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5-7节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新昌期末)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 He
① N ② Ne
③ Ar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是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个
【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行,这就是一个周期;将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从上到下排列成一列,这就是一族;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3)根据表格确定②的元素名称,然后分析名字中是否含有金字旁;
(4)根据表格确定元素N的原子序数,然后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计算即可。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①和②在同一行,则在同一周期,不在同一族,故A错误;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
C.②的原子序数为9,元素名称为氟,不含金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N的原子序数为7,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D正确。
故选D。
2.(2021八下·上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由元素周期表中某一格(如图)得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元素质量
【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元素名称为铀,原子序数=质子数=92,元素符号为U,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故D错误符合题意,而A、B、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3.(2021八下·瓯海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B同周期 B.A和D同族
C.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E和F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3)在元素周期表中,质子数=原子序数;
(4)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A和B在同一行,在同一周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和D在同一列,为同一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D的原子序数大于B,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质子数D>B,故C正确不合题意;
D.E和F在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为 3
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答案】A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质子数,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而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3)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原子外面有几个电子层,就处在第几周期。
【解答】A.根据右图可知,R元素的质子数为13,那么x=13,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3-2-8=3<4,容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13号元素为铝元素,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原子外面有3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2021八下·新昌期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
【答案】C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A错误;
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B错误;
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C正确;
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D错误。
故选C。
6.(2021九上·义乌月考)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h一定不溶于水
C.物质d可能是H2S溶于水形成的酸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答案】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所给硫元素的化合价,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
【解答】A、a为硫,b为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 物质h为+6价硫元素的盐,可能溶于水,如硫酸钠,可能不溶于水,如硫酸钡 ,符合题意;
C、 物质d为硫元素为-2价的酸,可能是H2S溶于水形成的酸 ,不符合题意;
D、 物质d、e和f属于酸,酸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1八下·柯桥期末)SiC硬度大、耐高温,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新型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天问一号”探火和“北斗三号”导航的一种材料。SiC和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4
【答案】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在化学式 SiO2 中,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得到:x+(-2)×2=+4,则Si的化合价为+4价;
在化学式 SiC 中,i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y=0,解得:y=-4价。
故选C。
8.(2021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H2O:水中含有2个氧原子
C.2S:2个S元素
D. :氧化镁中镁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A.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错误;
C.2S:2个S原子,故C错误;
D.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故选A。
9.(2021八下·丽水期末)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科学用语,下列科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N B.2个氯原子Cl2
C.铝元素AL D.1个氢气分子H2
【答案】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用N2表示,故A错误;
B.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B错误;
C.铝元素表示为Al,故C错误;
D.1个氢气分子H2,故D正确。
故选D。
10.(2021八下·临海期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知道了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能推算出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硫化钠(Na2S)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4 C.0 D.-2
【答案】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 Na2S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价。
故选D。
11.(2021九上·长兴期中)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
B.丙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
D.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克
【答案】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丙烯的分子结构图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丙烯分子由碳原子核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一个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核6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
C.一个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核6个氢原子构成,则化学式为C3H6,故C正确;
D.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42,没有单位g,故D错误。
故选C。
12.(2021八下·新昌期末)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儿茶素(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下列关于儿茶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儿茶素由3种原子组成
B.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0克
C.一个儿茶素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D.儿茶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6
【答案】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5H14O6 可知,儿茶素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故A错误;
B.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14+16×6=390,没有单位g,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可知,一个儿茶素分子包含原子的个数:15+14+6=35,故C正确;
D.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5):(16×6)=15:8,故D错误。
故选C。
13.(2021八下·丽水期末)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受到广泛关注,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C40H56),对增强视力有很大的作用。下列有关β-胡萝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536克
B.每个分子中有96个原子
C.每个分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D.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
【答案】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2)将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值相加得到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3)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40+1×56=536,没有单位g,故A错误;
B.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为:40+56=96,故B正确;
C.每个分子都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碳和氢的质量之比:(12×40):(1×56)=60:7,故D错误。
故选B。
14.(2021·金华)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
D.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答案】D
【考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结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及单质的定义解答。
