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的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能源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桑蚕丝、聚乙烯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C.化石燃料充分燃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
D.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氢能源公交车均属于清洁能源的利用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B.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工业生产中的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4.近年来,我国近海不断发现有“赤潮”现象,而且大量鱼类死亡,导致鱼类死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生活用水或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排放入海后,造成海洋中的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中缺氧;
②养殖业本身投放了过剩饵料,使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水中缺氧;
③有些藻类本身有毒,被鱼类吸食,中毒而死;
④藻类被鱼鳃吸附,使鱼类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与化学有关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国家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通常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B.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严禁饮用工业酒精,因为含甲醇,饮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D.国家提倡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这是由于磷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
6.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
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
D.熟石灰和碳铵( 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7.为提升我县县城环境质量,某同学提出如下建议:①发展公交 ②禁止露天烧烤 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④禁止燃放烟花 ⑤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⑥分类回收垃圾。上述建议中不可采纳的有( )
A.③ B.② C.⑥ D.⑤
8.水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造成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是因为( )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氧气过多
D.水中含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过多
9.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倡大量使用塑料袋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提倡使用含硫煤作燃料
10.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1.“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通过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丢弃该农膜会造成“白色污染”
D.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在打扫卫生,清理出下列物品:
A.废纸 B.矿泉水瓶 C.易拉罐 D.霉变的蛋糕 E.生锈的铁钉
其中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字母);废品收购人员发现金属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而铁生锈最厉害.你认为易拉罐“不生锈”原因是
(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汞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常温下 (填“能”或“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3)垃圾通过燃烧可以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A.碎玻璃、B.废纸屑、C.干电池、D.食品残留物.必须去除的是 (填字母);你认为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小红在江边捡拾的垃圾有以下: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旧衣服
(1)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
(2)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小红应将易拉罐放入 。
(3)收集容器 (选填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或者“其他垃圾。)
14.各种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请完成下列3个小题(用题中字母填空,可以多选):
(1)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武德合金制保险丝是利用合金的熔点高
C.铝可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E.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 F.钢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食具的最好材料
G.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2)合成材料的应用广泛,发展快速,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带来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背包 B.塑料瓶 C.陶瓷花盆 D.手机塑料外壳 E.汽车的橡胶轮胎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 ;为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 (填字母,下同)等优良性能。
A.透气性好
B.弹性好
C.耐磨
D.吸水性强
②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 。
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超市的利润
D.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6.回答有关问题:
(1)把垃圾堆放在河边会造成空气、土壤、水等污染,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垃圾.
(2)河流附近居民时常能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是因为分子 .
(3)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填埋是其中的一种.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 (“无机物”或“有机物”),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填“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各写一点)
利: ;弊: .
17.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 能转化为电能。
(2)上图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酸雨,因而产生的烟气需用 溶液吸收(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将所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的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再 ,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18.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垃圾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处理城市垃圾的方式主要采用填埋﹣﹣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或山区的土地上倾倒垃圾.绍兴市区某发电厂从2000年起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它的主要过程是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垃圾填埋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列举二点),
(2)垃圾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
(3)垃圾焚烧后的尾气含有毒的二恶英,必须处理后排放.下列关于二恶英(如Cl2H4O2C14)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它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 ②它的分子中含有1个O2分子和2个Cl2分子.
③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克.
