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六章溶解现象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溶解、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汽油、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二者都是利用溶解作用
B.从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滴,这1滴溶液的浓度仍为5%
C.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在配制溶液时,所用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3.下列常见的盐中,难溶于水的是( )
A.氯化镁 B.硝酸银 C.硫酸钡 D.磷酸钾
4.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
A.水 B.食盐水 C.汽油 D.泥沙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6.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质一定是固体,溶剂也一定是液体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8.消毒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75%,则消毒酒精中的溶剂是( )
A.水 B.酒精 C.酒 D.说不定
9.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10.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汽水、石灰浆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乳白鱼肝油、碘酒
D.盐酸、泥浆、“健力宝”饮料
1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要善于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B.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提倡低碳生活
C.利用乳化原理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13.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降低温度可以把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的
14.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B.蒸馏水是一种硬水
C.雨水的pH一定为7
D.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1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汽水 C.眼药水 D.自来水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种物质的 或 均匀 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17.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
18.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编号,下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19.填写表:
溶液名称 高锰酸钾溶液 0.9%生理盐水 75%消毒酒精 碘酒 盐酸
溶质名称 碘
溶剂名称 水 水 水 水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汽油可以溶解油渍,这是根据汽油中的 与油污相解离;若只是因为汽油是有机溶液,那么此油渍可不可以被其他油类溶液所溶解?
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六章溶解现象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溶解、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汽油、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二者都是利用溶解作用
B.从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滴,这1滴溶液的浓度仍为5%
C.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在配制溶液时,所用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分析】A、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C、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应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质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汽油能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从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滴,这1滴溶液的浓度仍为5%,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配制溶液时,所用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原理与乳化作用、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导电的原因(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分析;
B、根据硬水和软水含有物质不同进行区别;
C、根据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解答;
D、根据纯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解答。
【解答】解:
A、我们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正确;
B、硬水和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的化合物不同,加入肥皂水时产生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别,故正确;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D、纯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所考查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下列常见的盐中,难溶于水的是( )
A.氯化镁 B.硝酸银 C.硫酸钡 D.磷酸钾
【分析】氯化镁、硝酸银、硫酸钡、磷酸钾是否溶于水,根据的其性质来判断.
【解答】解:氯化镁、硝酸银、磷酸钾是一种溶液,硫酸钡是一种沉淀,它不能溶于水。
故选:C。
【点评】这属于基础知识,没有好法,必须记着,才会运用.
4.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
A.水 B.食盐水 C.汽油 D.泥沙
【分析】根据洗涤油渍的原理进行分析,洗涤的原理主要有三种:利用溶解原理,利用乳化作用,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油渍都溶于水,用水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B、油渍都能与食盐水反应,用食盐水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C、汽油能溶解油渍,利用的是溶解原理,可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正确。
D、油渍不与泥沙反应,用泥沙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分析】A、根据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分析;
B、根据水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C、根据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常见的良好的溶剂,故A正确;
B、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故B正确;
C、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6.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
B、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
C、根据水体的污染源分析;
D、根据水的净化过程及得到水的组成分析。
【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物,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质一定是固体,溶剂也一定是液体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分析】A、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种类考虑;
B、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
C、根据溶液可以有颜色考虑;
D、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解答】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故A错;
B、中包含溶质和溶剂,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B正确;
C、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C错;
D、水可以溶解多种物质,但不能溶解任何物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种类。
8.消毒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75%,则消毒酒精中的溶剂是( )
A.水 B.酒精 C.酒 D.说不定
【分析】酒精为液体,水也是液体,此题涉及的问题为:液体间形成的溶液,溶质、溶剂如何区分。
液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中,一般把液体量多的称为溶剂,液体量少的为溶质。
但当液体与水混合所得的溶液中,都把水称为溶剂。
【解答】解:体积分数为70%~75%消毒酒精是由25~30体积的水和70~75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的溶液,该溶液中酒精的量明显大于水的量,一般误根据“量大为溶剂”的做法把酒精当作溶剂,其实这不符合我们对溶液中溶质、溶剂区分的通常做法。因为水是常用的溶剂,所以我们把物质与水形成的溶液中的水当作溶剂。
故选:A。
【点评】一般地,液体间形成的溶液,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物质与水形成的溶液,水都是溶剂。
