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孙尚忠 单位 枣庄市第十九中学
课时课题:第一章之第五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 共2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2 年 9 月 25 日,星期 二 ,第 3 节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重难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结构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体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课前利用小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发并长出数条幼根。在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教师要指出从根的尖端到长有绒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帮助学生从根尖的外形上区分各部分的形态、色泽等特点。 在本节中,不仅要了解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但是根尖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动态的发展中,植物的根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过程,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用教具制作根尖生长活动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制作根尖生长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动态的变化。
重难点的突破:
"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是本节的难点知识。教材中的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的结构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尖细胞结构,大多是不规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结构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避免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趋于模式化。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相对来讲,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照课本内容自学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而对于根生长的现象,则需要通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本课,清楚本课的探究目的。
(2)利用培养皿培养长出2cm幼根的红豆的幼苗。上课前将幼根朝上放置,盖上培养皿盖(培养皿内保持较适宜温度),使根毛长出2cm即可做实验。
(3)准备“根尖的结构”材料用具。永久性切片、放大镜、镊子、培养皿、显微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自主
学习】
(4分钟)
一、根的生长
1.主根: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成的根。
2.侧根:从 上生出的根。
3.不定根:从 等部位生出的根。
二、根系
1.一株植物的根的总和叫
2.根系的分类 、 。
3、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 地上部分的高度。
三、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1.范围:从根的顶端到着生 的部分。
2.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 。
3.根尖包括 、 、
、 四部分。
4、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 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
细胞的迅速伸长。
四、根的吸收功能
1、发达的根系不仅有利于植物 ,而且适于
2、植物主要通过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 、 、
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阅读课文P22-26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感知本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感知本课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分钟)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根有固着植物于土壤中,并且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为什么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呢?这应与根的结构有关。那么,根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讨论作答
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初步感知根的功能
自主合作探究
分层指导
15分钟
新授:
一、根的生长
1.主根:是由种子中的 胚根 发育成的根。
2.侧根:从 主根 上生出的根。
3.不定根:从 茎、叶 等部位生出的根。
二、根系
1.一株植物的根的总和叫 根系
2.根系的分类 直根系 、 须根系 。
3、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 高于 地上部分的高度。
三、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1、组织学生完成根毛和根尖的结构的观察。
(1)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讲解根尖的定义,及根尖占根的比例。 (2)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颜色及形态,以及根尖可分为几部分。(从外形特征上看,一般可确定出根冠、成熟区、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但可以不给出具体名称,只要求学生能说出形态特征即可。) (3)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并对照课本58-59页内容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及功能。 (4)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5)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成熟区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根毛使植物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成熟区是根尖各部分结构中最主要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6)利用录像或动画课件展示根尖动态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认识根的生长过程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二)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1、继续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幼根,指导学生观察根尖以上的部分。 2、讲解: 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吸收能力。其中部一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细胞失去细胞壁形成中空的导管。 3、通过显微投影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管。(讲解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与茎和叶中的导管相连)
四、根的吸收功能
1、发达的根系不仅有利于植物 ,而且适于
2、植物主要通过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 、 、
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1.范围:从根的顶端到着
生 根毛 的部分。
2.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 根尖 。
3.根尖包括 、 、
、 四部分。
4、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 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
细胞的迅速伸长。
学生继续观察
理解导管的作用
合作交流
3分钟
讨论:
根的长长与根的什么部位有关?
2、农谚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植的道理?
1.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
2.发达的根系不仅有利于植物 ,而且适于 。植物主要通过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 、 、
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巩固练习
8分钟
下列对主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茎的基部长出的根
B、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根叫主根
C、粗大的根就是主根
D、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叫主根
下列对不定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种子的胚里长出的根
B、从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C、从主根上依次长出的根
D、由胚轴长出的根
3、在针尖中,被根冠包围,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结构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4、下列四组植物中,都是须根系的是( )
A、花生、棉花 B、小麦、玉米
C、 向日葵、番茄 D、 高梁、菜豆
5、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伸长的是( )
A、根冠和生长点 B、 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 根冠和伸长区
6、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有导管的部位分别是( )
A、成熟区、成熟区 B、分生区、伸长区
C、成熟区、伸长区 D、伸长区、成熟区
7、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
A、根冠 B、伸长区 C、分生区 D、 成熟区
【拓展延伸】6分钟
【拓展练习】
豆芽生时间长了,在其上面会长出大量白色的“绒毛”,这是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成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
2、如图是根尖示意图:
(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应该是图中的[ ]
能够使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是图中的[ ] 。
(3)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
(4)是根尖的 ,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此区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形成 。
(5)是根尖的 ,此区的细胞具有 能力。
(6)图中属于 的细胞,它们有很强的 ,属于 组织
(7)是根尖的 ,具有 作用。
(8)与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的是此图中的 和 。
该设计注重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感到非常高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主回顾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既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对知识的记忆。
布置作业
1分钟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
一、由胚的胚根发育而来
1.主根: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成的根。
二、分类 2.侧根:从 上生出的根。
根
3.不定根:从 等部位生出的根。
三、根系: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的入土深度要 高于 地上部分的高度。
四、根尖: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
结构
各部分功能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