19.“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0.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两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与化学知识紧密相关。
(1)经测定某农田土壤pH=5.8,该土壤显 (填“酸”、“碱”或“中”)性,改良该土壤应施用适量的 (填物质俗名)。
(2)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农田灌溉时将浸灌改成滴灌或喷灌,其目的是 。
(3)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需要施用的可用作磷肥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尿素 B.硝酸钠 C.磷矿粉 D.硫酸钾
(4)为防止农田收割机发生锈蚀,常用喷漆的方法,其原理是 。
(5)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21.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
(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选填“元素”或“单质”)。
22.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可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武进区在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过程中,积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建成常州市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武进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吨,在垃圾焚烧厂建立之前都是通过填埋处理的,现在通过燃烧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 (写两点);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的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沪教版(全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能源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桑蚕丝、聚乙烯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C.化石燃料充分燃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
D.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氢能源公交车均属于清洁能源的利用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分析;
B、根据防范白色污染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的危害分析;
D、根据清洁能源分析。
【解答】解:A、铝合金属于金属合金,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桑蚕丝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错误;
B、焚烧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作为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说法错误;
C、化石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对空气产生污染,说法错误;
D、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氢能源公交车均属于清洁能源的利用,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比较基础,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B.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工业生产中的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分析】A.依据含磷洗衣粉能够污染水源分析解答;
B.依据垃圾中含有的物质情况分析解答;
C.依据白色污染的防止情况分析解答;
D.依据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解: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氮磷的排放,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水体污染,符合理念特点;
B.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的做法不可取,如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掩埋在土壤中会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不合说法的理念;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小常规塑料(不易降解)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采用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理念特点;
D.工业生产中的废水会污染水源,故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则能有效的减小污染,符合理念特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注意水污染的途径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是解答的关键,把握常见的有害物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分析】A、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研发易降解材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C、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含磷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解答】解:A、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B、研发易降解材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含磷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近年来,我国近海不断发现有“赤潮”现象,而且大量鱼类死亡,导致鱼类死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生活用水或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排放入海后,造成海洋中的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中缺氧;
②养殖业本身投放了过剩饵料,使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水中缺氧;
③有些藻类本身有毒,被鱼类吸食,中毒而死;
④藻类被鱼鳃吸附,使鱼类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分析】赤潮是指水中植物大量繁殖,使动物缺氧死亡的现象,而含磷化合物的排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①中生活用水或某些工业废水中有含磷化合物,能造成赤潮现象;
②中说法正确;
③中鱼类不会吸食有毒的藻类物质中毒而死亡;
④中鱼类会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A中③不是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故A错误。
B中③不是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故B错误。
C中③不是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故C错误。
D中①②④都能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学生应了解造成赤潮的原因,注意在生活中减少生活用水的排放,尤其是含磷化合物的使用.
5.下列与化学有关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国家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通常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B.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严禁饮用工业酒精,因为含甲醇,饮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D.国家提倡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这是由于磷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
【分析】A.根据“白色污染”分析;
B.碘不稳定,易变质;
C.工业酒精含有甲醇,对人体有害;
D.根据含磷洗衣粉分析。
【解答】解:A、国家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通常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正确;
B、碘不稳定,易变质,食盐中一般添加碘酸钠,错误;
C、严禁饮用工业酒精,因为含甲醇,饮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死亡,正确;
D、国家提倡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这是由于磷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6.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
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
D.熟石灰和碳铵( 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分析】A.根据合理施肥的原则,进行分析;
B.根据焚烧秸秆能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C.根据大题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会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进行分析。
【解答】解: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可使二者的优点互补,能提高生产效益,故A正确;
B.焚烧秸秆能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该禁止焚烧,应回收加以利用,故B正确;
C.过多的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故C正确;
D.碳酸氢铵和熟石灰混合时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氨气而降低肥效,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农业生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为提升我县县城环境质量,某同学提出如下建议:①发展公交 ②禁止露天烧烤 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④禁止燃放烟花 ⑤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⑥分类回收垃圾。上述建议中不可采纳的有( )
A.③ B.② C.⑥ D.⑤
【分析】欲做此题首先明白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解答】解:①发展公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故做法正确,可以采纳;
②禁止露天烧烤,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采纳;
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采纳;
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保护环境,可以采纳;
⑤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会增加白色污染,不可采纳;
⑥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保护环境,可以采纳。所以上述建议中不可采纳的是⑤。
故选:D。
【点评】此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是一道好题。
8.水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而造成富营养化,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是因为( )
A.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
B.水中缺氧,窒息而死
C.水中氧气过多
D.水中含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过多
【分析】需氧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排入水中的需氧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氧气,若过多排放,会使水中溶解氧降低,无法满足鱼类呼吸,导致鱼类死亡.
根据需氧有机物的污染原理结合鱼类生存条件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藻类繁殖是因为营养元素富集造成的,不是需氧有机物造成的,所以A错误;
B、将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等含氧有机物排入水中,进行化学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需氧有机物愈多,耗氧也愈多,水质也愈差,会使鱼类因缺氧窒息而死,所以B正确;
C、需氧有机物分解要耗费大量氧气,水中氧气不会过多,是减少,所以C错误;
D、需氧有机物不会引入重金属,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要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及造成污染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并运用知识进行宣传,保护水源.
9.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倡大量使用塑料袋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提倡使用含硫煤作燃料
【分析】A、根据塑料袋的危害分析;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燃烧含硫煤会加重空气污染.
【解答】解:A、大量使用塑料袋,会加重白色污染,故错误;
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D、燃烧含硫煤会加重空气污染,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但难度一般不大.
10.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分析】A、根据在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中,只有蛋白质、油脂、糖类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油脂是人体内的贮备能源物质解答;
B、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
C、根据防止白色污染的方法解答;
D、根据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解答.
【解答】解:
A、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错误;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产生碳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故正确;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正确;
D、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1.“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通过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丢弃该农膜会造成“白色污染”
D.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分析】A、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分析;
B、根据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新型农膜的特性进行分析;
D、根据塑料的制取分析.
