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8 17:47:16

文档简介

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区域的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1)区域间的差异有自然环境的差异与人文环境的差异。
(2)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主要是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区域发展水平来区分。
3、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二、合作探究
阅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东部和西部比较
表二: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1)东西部地区分别具备哪些优势?
(2)你认为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
(1)东部:经济较发达,高等教育发达。西部:面积广阔,资源丰富。
(2)东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援。
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与能源优势,积极与东部地区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三、变式练习
1、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
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图为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据此完成(1)~(2)题。
(1)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分布的密度最大的是(  )
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无法判断
(2)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
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
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
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
答案:
1、(1)D (2)A
2、(1)A (2)A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区域的发展阶段
以 为主的初级阶段、以 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以 为主体的转型阶段、以 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1)区域间的差异有 的差异与 的差异。
(2)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主要是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通过 来区分。
3、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二、合作探究
阅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东部和西部比较
表二: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1)东西部地区分别具备哪些优势?
(2)你认为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三、变式练习
1、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  )
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  )
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图为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据此完成(1)~(2)题。
(1)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分布的密度最大的是(  )
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无法判断
(2)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
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
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
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