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第1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9 12:4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推理是科学课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某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无色溶液的pH在13以上
D.某溶液降温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则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2019年末武汉暴发新冠肺炎,一时间全国抗疫,居家隔离,医用酒精能顺利进入细菌体内,有效的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可彻底杀死细菌。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医用酒精是纯净物
D.酒精和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3.现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钠⑦淀粉⑧氧气,其中全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①③⑧ B.②④⑧ C.③⑥⑧ D.③⑤⑦
4.下列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淀粉 D.纤维素
5.下列有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 D.油脂
6.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D.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7.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家庭中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下列关于“75%的酒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溶液,酒精是溶剂 B.易挥发,需密闭保存
C.易燃,使用时远离明火 D.酒精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8.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酒精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性质稳定
D 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 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9.“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家庭各种必需品。下列相关各物质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米(淀粉) B.醋(醋酸)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10.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2CO3 B.H2CO3 C.CaCO3 D.CH3COOH
1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D.不锈钢盆
12.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在有机物里有一大类物质叫烷烃.其中CH4为甲烷,C2H6为乙烷,C3H8为丙烷,C4H10为丁烷….则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为    ;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为    .
14.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还可能含有   等元素。
15.乙醇俗称   ,其化学式为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6.根据下列要求选择物质,填写物质的序号。
供选:A.氮气 B.石墨 C.干冰D.生石灰E.熟石灰F.盐酸G.稀硫酸 H.甲烷
(1)用作电极的是   ;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3)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4)胃液含   ,有助消化的作用;
(5)属有机物的是   。
17.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我国的一大盛事.
(1)下列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序号)
①“福娃”﹣用羊绒为外层材料制作吉祥物;
②“祥云”﹣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制作奥运会火炬;
③“鸟巢”﹣低合金高强度钢材铸造国家体育场;
④“水立方”﹣用ETFE膜(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建造国家游泳中心.
(2)奥运火炬“祥云”中的燃料是丙烷,被加压后变成液态贮 存在手柄燃料罐中,由于燃料罐里面的燃料是液体,变成气体时会   ,使罐体温度降低,甚至冻伤火炬手的手.所以科学家在火炬上增加了两根比较粗的铜丝,一端伸在火炬燃烧口处,另一端被铝箔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这样就可以把火炬上端火焰产生的热量传导下来,防止燃料罐过冷,这是利用铜丝的   性.
(3)“鸟巢”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美国火星探测器中太阳能转换器的主要材料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硅的晶体.高纯的单晶硅还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单质的制取主要是利用过量焦炭和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在电炉中高温加热反应生成硅(化学式为Si)和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则焦炭和石英(杂质不反应)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用含二氧化硅80%的石英7.5千克可以制取单质硅   千克.(相对原子质量:O﹣16、Si﹣28).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分类、类比、归纳、推理等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例如:
其中(1)是   ,举一例你学过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2)   (填化学式)。请观察下面四种有机化合物,它们按照物质组成的特点归为一类﹣﹣﹣烃类。
乙烯:C2H4丙烷:C3H8丁炔:C4H6苯:C6H6
而C2H5COOH、C3H7Cl、C3H5(NO3)3、CCl4等就不属于烃类,请你试着给烃类物质下定义:(3)   ,烃类物质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能燃烧,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4)   。
19.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索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   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F2。
20.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A.酒精 B.石墨 C.铜丝 D.氧气。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①   常用作实验室燃料;
②   常用于制作导线;
③   可用于制铅笔芯;
④   可用于炼钢、气焊等。
(2)上述事实证明,物质的用途往往是由它们的   决定的。
(3)结合你所学有关氮气和空气组成的知识,分析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氮气充装食品包装以防腐的原因
   。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推理是科学课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某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无色溶液的pH在13以上
D.某溶液降温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则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分析】根据物质类别中的有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来解答,利用适当的事实、实例来说明推理的正确性.
