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是( )
A.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提倡使用LED节能路灯
D.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 )
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
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
D.用淘米水浇花
3.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免费使用塑料购物袋以控制其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B.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所有塑料制品
4.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B.家庭日常用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C.使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D.选用无磷洗涤剂洗涤衣服
5.下列垃圾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
①废铜线②打碎的陶瓷③纸皮箱④吃剩的饭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①废旧报纸 ②废铜线 ③一次性塑料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⑦ D.①②③⑥⑦
7.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处理.下列生活垃圾:①废报纸 ②塑料瓶 ③易拉罐,其中可回收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下列措施能防止“赤潮”、“水华”现象发生的是( )
①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排入水域的问题
②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灌溉农田,或者作为生活用水
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以改善水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水中的某些营养元素过高,可导致水面上藻类疯长,水质恶化,发生“赤潮”和“水华”现象.这是什么元素?( )
A.P B.S C.O D.C
10.兴化是农业大市,各地围绕“三农”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有些乡镇建起了“农博园”,它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下列一些生产思路你认为“农博园”不宜采用的是( )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地合理使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给塑料大棚中的蔬菜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光合作用
C.将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给农作物提供了营养元素,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11.下列各组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无关的是( )
A.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
B.土地沙漠化.植树造林
C.酸雨,回收废旧电池
D.蓝藻爆发,污水处理后排放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加高烟囱,将燃烧的废气排到高空
D.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1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
A.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
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D.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14.垃圾焚烧发电的前提是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下列不属于可燃垃圾的是( )
A.玻璃酒瓶 B.旧报纸
C.聚氯乙烯塑料 D.废弃棉质衣服
15.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 )
A.P B.H C.O D.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盐酸 B.熟石灰 C.氦气 D.肥皂水 E.碘酒 F.塑料 G.氧化钙 H.钛合金
(1)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3)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
(4)可用于消毒伤口的是 。
(5)医疗上用于“人造骨”的是 。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7)可用作清除水垢的是 。
(8)随便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3月11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时表示,未来5年亚洲能源需求将依然强劲,中国仍是重要能源消费国。
①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答一种物质即可);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 ;为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眼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 (填字母,下同)等优良性能。
A.透气性好 B.弹性好 C.耐磨 D.吸水性强
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②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 。
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超市的利润 D.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18.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可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武进区在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过程中,积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建成常州市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武进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吨,在垃圾焚烧厂建立之前都是通过填埋处理的,现在通过燃烧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写两点);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猛增多,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城镇禁止燃放鞭炮.请你说出燃放鞭炮对环境产生的危害(1) ,(2)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2018 年起,太原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我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晋阳校 区内设立了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点。
请回答:
(1)塑料不易降解,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 害主要有 (填序号)
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焚烧产生有毒气体④引起火灾隐患⑤污染地下水
(2)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 (写一点)。
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是( )
A.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提倡使用LED节能路灯
D.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分析】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可以减少水污染,利于节能环保。
B、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可以防止白色污染,利于节能环保。
C、提倡使用LED节能路灯,可节约电能,利于节能环保。
D、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会消耗大量的等能,得不偿失,不利于节能环保。
故选:D。
【点评】“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 )
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
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
D.用淘米水浇花
【分析】根据节约用水、水的污染、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变质食品的处理方法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成分,浇灌农田后损害农作物,所以A是错误的;
B、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放到废物桶,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所以说法错误;
C、变质大米已经没有任何营养成分,没有必要去吃它;
D、用淘米水浇花是一种节约用水的表现。
故选:D。
【点评】要了解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节约用水的方法,养成做任何事都要节约的好习惯。
3.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免费使用塑料购物袋以控制其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B.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所有塑料制品
【分析】A、塑料袋的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
B、根据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判断.
C、根据材料分类知识判断.
D、根据塑料的用途判断.
【解答】解:A、塑料袋的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C、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正确。
D、塑料作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白色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就要从收下几方面入手: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回收废弃塑料.
4.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B.家庭日常用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C.使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D.选用无磷洗涤剂洗涤衣服
【分析】只要是对空气、水体等环境不造成污染,节约能源的做法都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资源化再利用,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资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A不选;
B.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不但浪费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多伐树木,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B选;
C.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避免了白色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C不选;
D.选用无磷洗涤剂洗涤衣物,减少磷元素的排放,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有效防止水体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垃圾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
①废铜线②打碎的陶瓷③纸皮箱④吃剩的饭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垃圾类别进行分析,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
【解答】解: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垃圾的类别进行.