【解答】A、 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甲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B、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 ,不符合题意;
C、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 ,不符合题意;
D、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1八下·滨江期末)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 ”和“ ”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答案】C
【考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分析;
(2)原子中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为不同种元素;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A.甲和丙的质子数都是1,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A错误;
B.乙和丁的质子数都是2,为同种元素,故B错误;
C.甲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相对原子质量:1+2=3;丁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相对原子质量:2+1=3,则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C正确;
D.甲和乙的质子数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诸暨期中)人类早期发现的所有糖类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例和水一样,是2:1,将糖类都称为“碳水化合物”,后来发现,有些氢、氧原子个数比并不是2:1,如鼠李糖C6H12O5,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鼠李糖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2)鼠李糖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
【答案】(1)12:5
(2)9:2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原子个数比就是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最简比;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答】(1).鼠李糖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鼠李糖C6H12O5 :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5
(2)鼠李糖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2C6H12O5 +13O2 =12CO2+12H2O
528 216
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216:528= 9:22
17.(2021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以防污染空气。
(2)若冷却后测得a管固体质量减少了3.6克,则被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
【答案】(1)收集CO
(2)1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而一氧化碳则被收集起来,避免进入空气造成污染。
(2)氧化铁的质量=。
【解答】(1)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收集CO作用,以防污染空气。
(2)A中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
则氧化铁的质量为:3.6g÷=12g。
18.(2021八下·长兴期末)请用C、H、O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写: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能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答案】(1)H2O
(2)C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的组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它的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
2O。
(2)固态二氧化碳,又名干冰,在升华时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导致水蒸气液化成水珠,从而形成降雨,它的化学式为:CO2。
19.(2021八下·新昌期末)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录火星,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火星的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Fe2O3;+4价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根据名称分析组成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然后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解答】(1)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它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3个铁原子构成,写作: Fe2O3 ;
(2)在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
20.(2021八下·新昌期中)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2)第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这两种离子符号);
(4)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C 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答案】(1)10
(2)Al2O3
(3)Na+、Cl-
(4)B;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而一列为一个族,据此确定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即可。
(2)根据描述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从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进而写出化学式;
(3)根据描述确定元素名称,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最后分析构成微粒即可;
(4)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原子排成一列,称为一个族,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图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为氟元素,它的质子数为9,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它的质子数为:19-9=10.
(2)第13号元素为Al,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 Al2O3 ;
(3)第11号元素为Na,第17号元素Cl,二者组成的调味品为NaCl,则构成它的微粒为:Na+、Cl-。
(4)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Be和Mg在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F和Cl在同一族,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BD。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钙CA:
(2)氯CL:
(3)镁Ma:
(4)钠Ne:
(5)汞HG:
(6)氦Hi:
【答案】(1)Ca
(2)Cl
(3)Mg
(4)Na
(5)Hg
(6)He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1)钙的符号为Ca;
(2)氯的符号为Cl;
(3)镁的符号为Mg;
(4)钠的符号为Na;
(5)汞的符号为Hg;
(6)氦的符号为He;
22.(2021八下·临海期末)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铜原子 ;
(2)钠离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
【答案】(1)Cu
(2)Na+
(3)H2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
(2)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分别表示所带电荷的电性和数量,这就是离子符号;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答】(1)铜原子写作Cu;
(2)钠离子写作Na+;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水分子,写作H2O。
23.(2021八下·上虞期末)用化学用语表示:
(1)2 个氧分子: 。
(2)氢氧根离子: 。
(3)H2SO4中“2”的意义是 。
【答案】(1)2O2
(2)OH-
(3)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双原子分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原子数2表示;
(2)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正负,在最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解答】(1)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在前面加2表示分子个数,写作:2O2;
(2)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OH-;
(3)H2SO4中“2”的意义是: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24.(2021八下·嘉兴期末)为预防龋齿,市面上推出含氟牙膏。如图为某含氟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钾的化学式是 。
(2)氟化钠的化学式是NaF,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1)KOH
(2)-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名称确定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氢氧化钾的化学式;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氢氧化钾可知,该分子含有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则化学式为KOH;
(2)在 NaF 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0,解得:x=-1价。
25.(2021八下·苍南期末)苍南新闻网3月17日消息:经过三年培育的马站贵妃枣全面上市。贵妃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其维生素C(C6H8O6)的含量是苹果的20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8O6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
(2)丙酮酸是一种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式为C3H4O3。发现丙酮酸和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含量均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
【答案】(1)3:4:3;40.9
(2)分子构成(种类)不同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结构和组成不同,物质的性质就不同。
【解答】(1)C6H8O6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8:6=3:4:3。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丙酮酸是一种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式为C3H4O3。发现丙酮酸和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含量均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分子构成(种类)不同。
26.(2021·瑞安模拟)近期,小明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品牌 指甲油被检出三氯甲烷含量严重超标》。为此,他查阅了相关资料:.
