无常造成感冒大面积流行,小明同学在服用“感冒清”胶囊药物几天后感冒康复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要求小明在教室里多开窗通风,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是属于: 。
(2)联系到前段时间的毒胶囊事件,小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感冒清”的胶囊外壳有什么作用?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胶囊内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作用;外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将胶囊外壳磨成粉末,用酒精洗去色素,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材料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现象
1号 胶囊粉末0.1克 唾液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不变蓝色
2号 胶囊粉末0.1克 胃液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变蓝色
3号 胶囊粉末0.1克 清水2毫升 37℃ 10分钟 碘液2滴 变蓝色
①根据查阅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胶囊要用开水吞服而不能咀嚼服用的理由是 。
②在实验中要用温度为37℃水浴的原因是 。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C
6.B
7.D
8.C
9.B
10.B
11.D
12.B
13. 分解者 H2O+CO(NH2)22NH3+CO2 B 1680 有道理,因为消毒餐具已经经过了消毒;没有道理,烫一烫时间过短,据图可知,至少2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灭菌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14.(1)变浑浊;(2)小肠;(3)传播途径
15.切断传染途径、D
16. 控制传染源 病毒
17. 传染 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
18. 病原体 没有细胞结构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19. 切断传播途径 57:26 淀粉在胃中不会被消化,胶囊内部的药物无法释放作用到胃部 不能
20. 变异 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 A→C→E→F→H
21.(1)切断传播途径
(2)防止胶囊内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作用
(3)温度为37℃左右时酶的活性最强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