6.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①废旧报纸 ②废铜线 ③一次性塑料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⑦ D.①②③⑥⑦
【分析】在某些市区街道,我们会看到绿色、黄色、红色的垃圾箱,其中,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分级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例如:(1)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包括果皮、菜皮、剩饭菜等;(2)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3)有毒有害垃圾: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化装品等
【解答】解:
绿色垃圾箱用来回收再利用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了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所以,废旧报纸、废铜丝、空矿泉水瓶、废铁锅,是属于可回收垃圾。
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②③⑥⑦。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与环保相关的试题,是中考的热门考点.通过试题,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有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7.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处理.下列生活垃圾:①废报纸 ②塑料瓶 ③易拉罐,其中可回收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分析】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
【解答】解:①废报纸能够回收处理后还可以作为制纸的原料;②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③易拉罐属于金属或合金,通过处理还可以制取金属和合金节约了大量的原料。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回收,哪些物质不可以回收,所以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别把垃圾放错了位置.
8.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下列措施能防止“赤潮”、“水华”现象发生的是( )
①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排入水域的问题
②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灌溉农田,或者作为生活用水
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以改善水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赤潮、水华现象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中营养元素如磷等进入水域,致使水中藻类植物疯狂生长,造成水中生物无法生存.
【解答】解:①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能有效防止磷等元素进入水域,故①正确;
②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能有效防止磷元素进入水域,故②正确;
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灌溉农田,并不能防止赤潮和水华现象,故③不正确;
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时怎么治理而不是怎么防止,故④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水体污染的防治,要求我们了解赤潮和水华形成的原因.
9.水中的某些营养元素过高,可导致水面上藻类疯长,水质恶化,发生“赤潮”和“水华”现象.这是什么元素?( )
A.P B.S C.O D.C
【分析】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主要是N、P、K三种元素,在人类的生活中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赤潮”、“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水中某些植物,若N、P、K三种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可导致水面上藻类疯长,水质恶化,发生“赤潮”、“水华”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学生了解的知识,做到了解环境保护,关心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和生产中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10.兴化是农业大市,各地围绕“三农”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有些乡镇建起了“农博园”,它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下列一些生产思路你认为“农博园”不宜采用的是( )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地合理使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给塑料大棚中的蔬菜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光合作用
C.将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给农作物提供了营养元素,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分析】A根据合理施肥的原则判断.
B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判断.
C根据种植、养殖、制沼气所用原料、产品间的相互联系判断.
D根据铵盐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解: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可使二者的优点互补,所以A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B正确。
C、养殖产生的粪便可用作种植的肥料和制沼气的原料,制沼气产生的废料可用作种植的肥料,种植的桔杆可等可用作生产沼气的原料,所以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C正确。
D、硝酸铵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目前,国际上正在掀起以化肥、农药施用低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为中心的持续农业运动,合理施用化肥,保护环境以成为社会热点,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也将会成为重要考点之一.
11.下列各组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无关的是( )
A.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
B.土地沙漠化.植树造林
C.酸雨,回收废旧电池
D.蓝藻爆发,污水处理后排放
【分析】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很多.如:减少化石燃料,可以治理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能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含硫煤的燃烧能预防酸雨;污水处理后排放能治理蓝藻爆发.
【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少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治理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漠化。故B正确;
C、减少含硫煤的燃烧,二氧化硫气体减少,能预防酸雨。故C错误;
D、污水处理后排放,水质得到改善,能治理蓝藻爆发。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可以治理温室效应.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加高烟囱,将燃烧的废气排到高空
D.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分析】A.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B.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以防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故正确;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同样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减少危害,故错误;
D.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1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
A.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
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D.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分析】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是无污染,根据所给信息看一下是否有污染即可判断出正误.
【解答】解:A、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一次性饭盒产生白色污染,故A正确;
B、垃圾焚烧能污染空气,深埋处理污染了土壤,所以不符合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故B错误;
C、太阳能属于无污染的新能源,所以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是非常环保的。故C正确;
D、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杜绝了因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符合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如何才是符合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不要将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应该进行废物利用方面的回收处理.
14.垃圾焚烧发电的前提是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下列不属于可燃垃圾的是( )
A.玻璃酒瓶 B.旧报纸
C.聚氯乙烯塑料 D.废弃棉质衣服
【分析】可燃垃圾是指可以燃烧的垃圾.
