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2.5 表示元素的符号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2.5 表示元素的符号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09:03:0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下2.5 表示元素的符号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嘉兴期中)铈是一种稀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Ce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140.1g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元素符号为Ce,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元素名称中铈含有金字旁,则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140.1,没有单位g,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1八下·武义期中)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铷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元素符号为Rb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质子数为37,中子数为:86-37=49,故A错误;
B.铷的元素符号为Rb,故B正确;
C.铷中含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没有单位g,故D错误。
故选B。
3.(2021九下·富阳期中)科学家用锌原子加速轰击铋原子,合成出了第113号元素鉨,如图是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鉨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这种物质
C.每个鉨原子中有284个电子
D.鉨和铜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结合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解答。
【解答】A、 鉨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Nh是鉨的元素符号,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所以可Nh表示鉨这种物质 ,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每个鉨原子中有113个电子 ,符合题意;
D、鉨和铜为不同种元素,其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H B.Fe C.CO2 D.O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判断。
【解答】A.H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种单质,故A错误;
B.Fe能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单质,故B正确;
C.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
D.O2表示氧气这种单质,但是不能表示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5.(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Mg C.O2 D.H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符号的意义即可。
【解答】A.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一个氮原子,但是氮气用N2表示,故A错误;
B.Mg的意义:①镁元素;②一个镁原子;③单质镁,故B正确;
C.O2的意义:①一个氧分子;②氧气,但是不能表示氧原子,故C错误;
D.H的意义:①一个氢原子;②氢元素,但是不能表示氢气(H2),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锌Zn B.硅SI C.氯cl D.贡Hg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书写原则分析。
【解答】A、锌的元素符号为Zn,符合题意;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C、氯的元素符号为Cl,不符合题意;
D、Hg为汞的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书写原则分析。
【解答】 镍的元素符号为 Ni,A正确。
故选A。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中间文字为元素名称,该元素为镁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电子数为12,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为12,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硼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碳的原子序数是6,不符合题意;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大则原子质量大,三种原子中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质量最大的是铝 ,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C>B B.核内质子数:A=E
C.B,C同周期 D.A,D同族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行中原子序数相等,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分析。
【解答】A、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 C>B,不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A和E质子数不相等,符合题意;
C、 B,C在同一行,属于同周期 ,不符合题意;
D、 A,D在同一列,属于同族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及中子呈中性分析。
【解答】A、中子呈中性, 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也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B、 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为4,所以质量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C、 中子呈中性,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不符合题意;
D、 该元素为零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不占同一位置 ,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锂的元素符号是(  )
A. La B.Li C.Al D.Be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元素符号解答。
【解答】锂是一种金属元素,它的元素符号为Li,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第四个磁性元素钌的相关信息,则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4 B.57 C.101 D.145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左上角的数字是它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是它的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4,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44,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2020八下·吴兴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同周期 B.A,D同族
C.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D,F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将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大的顺序排成一行,叫一个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逐渐增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叫一个族;
(3)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有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A和B在同一行,因此为同一周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和D在同一列,因此为同一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D比B多一行,那么D比B多一个电子层,因此D的核电荷数肯定大于B的核电荷数,即D的质子数大于B的质子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D和F在同一周期,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0·南浔模拟)下图是门捷列夫1869年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中的数据如右图。根据右图中的数据,你认为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  )
A.字母顺序 B.质子数由大到小
C.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 D.化合价由大到小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照片中数据的意义分析排序的依据。
【解答】根据照片可知,“C=12”、“N=14”、“O=16”……,其中的数字都是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2020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Y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变大的顺序排列成一行,称为一个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数据排列为一行,称为一个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所以它的原子序数比Y大,故A错误,C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说明Y比X多一个电子层,所以核外电子数Y>x,故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7.(2021八下·嘉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2)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B
(2)金属
(3)Al2O3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就是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3)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化学式。
【解答】(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2)第3号元素为锂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3)第8号元素为O,第13号元素为Al,二者构成的化合物叫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Al2O3。
18.(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③是   元素(填名称),属于非金属的是   ,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填序号)。
(2)氕、氘、氚都属于表中的氢元素,原因是其原子的   相同,但   不同。
(3)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核电核数为117的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答案】(1)镁;②;①②
(2)质子数;中子数
(3)117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中,从左到右,质子数逐次加1;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后,再开始下面一行的排列。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有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在同一行的元素,处在同一周期。
(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叫同位素原子;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①号元素是锂元素,②号元素是氟元素,③号元素是镁元素,其中①③名字中含有金字旁,是金属元素,②是非金属元素;①②在同一行,位于同一周期。
(2)元素是指据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氕、氘、氚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7。
19.(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一个2H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答案】(1)金属;失去
(2)AlCl3
(3)稳定
(4)1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的,容易得到电子。
(2)首先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3)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已经达到最大状态,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根据化学式,首先计算出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再计算出质子数的总和,最后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1)第3号元素为锂,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第17号元素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得到化学式为: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一个 2H216O 分子所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16=20;
它的质子数之和为:1×2+8×1=10;
则所含中子数为:20-10=10。
20.(2021八下·仙居月考)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氢   2He