【解答】解:A、由于“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故A正确;
B、由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所以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由于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丢弃该农膜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错误;
D、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时要抓住题中所给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解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在打扫卫生,清理出下列物品:
A.废纸 B.矿泉水瓶 C.易拉罐 D.霉变的蛋糕 E.生锈的铁钉
其中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ABCE (填字母);废品收购人员发现金属铝做的易拉罐“不生锈”,而铁生锈最厉害.你认为易拉罐“不生锈”原因是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表面
(2)废旧电池中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汞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液态 ,常温下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3)垃圾通过燃烧可以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A.碎玻璃、B.废纸屑、C.干电池、D.食品残留物.必须去除的是 AC (填字母);你认为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等 .
【分析】(1)可根据垃圾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根据铝的化学性质来分析铝的抗腐蚀性强的原因.
(2)汞在常温下为液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知道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后,所以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由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可知选取的是不能燃烧的物质;而直接堆放或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壤,没有利用起污染物,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A、废纸为纸类,可以回收利用,B、矿泉水瓶为塑料,可以回收利用,C、易拉罐属于金属,可以回收利用,D、霉变的蛋糕无利用价值,E、生锈的铁钉属于金属,可以回收利用,所以放在“可回收垃圾箱”的是ABCE;铝性质特别活泼,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继续和氧气反应.
(2)汞俗称水银,常温下为液体,是唯一的液体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知道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后,所以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3)碎玻璃和干电池是不能燃烧的物质,所以必须除去;垃圾焚烧发电是对废物的利用,并且不用填埋,节约了土地资源.
故答案为:(1)ABCE;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表面;
(2)液态;不能;
(3)AC;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等.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小红在江边捡拾的垃圾有以下: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旧衣服
(1)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BD (填字母)。
(2)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小红应将易拉罐放入 可回收物 。
(3)收集容器 可回收物 (选填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或者“其他垃圾。)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判断即可;
(2)根据可回收垃圾分析;
(3)根据可回收垃圾分析。
【解答】解:(1)属于有机物的是塑料瓶、泡沫饭盒、旧衣服,故填:ABD;
(2)应将易拉罐放入可回收物,故填:可回收物;
(3)收集容器是可回收物,故填:可回收物。
【点评】知道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关键是根据垃圾的分类解答。
14.各种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请完成下列3个小题(用题中字母填空,可以多选):
(1)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DEG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武德合金制保险丝是利用合金的熔点高
C.铝可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E.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 F.钢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食具的最好材料
G.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2)合成材料的应用广泛,发展快速,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带来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CD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BDE
A.尼龙背包 B.塑料瓶 C.陶瓷花盆 D.手机塑料外壳 E.汽车的橡胶轮胎
【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2)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3)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利用此概念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正确
B.武德合金制保险丝是利用合金的熔点底,错误;
C.铝可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正确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正确
E.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正确
F.钢的导热性好,因此是制炊具、食具的最好材料,错误;
G.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分金属,正确;
(2)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正确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错误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正确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正确;
(3)A.尼龙背包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塑料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陶瓷花盆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手机塑料外壳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E.汽车的橡胶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1)ACDEG (2)ACD (3)ABDE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N2+2CO2 ;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为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ACD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 BC (填字母,下同)等优良性能。
A.透气性好
B.弹性好
C.耐磨
D.吸水性强
②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 ABD 。
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超市的利润
D.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分析】(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白色污染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A.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说法错误;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说法正确;
D.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正确;
故填:2CO+2NON2+2CO2;温室效应;ACD;
(2)①合成纤维的优点是弹性好、耐磨;缺点是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差;故填:BC;
②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故填:A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6.回答有关问题:
(1)把垃圾堆放在河边会造成空气、土壤、水等污染,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垃圾.
(2)河流附近居民时常能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是因为分子 在不断地运动 .
(3)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填埋是其中的一种.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 有机物 (“无机物”或“有机物”),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4)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有机高分子材料 (填“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各写一点)
利: 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 ;弊: 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涉及的内容较多,水的污染和防治,垃圾的合理利用,材料的识别,辩证地看待塑料制品,在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材料,再结合所学习的知识逐小题分析.
【解答】解:(2)垃圾产生了许多有气味的气体,这气体分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周围扩散,就闻到了臭味;
(3)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塑料是人工合成材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此塑料属于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塑料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大量遗弃的塑料给环境也带来了灾难,它的利有:成本低廉、耐腐蚀、绝缘性好、密封性好等;其弊端有:会隔断地下水、白色污染等.