材料1:三氯甲烷(CH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性气味,易挥发,超剂量使用有致癌可能性。在医学上,常用作麻醉剂;工业上,可用作抗生素、香料等的溶剂。
材料2:低浓度的三氯甲烷可被制成消毒剂,而过量的三氯甲烷对人体危害较大。相关标准规定,封闭空间内三氯甲烷的最大接触浓度为20毫克/立方米,超过该浓度有可能引起中毒。
材料3:指甲油能在指甲表面形成一层耐摩擦的薄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成分一般由两类成分组成,一类是色素等固态物质;另一类是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这两种物质易燃易爆,长期吸入对神经系统可能产生危害。
(1)三氯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美甲店里通常有刺鼻的气味,这是溶剂挥发后气体产生的现象。该现象称为 。
(3)结合材料信息,小明认为可以不定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指甲油,理由是 。(可多选)
A.指甲油可以在指甲表面形成薄膜,保护指甲
B.指甲油中的溶剂皆易燃易爆,具有安全隐患
C.观察发现有大量成年女性在使用指甲油
D.三氯甲烷的浓度只要不超过规定值,对人体没有危害
E.丙酮是指甲油的主要溶剂之一,会刺激人体神经系统
【答案】(1)12:1
(2)扩散
(3)A;D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化学式是指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解答】(1)三氯甲烷的化学式为 CHCl3,
(2)药剂中溶剂挥发的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
(3)A、指甲油可以保护指甲,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受损;故A正确;
B、指甲油易燃易爆,具有安全隐患。该观点属于不支持使用指甲油;故B错误;
C、观察现在有大量女性使用指甲油,是生活现象,不属于支持使用指甲油的观点;故C错误;
D、三氯甲烷不超过一定值,对人体是无害的,该观点属于支持使用指甲油;故D正确;
E、丙酮是指甲油的主要溶剂之一,会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对人体有害,该观点属于不支持使用指甲油的观点;故E错误;
故答案为:(1)12:1;(2)扩散;(3)AD。
三、实验探究题
27.小林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答案】(1)+6
(2)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确定硫元素的最高正价;
(2)根据图像分析元素化合价随核电荷数变化的规律;
(3)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据此对正负化合价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1) 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6价;
(2)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以S元素为例,它的最外层电子有6个,可以得到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也可以失去6个电子,带上6个单位的正电荷。因为2+6=8,所以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四、解答题
28.(2021九上·温州期中)磁铁矿石(含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4CO+Fe3O43Fe+4CO2,将其中的Fe3O4转化为Fe。
(1)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假设冶炼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
【答案】(1)21∶8
(2)解:Fe3O4中含铁元素的质量:m=464t× =336t
则生铁的质量= =350t
答: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350吨。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4)=21:8;
故答案为:(1)21:8;(2)350t.
