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你要知道
科教兴国
你要知道
红色作品
缓之
2021年8月6日
经典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关于作业
截止到21号上午10点,共收到作业34份
其中优秀作业:课堂分享
目录
论世知人,明背景
梳理内容,找线索
纪实文学,有方法
引子
时间:
1936年6月的一天;
地点:
西安
目标:
红色苏区
作者:埃德加·斯诺
翻译:胡愈之 胡仲持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
老版《西行漫记》
美国记者
时年:三十一岁
埃德加·斯诺
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版;
国外:一月5次再版;
国内:一时洛阳纸贵;
两个为什么?
《红星》(《西行漫记》)效应
读懂《红星》的第一把钥匙
论世知人,明背景
(一)世界时局
1、一个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一战后欧、美主导
论世知人,明背景
挑战:法西斯国家的兴起于结盟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日本对中国下手: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40年9月《德意日同盟条约》。
论世知人,明背景
【对中国的影响】
挑战了英、法、美所建立的传统国际秩序,在亚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蚕食,尤其引起美、英等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论世知人,明背景
2、一个国家建立
1917年11月(俄历十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建立了。
【对中国的影响】
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论世知人,明背景
(二)中国时局
《觉醒年代》
1、外交:列强盘踞,互相制衡。
论世知人,明背景
2、内政:
a.从军阀割据走向形式上的统一(1916—1928)。
论世知人,明背景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1924年6月
黄埔军校建立
国民党崛起
论世知人,明背景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
论世知人,明背景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南京政府实现名义上统一。
论世知人,明背景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论世知人,明背景
论世知人,明背景
影响:
中国共产党被迫发动武装起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论世知人,明背景
1929年—1932年全国10多个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0万军队;
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
“攘外必先安内”
论世知人,明背景
五次围剿
论世知人,明背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建立陕北苏区。
斯诺想一探究竟的苏区
论世知人,明背景
(三)斯诺的独特性格
天生做记者的好材料
环境恶劣
读懂《红星》的第二把钥匙
方法:先读序言、目录,跳读正文,对整本书有个大致了解。
梳理内容,找线索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西北的红星
第七篇 到前线去的路上
第八篇 在红军中(上)
第九篇 在红军中(下)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去
第十二篇 回到白色区域
梳理内容,找线索
本书是以斯诺探访“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展开内容情节的。
梳理内容,找线索
发现两条线索:
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苏区”的过程;
二是在采访中获知的“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对未来的预判。
梳理内容,找线索
跟着斯诺去探险
梳理内容,找线索
对苏区新闻封锁,让苏区充满了神秘色彩。
梳理内容,找线索
冒险开始了……
1936年6月的一个半夜,斯诺爬上了一节通往西安的破烂火车。
“身上稍稍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非常兴奋,之所以兴奋,是因我前面摆着一条冒险的旅程。”
梳理内容,找线索
神秘接头人
“姓王”
梳理内容,找线索
“王牧师”
董健吾
中共王牌特工
梳理内容,找线索
“ 从前他在上海一个教会学校里受教育,在基督教徒当中颇有些名望,还曾独力办过一个教堂……在中国共产党里面都叫他王牧师。他也向上海许多成功的基督教徒,是青帮里的一分子,上至蒋介石,下至杜月笙,他没有一个不认识。从前他在国民党里也曾做过高级的官吏,可是虽然现在,我还是不便将他的真名字说出来。”
梳理内容,找线索
秘密的、非正式的大使;
成功策反“张学良”
梳理内容,找线索
一天早晨,王牧师同一位东北军官,跑来找我,提议坐汽车到西安城外的汉代古城去看一看。随即有一部挂着窗帘的汽车等在旅馆前面。我上车后,看见车角坐着一个人,带着黑墨镜,穿着国民党官吏所穿的中山装……我们出了城……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牧师和那东北军官有几句话要谈,便走到一边谈了起来。当我们车子开过那灰尘路上的时候,那位国民党的官吏一句话都没有开口,现在,他走到我面前来,脱下他的黑眼镜和白帽子。我看他年纪还很轻。在一圈浓厚光泽的头发底下,
他拿一双强有力的眼睛射着我……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一个恶作剧的笑容展开在他那红铜色的脸上,他那时已经去下了眼镜,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那一套中山装是假装的,又可以看出他绝不是一个坐着办案的官僚,却是一个在室外行动的人物。他是中等的身材,却是十分雄赳赳,所以当他走到我身边,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肩膀的时候,