故答案是:(2)在不断地运动;
(3)有机物,CH4+2O2CO2+2H2O;
(4)有机高分子材料;
利: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
弊: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不太难,但综合性强,因此要在充分读题后,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合理解答,从对塑料利和弊的辨论中悟出,学习化学后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观念,辩证的看待科学与自然.
17.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 热 能转化为电能。
(2)上图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
(3)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酸雨,因而产生的烟气需用 碱性 溶液吸收(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将所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的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再 过滤 ,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分析】(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
(2)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3)根据烟气的成分来分析;
(4)根据制取硫酸亚铁晶体的基本操作解答。
【解答】解:(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填:热;
(2)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3)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硫能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用碱性溶液来吸收;故填:碱性;
(4)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过滤。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的化学性质等知识,并学会分析信息、提取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给信息进行解答。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能够掌握全面的知识。
18.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垃圾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处理城市垃圾的方式主要采用填埋﹣﹣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或山区的土地上倾倒垃圾.绍兴市区某发电厂从2000年起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它的主要过程是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垃圾填埋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土地减少、污染土壤 (列举二点),
(2)垃圾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
(3)垃圾焚烧后的尾气含有毒的二恶英,必须处理后排放.下列关于二恶英(如Cl2H4O2C14)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填序号);
①它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 ②它的分子中含有1个O2分子和2个Cl2分子.
③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克.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填埋垃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填埋能造成土地减少、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体污染等,根据垃圾发电的过程,垃圾的化学能燃烧转化成热能,蒸气带动发动机使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二恶英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1)填埋垃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填埋能造成土地减少、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体污染等.
故答案为:土地减少、污染土壤;
(2)根据垃圾发电的过程,垃圾的化学能燃烧转化成热能,蒸气带动发动机使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3)根据二恶英的化学式可知,二恶英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它的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一,不是克.
故答案为: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废弃垃圾的综合利用以及处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9.“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④ (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方案一和方案三 ;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BC (选填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分析】(1)尿液在肾小管内形成;
(2)①根据反应是否有明显的现象分析;
②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1)尿液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含量是最高的。在④肾小管中形成尿液。
(2)①方案一: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冒出,方法合理;
方案二: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现象不明显,不适合证明“洁厕灵”呈酸性;
方案三: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明显的现象,方法合理。
②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能够节约用水,合理;
B.“洁厕灵”中含有酸性物质,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是正确的;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可节约用水,合理。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物和化学相结合题目,需要同学们做到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20.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两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与化学知识紧密相关。
(1)经测定某农田土壤pH=5.8,该土壤显 酸 (填“酸”、“碱”或“中”)性,改良该土壤应施用适量的 熟石灰或消石灰 (填物质俗名)。
(2)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农田灌溉时将浸灌改成滴灌或喷灌,其目的是 节约用水 。
(3)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需要施用的可用作磷肥的是 C (填选项序号)。
A.尿素 B.硝酸钠 C.磷矿粉 D.硫酸钾
(4)为防止农田收割机发生锈蚀,常用喷漆的方法,其原理是 隔绝氧气和水 。
(5)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分类回收(或使用可降解塑料) 。
【分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3)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根据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
(5)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某农田土壤pH=5.8,小于7,该土壤显酸性,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改良该土壤应施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填:酸;熟石灰或消石灰;
(2)农田灌溉时将浸灌改成滴灌或喷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填:节约用水;
(3)A.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磷矿粉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D.硫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填:C;
(4)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会发生锈蚀,所以对农田收割机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隔绝水蒸气和氧气;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5)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回收废旧塑料产品等都可以防治白色污染;故填:分类回收(或使用可降解塑料)。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1.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C 。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
(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元素 (选填“元素”或“单质”)。
【分析】(1)根据标志所表示的含义来回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考虑;
(3)根据元素的概念判断即可。
【解答】解:(1)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废旧报纸,故填:C;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3)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元素,故填:元素。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熟记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22.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可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武进区在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过程中,积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建成常州市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武进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吨,在垃圾焚烧厂建立之前都是通过填埋处理的,现在通过燃烧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AC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节约土地资源 、 废物利用 (写两点);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B );
(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分析】(1)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不能燃烧的物质;
(2)根据直接堆放或填埋 的缺点考虑;
(3)记住回收标志;
(4)根据方程式书写步骤考虑.
【解答】解:(1)碎玻璃、干电池都不能燃烧在燃烧前必须去除;
(2)直接堆放或填埋会污染土壤,也浪费了土地资源;发电后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将废物利用了;
(3)要知道回收标志的含义;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奇偶法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1)AC
(2)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
(3)B
(4)CH4+2O2CO2+2H2O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利用垃圾发电的优点,又一次熟悉了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6 22:26:33;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