29.(2021九上·义乌期中)往10g含有Cu粉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干燥的H2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
【答案】氧元素的质量:10g-8.4g=1.6g;
氧化铜的质量:;
则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之差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氧元素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最后再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5-7节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新昌期末)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 He
① N ② Ne
③ Ar
A.①和②处于同一族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表中②所代表元素是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是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个
2.(2021八下·上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由元素周期表中某一格(如图)得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元素质量
3.(2021八下·瓯海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B同周期 B.A和D同族
C.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E和F化学性质相似
4.(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为 3
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5.(2021八下·新昌期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铜Ca B.钠NA C.镁Mg D.氯Al
6.(2021九上·义乌月考)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h一定不溶于水
C.物质d可能是H2S溶于水形成的酸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7.(2021八下·柯桥期末)SiC硬度大、耐高温,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新型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天问一号”探火和“北斗三号”导航的一种材料。SiC和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4
8.(2021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H2O:水中含有2个氧原子
C.2S:2个S元素
D. :氧化镁中镁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9.(2021八下·丽水期末)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科学用语,下列科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氮气N B.2个氯原子Cl2
C.铝元素AL D.1个氢气分子H2
10.(2021八下·临海期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知道了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能推算出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硫化钠(Na2S)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4 C.0 D.-2
11.(2021九上·长兴期中)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
B.丙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
D.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克
12.(2021八下·新昌期末)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儿茶素(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下列关于儿茶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儿茶素由3种原子组成
B.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0克
C.一个儿茶素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D.儿茶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6
13.(2021八下·丽水期末)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受到广泛关注,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C40H56),对增强视力有很大的作用。下列有关β-胡萝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536克
B.每个分子中有96个原子
C.每个分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D.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
14.(2021·金华)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
D.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15.(2021八下·滨江期末)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 ”和“ ”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诸暨期中)人类早期发现的所有糖类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例和水一样,是2:1,将糖类都称为“碳水化合物”,后来发现,有些氢、氧原子个数比并不是2:1,如鼠李糖C6H12O5,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鼠李糖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2)鼠李糖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
17.(2021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以防污染空气。
(2)若冷却后测得a管固体质量减少了3.6克,则被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
18.(2021八下·长兴期末)请用C、H、O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写: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能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19.(2021八下·新昌期末)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录火星,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火星的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20.(2021八下·新昌期中)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2)第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这两种离子符号);
(4)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C 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2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钙CA:
(2)氯CL:
(3)镁Ma:
(4)钠Ne:
(5)汞HG:
(6)氦Hi:
22.(2021八下·临海期末)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铜原子 ;
(2)钠离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
23.(2021八下·上虞期末)用化学用语表示:
(1)2 个氧分子: 。
(2)氢氧根离子: 。
(3)H2SO4中“2”的意义是 。
24.(2021八下·嘉兴期末)为预防龋齿,市面上推出含氟牙膏。如图为某含氟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钾的化学式是 。
(2)氟化钠的化学式是NaF,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25.(2021八下·苍南期末)苍南新闻网3月17日消息:经过三年培育的马站贵妃枣全面上市。贵妃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其维生素C(C6H8O6)的含量是苹果的20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8O6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
(2)丙酮酸是一种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式为C3H4O3。发现丙酮酸和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含量均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
26.(2021·瑞安模拟)近期,小明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品牌 指甲油被检出三氯甲烷含量严重超标》。为此,他查阅了相关资料:.