就吓得我眼睛一眨。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他把他的面孔凑到我眼前,微笑着,用一双锋利的燃烧似的眼睛看着我,两把铁钳钳住了我两条臂膀,这才摇着他的头,滑稽地撅起他的嘴,并且还眨着眼睛!“你看我!”他像小孩子得到了秘密一般,快乐地低声道,“你看我!你看我!你认识我吗?”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我辩解似的摇摇头。他从我臂膀上放开一只手,拿一个指头在他胸口上指了指。“我想你也许在什么地方见过我的照片。”他说,“怎么,我就是邓发呀,”他自供道——“邓发呀!”说着他抽回他的头去,稍远地看着我,要看他抛给我的一个炸弹究竟产生了什么效果。
【神秘的护送者】
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五万元要他的头的呀。
梳理内容,找线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团成员;
政治保卫局局长;
梳理内容,找线索
梳理内容,找线索
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快乐的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抑制他的兴奋:他,这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营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
是怎样一个中国人!怎样一个“共匪”!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我们坐车回城的路上,我问他说:“你不替你的脑袋担心吗?”
“不见得比张学良更担心,“他吃吃笑着说, “我是和他在一起住的。”
【神秘的护送者】
梳理内容,找线索
有惊无险:险些被“白匪”抓到;
终于见到了红军的灵魂人物之一……
进入苏区
梳理内容,找线索
【周恩来的出场】
我正在疑虑间,突然一个清瘦的青年长官出现了,带着浓密的黑髯。他走近我,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喂,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文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他是周恩来,鼎鼎大名的红色领袖。
梳理内容,找线索
【对周的印象】
我和周恩来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
梳理内容,找线索
在保安,见到苏维埃的巨头毛泽东。
梳理内容,找线索
【对毛泽东的印象】
他是一个瘦弱的如同林肯般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我在一刹那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梳理内容,找线索
【对毛泽东的印象】
我第二次见他正当傍晚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散步。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一边热切的做着手势。我认不出是他,直到人家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购买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们一同散步呢。
梳理内容,找线索
【斯诺的预言】
你会觉得在他内心中存在着运命的某种力量。这并不是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坚定的,本质上的活力。你又会觉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特质,在这个人身上成长着。他综合地说出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要求……这些人占着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人类。
假使这些要求以及那正在推动他们前进,是可以改造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深刻的历史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将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梳理内容,找线索
毛泽东的标准照
梳理内容,找线索
苏区的教育部长老徐
徐特立
那些优秀的男女
梳理内容,找线索
那些优秀的男女
梳理内容,找线索
红小鬼
那些优秀的男女
梳理内容,找线索
红军大学士兵在歌唱
那些优秀的男女
梳理内容,找线索
李德、马海德
那些优秀的男女
读懂《红星》的第三把钥匙
纪实文学,有方法
时空地图法
纪实文学,有方法
军阀割据(1917—1918)
纪实文学,有方法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
(1928年)
纪实文学,有方法
1929年—1932年全国10多个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0万军队;
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
纪实文学,有方法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建立陕北苏区。
斯诺想一探究竟的苏区
结束语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欲了解中国,不可不读《论语》《孟子》等历史“原典”,亦不可不读“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是革命的产物,更是近代以来,华夏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精神成长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而言,读“红色经典”,方能“知中国,服务中国。”
延伸阅读
(英)彼得·弗莱明 著,
《独行中国:一九三三年的中国之行》
南京出版社,2006年。
延伸阅读
(美)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延伸阅读
(美)汉密尔顿
《埃德加·斯诺传》
学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