【解答】解:可燃类垃圾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这部分热能可用于供热、发电及其他动力源。
旧报纸、聚氯乙烯塑料、废弃棉质衣服都属于可燃物,能够燃烧,属于可燃垃圾。玻璃酒瓶不能燃烧,不属于可燃垃圾。
故选:A。
【点评】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虽然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资源存在危害,但其中也含有较多的能量,故要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
15.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 )
A.P B.H C.O D.C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水体形成的。
A、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磷元素,故选项正确。
B、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磷元素,不是氢元素,故选项错误。
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磷元素,不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是磷元素,不是碳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盐酸 B.熟石灰 C.氦气 D.肥皂水 E.碘酒 F.塑料 G.氧化钙 H.钛合金
(1)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D 。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G 。
(3)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C 。
(4)可用于消毒伤口的是 E 。
(5)医疗上用于“人造骨”的是 H 。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B 。
(7)可用作清除水垢的是 A 。
(8)随便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F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肥皂水,故填:D。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故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氧化钙,故填:G。
(3)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较小,故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氦气,故填:C。
(4)碘酒具有杀菌的作用,故可用于消毒伤口的是碘酒,故填:E。
(5)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医疗上用于“人造骨”的是钛合金,故填:H。
(6)熟石灰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故填:B。
(7)盐酸能与水垢成分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可用作清除水垢的是盐酸,故填:A。
(8)随便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塑料,故填:F。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3月11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时表示,未来5年亚洲能源需求将依然强劲,中国仍是重要能源消费国。
①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汽油 (答一种物质即可);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N2+2CO2 ;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为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ACD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2)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眼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 BC (填字母,下同)等优良性能。
A.透气性好 B.弹性好 C.耐磨 D.吸水性强
生活中常用 灼烧 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②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 ABD 。
A.节约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超市的利润 D.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分析】(1)根据汽车的燃料、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合成纤维的性质、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①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有汽油、柴油等;故填:汽油;
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故填:2CO+2NON2+2CO2;温室效应;
A.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正确;
B.化石燃料燃烧是当今社会能源的主要来源,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确;
D.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故选:ACD;
(2)①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眼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弹性好、耐磨等优良性能。故填:BC;
生活中常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故填:灼烧;
②A.塑料的原材料来源于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B.大量的塑料是难降解的,废弃是塑料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减少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C.这种做法并不是增加超市的利润,错误;
D.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8.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可以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武进区在创建全国生态区的过程中,积极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建成常州市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武进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千吨,在垃圾焚烧厂建立之前都是通过填埋处理的,现在通过燃烧发电,成为了再生新能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AC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是 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等 (写两点);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B ;
(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分析】(1)由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可知选取的是不能燃烧的物质;
(2)直接堆放或填埋会污染土壤,没有利用起污染物;
(3)根据各图表表示的意义来考虑;
(4)根据写方程式的步骤来考虑: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解答】解:(1)碎玻璃和干电池是不能燃烧的物质,所以必须除去;
(2)垃圾焚烧发电是对废物的利用,并且不用填埋,节约了土地资源;
(3)A表示禁止点火,B表示物品回收,C表示易燃物,D表示节约的标志,所以选B;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物为甲烷、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奇偶法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1)AC;(2)节约土地资源、废物利用等等;(3)B;(4)CH4+2O2CO2+2H2O.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物品回收的标志,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熟记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猛增多,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城镇禁止燃放鞭炮.请你说出燃放鞭炮对环境产生的危害(1) 造成噪声污染 ,(2) 造成空气污染 .
【分析】根据燃放鞭炮时尘土飞扬的现象和火药燃烧产物中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情况回答.
【解答】解:火药中含有碳、硫等元素,火药燃烧产物中会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同时火药爆炸使尘土飞扬,会造成空气污染;另外,爆炸的巨大声响会形成噪声污染.
故答案为:造成噪声污染;造成空气污染(或造成火灾等,合理即可).
【点评】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种重大问题之一,该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变害为利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等知识,并且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相关生活情景和热点新闻.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0.2018 年起,太原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我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晋阳校 区内设立了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点。
请回答:
(1)塑料不易降解,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 害主要有 ①②③④⑤ (填序号)
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焚烧产生有毒气体④引起火灾隐患⑤污染地下水
(2)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 变废为宝 (写一点)。
【分析】(1)根据白色污染的危害来分析;
(2)根据垃圾分类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1)由于混在垃圾中的塑料物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期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存在引起火灾的隐患,能够污染地下水,向海洋倾倒的塑料垃圾不仅会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还因缠绕在海轮的螺旋桨上酿成海滩事故;故填:①②③④⑤;
(2)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故填:变废为宝(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原则是:既保证不污染环境,又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必须切合实际。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8 21:09:42;用户:15877047552;邮箱:15877047552;学号:38945411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