材料1:三氯甲烷(CH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性气味,易挥发,超剂量使用有致癌可能性。在医学上,常用作麻醉剂;工业上,可用作抗生素、香料等的溶剂。
材料2:低浓度的三氯甲烷可被制成消毒剂,而过量的三氯甲烷对人体危害较大。相关标准规定,封闭空间内三氯甲烷的最大接触浓度为20毫克/立方米,超过该浓度有可能引起中毒。
材料3:指甲油能在指甲表面形成一层耐摩擦的薄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成分一般由两类成分组成,一类是色素等固态物质;另一类是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这两种物质易燃易爆,长期吸入对神经系统可能产生危害。
(1)三氯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美甲店里通常有刺鼻的气味,这是溶剂挥发后气体产生的现象。该现象称为 。
(3)结合材料信息,小明认为可以不定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指甲油,理由是 。(可多选)
A.指甲油可以在指甲表面形成薄膜,保护指甲
B.指甲油中的溶剂皆易燃易爆,具有安全隐患
C.观察发现有大量成年女性在使用指甲油
D.三氯甲烷的浓度只要不超过规定值,对人体没有危害
E.丙酮是指甲油的主要溶剂之一,会刺激人体神经系统
三、实验探究题
27.小林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四、解答题
28.(2021九上·温州期中)磁铁矿石(含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4CO+Fe3O43Fe+4CO2,将其中的Fe3O4转化为Fe。
(1)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假设冶炼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
29.(2021九上·义乌期中)往10g含有Cu粉的CuO粉末中,通入足量干燥的H2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行,这就是一个周期;将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从上到下排列成一列,这就是一族;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3)根据表格确定②的元素名称,然后分析名字中是否含有金字旁;
(4)根据表格确定元素N的原子序数,然后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计算即可。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①和②在同一行,则在同一周期,不在同一族,故A错误;
B.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误;
C.②的原子序数为9,元素名称为氟,不含金字旁,不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N的原子序数为7,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元素名称为铀,原子序数=质子数=92,元素符号为U,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故D错误符合题意,而A、B、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3)在元素周期表中,质子数=原子序数;
(4)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A和B在同一行,在同一周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和D在同一列,为同一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D的原子序数大于B,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质子数D>B,故C正确不合题意;
D.E和F在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质子数,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而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3)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原子外面有几个电子层,就处在第几周期。
【解答】A.根据右图可知,R元素的质子数为13,那么x=13,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3-2-8=3<4,容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13号元素为铝元素,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原子外面有3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A错误;
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B错误;
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C正确;
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所给硫元素的化合价,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
【解答】A、a为硫,b为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 物质h为+6价硫元素的盐,可能溶于水,如硫酸钠,可能不溶于水,如硫酸钡 ,符合题意;
C、 物质d为硫元素为-2价的酸,可能是H2S溶于水形成的酸 ,不符合题意;
D、 物质d、e和f属于酸,酸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在化学式 SiO2 中,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得到:x+(-2)×2=+4,则Si的化合价为+4价;
在化学式 SiC 中,i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y=0,解得:y=-4价。
故选C。
8.【答案】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A.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错误;
C.2S:2个S原子,故C错误;
D.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写法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用N2表示,故A错误;
B.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B错误;
C.铝元素表示为Al,故C错误;
D.1个氢气分子H2,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 Na2S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价。
故选D。
11.【答案】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丙烯的分子结构图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丙烯分子由碳原子核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一个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核6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
C.一个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核6个氢原子构成,则化学式为C3H6,故C正确;
D.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42,没有单位g,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5H14O6 可知,儿茶素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故A错误;
B.儿茶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14+16×6=390,没有单位g,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可知,一个儿茶素分子包含原子的个数:15+14+6=35,故C正确;
D.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5):(16×6)=15:8,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2)将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值相加得到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3)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
(4)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40+1×56=536,没有单位g,故A错误;
B.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为:40+56=96,故B正确;
C.每个分子都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碳和氢的质量之比:(12×40):(1×56)=60:7,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考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结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及单质的定义解答。
【解答】A、 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甲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B、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 ,不符合题意;
C、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 ,不符合题意;
D、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C
【考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分析;
(2)原子中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为不同种元素;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A.甲和丙的质子数都是1,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A错误;
B.乙和丁的质子数都是2,为同种元素,故B错误;
C.甲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相对原子质量:1+2=3;丁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相对原子质量:2+1=3,则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C正确;
D.甲和乙的质子数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12:5
(2)9:2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原子个数比就是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最简比;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答】(1).鼠李糖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鼠李糖C6H12O5 :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5
(2)鼠李糖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2C6H12O5 +13O2 =12CO2+12H2O
528 216
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比:216:528= 9:22
17.【答案】(1)收集CO
(2)1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而一氧化碳则被收集起来,避免进入空气造成污染。
(2)氧化铁的质量=。
【解答】(1)B装置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收集CO作用,以防污染空气。
(2)A中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
则氧化铁的质量为:3.6g÷=12g。
18.【答案】(1)H2O
(2)C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人体的组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它的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
2O。
(2)固态二氧化碳,又名干冰,在升华时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导致水蒸气液化成水珠,从而形成降雨,它的化学式为:CO2。
19.【答案】Fe2O3;+4价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根据名称分析组成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然后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解答】(1)氧化铁又名三氧化二铁,它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3个铁原子构成,写作: Fe2O3 ;
(2)在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
20.【答案】(1)10
(2)Al2O3
(3)Na+、Cl-
(4)B;D
【考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而一列为一个族,据此确定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即可。
(2)根据描述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从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进而写出化学式;
(3)根据描述确定元素名称,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最后分析构成微粒即可;
(4)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原子排成一列,称为一个族,同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图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为氟元素,它的质子数为9,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它的质子数为:19-9=10.