【解答】解:A、根据把含碳元素的一类化合物称之为有机物,而含碳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钙等化合物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有时显负价,有的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如碳酸钙中,碳元素显+4价,故B错误;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并不一定在13以上,故C错误;
D、溶液降温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但是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和化学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概念的识记及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2.2019年末武汉暴发新冠肺炎,一时间全国抗疫,居家隔离,医用酒精能顺利进入细菌体内,有效的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可彻底杀死细菌。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医用酒精是纯净物
D.酒精和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分析】A、根据酒精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医用酒精是75%酒精的水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酒精分子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医用酒精是75%酒精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酒精和葡萄糖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酒精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现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钠⑦淀粉⑧氧气,其中全部属于无机物的是(  )
A.①③⑧ B.②④⑧ C.③⑥⑧ D.③⑤⑦
【分析】从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特殊的物质。
【解答】解:有机物的概念是绝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由于结构和无机物相似,它们属于无机物,所以题干中一氧化碳、氯化钠属于无机物,氧气属于单质;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概念的考查,难度不大,但要注意特殊物质的判断。
4.下列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淀粉 D.纤维素
【分析】根据碳水化合物属于糖类物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
B、油脂不是糖类物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C、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
D、纤维素属于碳水化合物;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下列有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纤维素 D.油脂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A.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D.油脂属于有机化合物,但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初中阶段的高分子化合物,以便灵活应用。
6.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D.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进行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除外;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酸能与碳酸盐、活泼金属产生气体;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除外故A错误;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属于盐,故B错误;
C、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金属铁,故C错误;
D、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家庭中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下列关于“75%的酒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溶液,酒精是溶剂 B.易挥发,需密闭保存
C.易燃,使用时远离明火 D.酒精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A.根据酒精与水形成溶液时,溶质和溶剂的规定判断。
B.根据酒精的性质分析保存方法是否正确。
C.根据性质,分析使用注意事项的正误。
D.根据酒精消毒时所发生的变化判断。
【解答】解:A.酒精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通常把水当作溶剂,酒精当作溶质,故A不正确。
B.酒精具有“易挥发”的性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故B正确。
C.酒精遇明火易燃烧,因此使用时要远离明火,故C正确。
D.酒精消毒时,酒精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达到消毒目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酒精与水形成的溶液中,区分溶质和溶剂是易错点。
8.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酒精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性质稳定
D 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 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用酒精消毒,与酒精具有可燃性无关,是因为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利用了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起杀菌消毒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分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等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家庭各种必需品。下列相关各物质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米(淀粉) B.醋(醋酸)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但属于无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解答】解:A、米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有机物,故A错。
B、醋中含有醋酸,属于有机物,故B错;
C、油中含有油脂,油脂属于有机物,故C错。
D、盐中含有氯化钠,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
10.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2CO3 B.H2CO3 C.CaCO3 D.CH3COOH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酸盐、碳酸、碳的氧化物除外;
A、Na2CO3属于无机盐,说法错误;
B、H2CO3属于无机酸,说法错误;
C、CaCO3属于无机盐,说法错误;
D、CH3COOH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加强对物质的类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D.不锈钢盆
【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棉线属于天然纤维;
D.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难度不大。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12.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分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材料;可根据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等的分类依据、产品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棉花、木材、大理石均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
B、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木材、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合成纤属于合成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特点、区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在有机物里有一大类物质叫烷烃.其中CH4为甲烷,C2H6为乙烷,C3H8为丙烷,C4H10为丁烷….则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为  C8H18 ;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为  CnH2n+2 .
【分析】可根据氢原子数与碳原子的个数的数学关系进行总结即可.
【解答】解:分析碳原子个数与氢原子个数的关系,可发现每增加1个碳原子,氢原子个数增加2个,那么含8个碳原子的烃中含的氢原子个数应该比甲烷中碳原子多7个,氢原子多14个,即化学式为C8H18;
同理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中含碳原子个数比甲烷多n﹣1个,氢原子多2(n﹣1)个,即碳原子数为8,氢原子数为2n+2,化学式为CnH2n+2.
故答案为:C8H18;CnH2n+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
14.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碳元素 ,还可能含有 氢、氧、氯、氮、磷 等元素。
【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回答即可。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磷等元素。
故填:碳元素;氢、氧、氯、氮、磷。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和含有的元素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5.乙醇俗称 酒精 ,其化学式为 C2H5OH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分析】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酒精;C2H5OH;C2H5OH+3O22CO2+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乙醇的俗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6.根据下列要求选择物质,填写物质的序号。
供选:A.氮气 B.石墨 C.干冰D.生石灰E.熟石灰F.盐酸G.稀硫酸 H.甲烷
(1)用作电极的是 B ;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 ;
(3)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D ;
(4)胃液含 F ,有助消化的作用;
(5)属有机物的是 H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分析选择物质填空。
【解答】解:(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来制电极;
(2)干冰在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能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可用于人工降雨;
(3)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帮助消化;
(5)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1)B;(2)C;(3)D;(4)F;(5)H。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17.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我国的一大盛事.