9.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质A组成,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分析】“可作冰袋使用”说明水和物质A混合吸收热量,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故错。
B、甲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到0℃以下,故对
C、氢氧化钠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D、生石灰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
故选:B。
【点评】物质溶解于水时有三种表现: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以氢氧化钠、浓硫酸为代表;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以硝酸铵为代表;其它大部分物质溶解时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10.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汽水、石灰浆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乳白鱼肝油、碘酒
D.盐酸、泥浆、“健力宝”饮料
【分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
不溶性的液体小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解:A、牛奶属于乳浊液;汽水是溶液;石灰浆属于悬浊液,故A错;
B、矿泉水属于溶液;自来水中含有悬浮的物质,属于悬浊液;汽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B错;
C、江水中含有不溶性的固体悬浮物,所以是悬浊液;乳白鱼肝油是乳浊液;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溶液。故C正确;
D、盐酸、“健力宝”饮料是溶液;泥浆属于悬浊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区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依据看是否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溶液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1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要善于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B.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提倡低碳生活
C.利用乳化原理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和实际情况判断;
B、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分析;
C、根据乳化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不能用水浇灭,因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浮于水面上,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错误;
B、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提倡低碳生活,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正确;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能用于清洗油污,故做法正确;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做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分析】根据水溶液要想导电必须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分析.
【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食盐水能导电,故A错误;
B、蔗糖溶于水不能电离,是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故B正确;
C、硫酸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根离子,所以硫酸能导电,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溶液的性质,掌握某些物质溶于水后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解题的关键.
13.下列有关溶液和乳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降低温度可以把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的
【分析】A、汽油洗油污属于溶解;
B、根据常见的溶剂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的基本特征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解答】解:
A、汽油洗油污属于溶解不是乳化;故错;
B、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故错;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组成、溶液的概念、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B.蒸馏水是一种硬水
C.雨水的pH一定为7
D.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分析】A、根据水的作用分析;
B、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
【解答】解: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正确;
B、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蒸馏水中不含有矿物质,是纯净物,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常雨水呈现弱酸性,故错误;
D、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纯净水也不例外,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1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汽水 C.眼药水 D.自来水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液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眼药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自来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种物质的 分子 或 离子 均匀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分析】根据溶解的概念即可作答.
【解答】解:根据溶解概念,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故答案为:分子 离子 分散.
【点评】一般情况下认为的溶解是指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中,但实际上固体,液体和气体可相互溶解.
17.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混合物 .
【分析】根据溶液是由溶质与水组成的混合物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溶液是由溶质与水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混合物;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质的种类,常见的溶剂是水,但溶剂不一定是水.
18.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①、② (填编号,下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③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④ ,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⑤ .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解答】解:粉笔灰、煤油不溶于水,和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稳定,故不能形成溶液;食盐易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硫酸铜晶体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在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能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及一些溶液的特征性颜色是解题的关键.
19.填写表:
溶液名称 高锰酸钾溶液 0.9%生理盐水 75%消毒酒精 碘酒 盐酸
溶质名称 高锰酸钾 NaCl 酒精 碘 HCl气体
溶剂名称 水 水 水 酒精 水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据此逐一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
0.9%的生理盐水中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
75%酒精糖水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中溶质是HCl气体,溶剂是水;
故答案为:
溶液名称 高锰酸钾溶液 0.9%生理盐水 75%消毒酒精 碘酒 盐酸
溶质名称 高锰酸钾 NaCl 酒精 碘 HCl气体
溶剂名称 水 水 水 酒精 水
【点评】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汽油可以溶解油渍,这是根据汽油中的 汽油分子 与油污相解离;若只是因为汽油是有机溶液,那么此油渍可不可以被其他油类溶液所溶解?
【分析】根据汽油和油污都是有机物,油污可以溶于汽油,且汽油极易挥发,将油污带走,当将油污除去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汽油可以全部挥发.进行解答;
【解答】解:汽油和油污都是有机物,油污可以溶于汽油,且汽油极易挥发,将油污带走,当将油污除去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汽油可以全部挥发.此油渍可不一定被其他油类溶液所溶解.
答案:汽油分子;不一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乳化现象及去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7 18:49:11;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