(2)第13号元素为Al,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 Al2O3 ;
(3)第11号元素为Na,第17号元素Cl,二者组成的调味品为NaCl,则构成它的微粒为:Na+、Cl-。
(4)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Be和Mg在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F和Cl在同一族,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BD。
21.【答案】(1)Ca
(2)Cl
(3)Mg
(4)Na
(5)Hg
(6)He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1)钙的符号为Ca;
(2)氯的符号为Cl;
(3)镁的符号为Mg;
(4)钠的符号为Na;
(5)汞的符号为Hg;
(6)氦的符号为He;
22.【答案】(1)Cu
(2)Na+
(3)H2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
(2)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数字和正负号,分别表示所带电荷的电性和数量,这就是离子符号;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答】(1)铜原子写作Cu;
(2)钠离子写作Na+;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水分子,写作H2O。
23.【答案】(1)2O2
(2)OH-
(3)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双原子分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原子数2表示;
(2)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正负,在最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解答】(1)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在前面加2表示分子个数,写作:2O2;
(2)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OH-;
(3)H2SO4中“2”的意义是: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24.【答案】(1)KOH
(2)-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名称确定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进而写出氢氧化钾的化学式;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氢氧化钾可知,该分子含有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则化学式为KOH;
(2)在 NaF 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0,解得:x=-1价。
25.【答案】(1)3:4:3;40.9
(2)分子构成(种类)不同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结构和组成不同,物质的性质就不同。
【解答】(1)C6H8O6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8:6=3:4:3。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丙酮酸是一种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式为C3H4O3。发现丙酮酸和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及各元素含量均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分子构成(种类)不同。
26.【答案】(1)12:1
(2)扩散
(3)A;D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化学式是指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解答】(1)三氯甲烷的化学式为 CHCl3,
(2)药剂中溶剂挥发的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
(3)A、指甲油可以保护指甲,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受损;故A正确;
B、指甲油易燃易爆,具有安全隐患。该观点属于不支持使用指甲油;故B错误;
C、观察现在有大量女性使用指甲油,是生活现象,不属于支持使用指甲油的观点;故C错误;
D、三氯甲烷不超过一定值,对人体是无害的,该观点属于支持使用指甲油;故D正确;
E、丙酮是指甲油的主要溶剂之一,会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对人体有害,该观点属于不支持使用指甲油的观点;故E错误;
故答案为:(1)12:1;(2)扩散;(3)AD。
27.【答案】(1)+6
(2)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确定硫元素的最高正价;
(2)根据图像分析元素化合价随核电荷数变化的规律;
(3)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据此对正负化合价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1) 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6价;
(2)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以S元素为例,它的最外层电子有6个,可以得到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也可以失去6个电子,带上6个单位的正电荷。因为2+6=8,所以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28.【答案】(1)21∶8
(2)解:Fe3O4中含铁元素的质量:m=464t× =336t
则生铁的质量= =350t
答: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350吨。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4)=21:8;
故答案为:(1)21:8;(2)350t.
29.【答案】氧元素的质量:10g-8.4g=1.6g;
氧化铜的质量:;
则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之差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氧元素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最后再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