(1)下列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① (填序号)
①“福娃”﹣用羊绒为外层材料制作吉祥物;
②“祥云”﹣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制作奥运会火炬;
③“鸟巢”﹣低合金高强度钢材铸造国家体育场;
④“水立方”﹣用ETFE膜(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建造国家游泳中心.
(2)奥运火炬“祥云”中的燃料是丙烷,被加压后变成液态贮 存在手柄燃料罐中,由于燃料罐里面的燃料是液体,变成气体时会 吸热 ,使罐体温度降低,甚至冻伤火炬手的手.所以科学家在火炬上增加了两根比较粗的铜丝,一端伸在火炬燃烧口处,另一端被铝箔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这样就可以把火炬上端火焰产生的热量传导下来,防止燃料罐过冷,这是利用铜丝的 导热 性.
(3)“鸟巢”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以及美国火星探测器中太阳能转换器的主要材料是一种非金属单质﹣﹣硅的晶体.高纯的单晶硅还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单质的制取主要是利用过量焦炭和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在电炉中高温加热反应生成硅(化学式为Si)和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则焦炭和石英(杂质不反应)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 SiO2+2CSi+2CO↑ ,用含二氧化硅80%的石英7.5千克可以制取单质硅 2.8 千克.(相对原子质量:O﹣16、Si﹣28).
【分析】(1)从材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要吸热和金属的导热性进行解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条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①羊绒的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②和③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④ETFE膜的成分为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属于人造高分子材料;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时要吸热;让铜丝把火炬上端火焰产生的热量传导下来是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3)焦炭和石英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
设生成单质硅的质量为x.
SiO2+2CSi+2CO↑
60 28
7.5kg×80% x
x=2.8kg
答:生成单质硅的质量为2.8kg.
故答案为:(1)①;(2)吸热、导热性;(3)2.8.
【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分类、类比、归纳、推理等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例如:
其中(1)是 单质 ,举一例你学过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2) C6H12O6 (填化学式)。请观察下面四种有机化合物,它们按照物质组成的特点归为一类﹣﹣﹣烃类。
乙烯:C2H4丙烷:C3H8丁炔:C4H6苯:C6H6
而C2H5COOH、C3H7Cl、C3H5(NO3)3、CCl4等就不属于烃类,请你试着给烃类物质下定义:(3)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类 ,烃类物质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能燃烧,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4) 二氧化碳和水 。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结构来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可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甲烷、乙炔、蔗糖、葡萄糖等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由题干信息可知,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类;烃类只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单质;葡萄糖(合理即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类;二氧化碳和水。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9.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行星 (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索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 碳 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 (填“<”“>”或“=”)F2。
【分析】(1)根据星辰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有机物的组成来分析;
(3)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析:(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碳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1大于火星引力F2的作用。
故答案为:(1)行星;
(2)碳;
(3)>。
【点评】本题是一个学科综合题,解题时根据所学物理、化学、地理的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
20.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A.酒精 B.石墨 C.铜丝 D.氧气。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① A 常用作实验室燃料;
② C 常用于制作导线;
③ B 可用于制铅笔芯;
④ D 可用于炼钢、气焊等。
(2)上述事实证明,物质的用途往往是由它们的 性质 决定的。
(3)结合你所学有关氮气和空气组成的知识,分析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氮气充装食品包装以防腐的原因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食品中的成分反应,无毒;空气中含有氧气等气体,易与食品发生反应,所以食品工业中常用氮气充装食品以防腐 。
【分析】(1)①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
②根据铜丝具有导电性进行解答;
③根据石墨较软且呈灰黑色进行解答;
④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解答;
(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的不活泼进行解答。
【解答】解:(1)①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酒精常用作实验室燃料;故填:A;
②铜丝具有导电性,所以铜丝常用于制作导线;故填:C;
③石墨较软且呈灰黑色,所以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填:B;
④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等;故填:D;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物质的用途往往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故填:性质;
(3)氮气的化学性质的不活泼,不易和食品中的成分反应,无毒;空气中含有氧气等气体,易与食品发生反应,所以食品工业中常用氮气充装食品以防腐。故填: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食品中的成分反应,无毒;空气中含有氧气等气体,易与食品发生反应,所以食品工业中常用氮气充装食品以防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8 20:20:33;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