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六章溶解现象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提升(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餐桌上饮品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玉米糊 B.豆浆 C.可乐 D.牛奶
2.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植物油 C.汽油 D.水
3.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糖水是混合物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其中的固体物质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当中的( )
A.木炭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7.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洁净的空气、白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新鲜的血液、肥皂水、碘酒
D.盐水、泥浆、汽水
8.为提高石油产量,需将附着在岩石表面的石油均匀分散在水中,所以此时开采需加( )
A.催化剂 B.酸化剂 C.氧化剂 D.乳化剂
9.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判断以下溶液:①食盐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酒精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⑤糖水。能够导电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有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使冰雪很快融化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厨具上的油污
C.将泥土加入少量水中,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
D.固体硝酸钾也可以导电
12.把适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碳酸钙 B.硫酸铜 C.食盐 D.菜籽油
1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C.溶液的体积就是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D.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14.若用如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为氢氧化钠:液体为水
B.固体为铁粉:液体为稀硫酸
C.固体为氯化钠;液体为水
D.固体为硝酸铵;液体为水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B.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是分子与离子形成的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溶解作用
D.黄泥水中黄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大量实验表明,少数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 ,沸点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 .
17.用化学式表示:
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 ,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盐酸中的溶剂 ,Zn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
18.蔗糖放到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是因为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 ,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9.从组成上看,溶液由 和 组成;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等于 与 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六章溶解现象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提升(沪教版(全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餐桌上饮品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玉米糊 B.豆浆 C.可乐 D.牛奶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A错;
B、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
C、可乐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2.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植物油 C.汽油 D.水
【分析】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有时汽油、酒精也可用作溶剂.
【解答】解:配制溶液时,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采用水作为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植物油都属于有机溶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的溶剂,属于基础题.
3.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糖水是混合物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说明溶液具有稳定性,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有关,故选项错误。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故选项正确。
C、糖水是混合物,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有关,故选项错误。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中不是只能含有一种溶质,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稳定性,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析出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选项说法正确;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其中的固体物质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当中的( )
A.木炭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分析】根据题意,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说明物质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洁净的空气、白酒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新鲜的血液、肥皂水、碘酒
D.盐水、泥浆、汽水
【分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可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不符合题干排列顺序,即可排除该选项。
【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洁净的空气不属于乳浊液,不符合排列顺序,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A错误。
B、矿泉水是可溶性矿物质等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自来水也属于溶液;汽油与水互不相溶,二者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符合排列顺序,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B错误。
C、新鲜的血液是由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溶液,符合排序顺序,故选项C正确。
D、盐水属于溶液;泥浆属于悬浊液,不符合排列顺序,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区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依据看是否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溶液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8.为提高石油产量,需将附着在岩石表面的石油均匀分散在水中,所以此时开采需加( )
A.催化剂 B.酸化剂 C.氧化剂 D.乳化剂
【分析】乳化剂能使附着在岩石表面的石油均匀分散在水中。
【解答】解:为提高石油产量,开采需加乳化剂,使附着在岩石表面的石油均匀分散在水中。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乳化剂的性质,比较简单。
9.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判断以下溶液:①食盐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酒精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⑤糖水。能够导电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分析】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应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食盐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
②碳酸钠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导电。
③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溶液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
④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⑤糖水中含有蔗糖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糖水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
故①②④能够导电。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有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使冰雪很快融化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厨具上的油污
C.将泥土加入少量水中,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分析】A.根据盐溶液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
D.根据溶液导电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说法正确,因为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选项说法正确;
B.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厨具上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
C.泥土不溶于水,将泥土加入少量水中,不会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D.由溶液导电的原理可知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
D.固体硝酸钾也可以导电
【分析】A.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来分析;
B.根据溶液导电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特点来分析;
D.根据导电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B.稀硫酸中存在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选项说法正确;
C.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降低,沸点升高,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但是硝酸钾固体中的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硝酸钾固体不能导电,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导电性与带电微粒的关系,水中加入一种溶质,溶液的熔点降低,沸点升高。
12.把适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碳酸钙 B.硫酸铜 C.食盐 D.菜籽油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所得溶液为蓝色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D、菜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
1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C.溶液的体积就是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D.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析】A、根据水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剂进行分析;
B、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溶液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水中加入可溶性盐的导电性知识解题。
【解答】解:A、水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剂,故A正确;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故B正确;
C、溶液的体积小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因为微粒之间有间歇;故C错误;
D、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在水中形成带有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氯离子,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用途和溶液的组成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4.若用如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为氢氧化钠:液体为水
B.固体为铁粉:液体为稀硫酸
C.固体为氯化钠;液体为水
D.固体为硝酸铵;液体为水
【分析】要使图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就要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实现,小气球鼓起来后,过一段时间恢复常温就会恢复到原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热涨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会鼓起来,但随着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过一段时间小气球会恢复到原状,故选项正确。
B、铁粉和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氢气,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不恢复,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小气球不能鼓起来,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瓶中气温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小气球不鼓起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B.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是分子与离子形成的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溶解作用
D.黄泥水中黄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分析】A、根据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进行分析;
B、根据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进行分析;
C、根据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D、黄泥水是悬浊液,不是溶液.
【解答】解:A、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所以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是分子与离子形成的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
C、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正确;
D、黄泥水是悬浊液,不是溶液,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义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识记.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大量实验表明,少数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 降低 ,沸点 升高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 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分析】根据少数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特点、溶液导的原因分析回答.
【解答】解:大量实验表明,少数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这一性质常为人们利用.例如,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在溶于水时解离出的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故答案为:降低;升高;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点评】此题考查溶液的性质.考查此知识点常与生活相联系.例如:严寒的冬天,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醋和酱油却不易结冰;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熟,加盐水之后就容易熟等例子.
17.用化学式表示:
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 KMnO4 ,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Ca(OH)2 ,盐酸中的溶剂 HCl ,Zn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ZnSO4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固体是溶质,气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是溶质,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少的是溶质,只要有水,非水就是溶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高锰酸钾,故填:KMnO4;
澄清的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故填:Ca(OH)2;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故填:HCl;
Zn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溶质是硫酸锌,故填:ZnSO4;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蔗糖放到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是因为 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 油污易溶于汽油 ,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渍具有乳化作用 .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蔗糖放到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是因为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渍具有乳化作用.
故填;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油污易溶于汽油.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渍具有乳化作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9.从组成上看,溶液由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等于 溶质 与 溶剂 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小于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分析】从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组成还有分子的特点来考虑本题,要知道质量可以相加,体积则不能相加的理由.
【解答】解: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所以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加溶剂的体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所以混合在一块后体积减小.
故答案为:溶质;溶剂;溶质;溶剂;小于.
【点评】根据解答本题要知道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就是溶液的质量,但溶质和溶剂的体积和要小于溶液的体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体积不能加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5 22:53:55;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