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同步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第1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同步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11: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提升(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淀粉 D.纤维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3.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医用酒精属于溶液
B.医学上常用75度的酒精作消毒剂
C.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D.乙醇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4.现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钠⑦淀粉⑧氧气,其中全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①③⑧ B.②④⑧ C.③⑥⑧ D.③⑤⑦
5.近年来,垃圾分类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进。下列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物的是(  )
A.玻璃瓶
B.塑料袋
C.报纸
D.旧衣服
6.“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灼烧法鉴别毛笔笔头是否由动物鬓毛制成
B.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属于有机物
C.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打磨石材制砚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7.“天丝”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势,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以下领域一般不使用“天丝”的是(  )
A.航空航天 B.新型材料 C.纯棉制造 D.轨道交通
8.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铝镁合金﹣合成材料
C.涤纶衣物﹣合成纤维 D.纯棉线衣﹣天然纤维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乙醇俗称   ,它具有可燃性,燃烧的方程式为   。
10.有机物中一定含   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   (一定,不一定)是有机物.请你分别举出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   ,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
(2)天然气中掺入少量有刺激性臭味的乙硫醇,原因是   。
12.今年4月份,我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是目前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抗禽流感药物,其主要成分扎那米韦的化学式是C12H20N4O7.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扎那米韦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3.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高能气”是近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x、y为下标).
(1)“高能气”主要成分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取一定量的CxHy气体完全燃烧,将产生的气体先后通过浓硫酸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将石灰水中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30g沉淀,则CxHy 燃烧产生的CO2质量   g;
(3)经过进一步测算:CxHy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试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4.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不易挥发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
A.木炭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蒸发
D.钢铁生锈
15.为减少大气污染,国家提倡使用含乙醇10%的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先在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
(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二氧化碳不仅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可见,反应物相同,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提升(沪教版(全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淀粉 D.纤维素
【分析】根据碳水化合物属于糖类物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
B、油脂不是糖类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C、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
D、纤维素属于碳水化合物;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正确。
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不正确。
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正确。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以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机物的概念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
3.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医用酒精属于溶液
B.医学上常用75度的酒精作消毒剂
C.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D.乙醇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B、根据消酒精的含量考虑;
C、根据医用酒精中溶质考虑;
D、根据有机高分子的特点考虑。
【解答】解:A、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说法正确;
B、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即75度的酒精,故B说法正确;
C、医用酒精中75%的是乙醇,25%是水,所以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故C说法正确;
D、有机高分子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几十万等的有机物,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医用酒精的组成,有机高分子的特点。
4.现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钠⑦淀粉⑧氧气,其中全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①③⑧ B.②④⑧ C.③⑥⑧ D.③⑤⑦
【分析】从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特殊的物质。
【解答】解:有机物的概念是绝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由于结构和无机物相似,它们属于无机物,所以题干中一氧化碳、氯化钠属于无机物,氧气属于单质;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但要注意特殊物质的判断。
5.近年来,垃圾分类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进。下列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物的是(  )
A.玻璃瓶
B.塑料袋
C.报纸
D.旧衣服
【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根据物质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玻璃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硅等,属于无机物,故符合题意;
B、塑料袋中含有聚乙烯等,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C、纸张中主要含有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D、旧衣服中主要含有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用品的成分及有机物的特点,难度不大。
6.“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灼烧法鉴别毛笔笔头是否由动物鬓毛制成
B.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属于有机物
C.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打磨石材制砚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分析】A、根据动物鬓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分析回答。
B、根据有机物的判别方法分析回答。
C、根据合成材料的判别方法分析回答。
D、根据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回答。
【解答】解:A、动物鬓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假的笔头是化学纤维,所以用灼烧法可鉴别毛笔笔头是否由动物鬓毛制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墨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是碳单质,但不属于有机物。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纸的原料是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性质和鉴别、碳的性质、物质的成分等,注意习题中的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鉴别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天丝”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势,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以下领域一般不使用“天丝”的是(  )
A.航空航天 B.新型材料 C.纯棉制造 D.轨道交通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材料的分类和用途分析。
【解答】解:“天丝”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势,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以下领域一般不使用“天丝”的纯棉制造,棉花是天然材料,没有合成材料的优势。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需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
8.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铝镁合金﹣合成材料
C.涤纶衣物﹣合成纤维 D.纯棉线衣﹣天然纤维
【分析】A、根据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铝镁合金属于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C、涤纶衣物是用涤纶制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纯棉线衣是用纯棉制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镁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涤纶衣物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纯棉线衣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的材料问题,了解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组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乙醇俗称 酒精 ,它具有可燃性,燃烧的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分析】根据乙醇俗称;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乙醇俗称酒精,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酒精;C2H5OH+3O22CO2+3H2O。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0.有机物中一定含 碳 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是有机物.请你分别举出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氯化钠 、 水 ,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食用油 、 蔗糖 .
【分析】根据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进行解答.
【解答】解: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有机物的物质食用油、蔗糖.
故答案为:碳;不一定;氯化钠;水;食用油;蔗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的问题,可以依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天然气中掺入少量有刺激性臭味的乙硫醇,原因是 在天然气泄漏时便于及时发现 。
【分析】(1)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
(2)根据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在煤气泄漏时,人们会及时的觉察
【解答】解:(1)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2)天然气无色无味,在泄漏时很难被发现,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刺激性臭味的乙硫醇,在天然气泄漏时,提醒人们及时觉察,避免发生危险;故填:在天然气泄漏时便于及时发现;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2)在天然气泄漏时便于及时发现。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在煤气泄漏时,人们会及时的觉察。
12.今年4月份,我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是目前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抗禽流感药物,其主要成分扎那米韦的化学式是C12H20N4O7.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扎那米韦属于 有机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5:14:28 (填最简整数比)
【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扎那米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0):(14×4):(16×7)=36:5:14:28.
故答案为:(1)有机;(2)36:5:14:2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有机物的特征、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高能气”是近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x、y为下标).
(1)“高能气”主要成分属于 有机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取一定量的CxHy气体完全燃烧,将产生的气体先后通过浓硫酸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将石灰水中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30g沉淀,则CxHy 燃烧产生的CO2质量 13.2 g;
(3)经过进一步测算:CxHy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试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3H8 .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判断.
(2)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即可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判断可知“高能气”属于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有机;
(2)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30g
根据:解得x=13.2g.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8;
由此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H8;
故答案为:(1)有机;(2)13.2;(3)C3H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解题的能力.
14.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有机物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BC 。
A.不易挥发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AD 。
A.木炭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蒸发
D.钢铁生锈
【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分析回答此题;根据有机物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物质变化过程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淀粉属于常见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易挥发,可以燃烧,难溶于水,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是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BC;
故答案为:有机物;BC。
(2)二氧化碳变为淀粉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变化过程是否为化学变化:
A、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是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液体变为气体,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是铁氧化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5.为减少大气污染,国家提倡使用含乙醇10%的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先在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
(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2C2H5OH+2CO2↑ ;
(2)写出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3)二氧化碳不仅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可见,反应物相同,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反应条件不同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1)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2)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对比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异同进行分析;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解答】解:(1)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答案为:C6H12O62C2H5OH+2CO2↑;
(2)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通过对两个化学反应的对比,发现它们的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条件不同,造成生成物不同;故答案为:CO2+H2O=H2CO3;反应条件不同.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