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07 22: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与“粮食酿洒”属于同种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 B.雕刻石像 C.烧制陶瓷 D.汽油挥发
2.2021年梧州市开展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城活动的做法是
A.乱丢垃圾 B.控烟禁烟 C.植树种草 D.污水处理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提倡绿色出行
4.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城市。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 B.扩大公共绿地 C.禁止焚烧桔杆 D.鼓励燃煤发电
5.阜宁县境内有大小河流一百多条,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作为每一位阜宁市民都应该爱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观光船 B.对市民进行爱护水资源的宣传
C.限制、禁止过度鱼类捕捞 D.向河中倾倒垃圾
6.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2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7.“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D.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8.2021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B.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C.使用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D.工业废水直接用于灌溉农田
9.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可燃性,是一种清洁能源 B.可通过蒸馏进行综合利用
C.是不可再生能源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维持好碳、氧循环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露天焚烧塑料袋,解决“白色污染”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保护水资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B.“可燃冰”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为H2O
C.煤等化石燃料若不充分燃烧就可能产生黑烟,并生成CO等有害物质
D.有效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空气中氮气质量分数为78%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氢气 B.煤气 C.天然气 D.石油气
14.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D.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不锈钢
B 清洁能源 石油、氢能、太阳能
C 常见氧化物 水、双氧水、氢氧化钾
D 大气污染物 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前,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CO2人工合成淀粉(大米、白面的主要成分)。如果这一技术能达到经济可行性,那么它将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______(填序号)。
A.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
B.减缓温室效应,促进碳中和
C.能够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7.“化”说生活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
(2)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包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较强的________性。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往水样中加入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石油、天然气。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液氢已应用于航天领域,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中有液氢和液氧。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
18.下列是一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
A 肥皂水;B 氧气;C 金刚石;D 石墨;E 氢气;F 二氧化碳
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其字母序号填空。
(1)________可用于医疗急救;
(2)______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
(3)________可用于灭火;
(4)_____可用于制作电极;
(5)________可用于制作玻璃刀;
(6)_____具有可燃性,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19.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__________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
(2)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低碳”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主题,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提倡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4)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举出一点即可)。
20.化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______(用化学用语填空)。
(2)高铁电路中多用铜质导线,这利用了铜的______和延展性。
(3)同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和同一物质反应会生成不同的物质,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______(填化学式),而铁和氧气、______同时接触则会生成铁锈。
(4)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石燃料的是______。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工业上,还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推断题
21.A—F是初中化学上册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一 种气体,F是与C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只含有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1:4,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
(2)C转化为F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3)A与F反应的主要现象为______。
(4)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C转化为E的途径是______。
22.如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_________。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_________(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
aMg bN2 c稀盐酸 dKCl固体
四、实验题
23.某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图1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用B、D装置可制取某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①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假设溶液足量,每步吸收都完全)。
①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__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下同)
②除去CO中较多CO2得到纯净干燥的CO,选装置__________。
24.实验室常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
(2)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
26.使用天然气供暖排放的CO2质量为8.8k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供暖消耗甲烷(CH4)的质量是多少 Kg?
(2)若一棵树平均每天能吸收5kgCO2,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排放的 CO2需要______棵树吸收一天进行抵偿(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D 6.C 7.D 8.D 9.A 10.A 11.B 12.C 13.A 14.B 15.A
16.(1)化石燃料使用量日益增大(只说“燃烧煤”或“汽车增多”不给分);森林面积逐渐减少
(2)AC
(3)ABC
17.(1)隔绝氧气
(2)吸附
(3) 肥皂水 煮沸
(4) 煤 CH4+2O2CO2+2H2O
(5)无污染或热值高
18.(1)B(2)A(3)F(4)D(5)C(6)E
19.(1)天然气
(2)
(3)B
(4)节省石油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
20.(1)Hg
(2)导电性
(3) Fe3O4 水H2O
(4) 天然气
(5)
21.(1)
(2)化合反应
(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4)
(5)光合作用
22.CH4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化合 c
23.(1) 酒精灯 集气瓶
(2)A
(3)
(4)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E(或F)##E##F
(5) BC 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
(6) A BC
24.(1) A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2) CO CO2
(3)
B
25.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
解得:x=8g
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
26.(1)解:设消耗甲烷的质量为x
=
x=3.2kg
答:消耗甲烷的质量为3.2 Kg。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