3Li
锂 4Be
铍 5B
硼 6C
碳 7N
氮 8O
氧 9F
氟 10Ne

11Na
钠 12Mg
镁 13A1
铝 14Si
硅 15P
磷 16S
硫 X 18Ar

19K
钾 20Ca
钙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符号)。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填序号);元素名称是    。
(3)写出与金属钠化学性质相似物质有:   。
(4)写出一个由1、8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   。
【答案】(1)O
(2)12;氯
(3)金属钾金属锂
(4)水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元素的分布规律解答;
(2)在元素周期表中 同一行元素成为一个周期。在同一周期中,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据此分析解答;
(3)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原子排在一列,被成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1号元素为氢,8号元素为O,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可。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
(2)根据表格可知,X排在同一行16号和18号元素之间,那么X=17,元素名称为氯;
(3)根据表格可知,金属钠和金属锂、金属钾排在同一列,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4)1号元素为氢,8号元素为O,有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为:水(H2O),过氧化氢(H2O2)。
21.(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根据所给的元素名称填写元素符号
①镁    ②铝    ③锂    ④氧    ⑤钙    
⑥氩    ⑦氟    ⑧碳    ⑨氯    ⑩磷    
【答案】Mg;Al;Li;O;Ca;Ar;F;C;Cl;P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元素名称和符号的知识解答。
【解答】①镁的符号为Mg;
②铝的符号为Al;
③锂的符号为Li;
④氧的符号为O;
⑤钙的符号为Ca;
⑥氩的符号为Ar;
⑦氟的符号为F;
⑧碳的符号为C;
⑨氯的符号为Cl;
⑩磷的符号为P。
2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带电微粒数目,弧线上数字表示电子数)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   。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氢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单质   ;化合物   。
(4)钠和氯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由   构成的。
【答案】(1)115;115
(2)依次增多
(3)H2;H2O
(4)离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内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含有两种或多种元素的是化合物;
(4)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解答】(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5,核外电子数为115;
(2)根据表格可知,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依次增多;
(3)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只能是氢气,即H2;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合物水,那么化学式为H2O;
(4)钠和氯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均填元素符号)
【答案】N;O;Fe;H;O;o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地壳、地核、海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析。
【解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符号为N;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铁,符号为Fe;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符号为H;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
故答案为:N;O;Fe;H;O ;O。
24.(2020八下·温岭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7Cl 18Ar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相同,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是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
(2)氧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分析;
(2)根据得电子形成的是阴离子,由电子数确定其质子数,从而判断元素种类分析。
【解答】(1)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的质子数为8,M元素名称为氧;
故答案为:(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得到;(2)氧。
25.(2020·平湖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ⅣA VA ⅥA ⅦA
2 6碳 12.01 7氦 14.01 8氧 16.00 9氟 19.00
3 14硅 28.09 15磷 30.96 16硫 32.06 17氯 35.45
(1)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2)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    。
【答案】(1)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2)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那么元素不同,原子的核电荷数就不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周期,一列为一族,据此根据表格分析同一周期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变化即可。
【解答】(1)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26.(2020八下·丽水期末)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部分周期表回答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   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稳定
(2)氯(Cl)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结尾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2个或8个结构,那么它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因此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列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氯(Cl)化学性质相似。
27.(2020八下·长兴期末)化学元素组成万物。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1)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
(2)现代化学对“元素"做了科学定义,图甲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科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图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表中空白格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答案】(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质子数不同
(3)31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可根据水电解的产物分析;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按照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叫做一个周期,据此分析。
【解答】(1)能够证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区别是否是同种元素的关键是质子数。我认为它的依据是:质子数不同;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因此表格中元素锗的原子序数为32,那么它左边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2-1=31。因为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空白格处原子的质子数为31。
2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中,制成了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1)钔的质子数为101,中子数为157,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在1869年之前,许多化学家就对当时已知的元素进行排列。但国际上公认把发明元素周期律的桂冠戴在了门捷列夫的头上,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A.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列元素,这也是现在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的标准
B.门捷列夫以“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同一列”原则修正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完全是他的独创,并不需要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D.门捷列夫非常准确地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新元素,并最终获得证实
E.门捷列夫当时在科学界威望极高,他的发明成果更能让人信服
【答案】(1)101
(2)B;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根据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相关的科学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钔的质子数为101,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1。
(2)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也就是原子里面的质子数的大小进行排列的,故A错误;
B.门捷列夫发现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同一列”原则,据此对已经发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了修正,故B正确;
C.门捷列夫得到的元素周期表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在前面大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之上,再加上自己的仔细研究才得到的,故C错误;
D.门捷列夫非常准确地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新元素,并最终获得证实,故D正确;
D.在科学界,科学家的荣誉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和他本身的威望没有多大关系,故D错误。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
29.(2019八下·秀洲月考)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
【答案】(1)10;Ar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镁离子核外10个电子及氯离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与Ar原子电子排列相同分析;
(2)根据图示中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及最外电子数的规律分析。
【解答】(1) 一个Mg2+核外共有10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和A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由图示可知,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
故答案为:(1)10; Ar;(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
四、解答题
30.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
【答案】(1)电子层数
(2)得到;NaF
(3)KNO3(合理即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小于4的易失电子分析;
(3)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 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都易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
(3) ①~⑤五种元素里可选出氮、氧和钾元素组成 KNO3 、或氢、氮、氧元素组成HNO3等。
故答案为:(1)电子层数;(2)得到; NaF ;(3) KNO3(合理即可) 。
31.(2017八上·乐清期中)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氢 2 He 氦
3 Li 锂 4 Be 铍 ……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10 Ne 氖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l 铝 X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9 K 钾 20 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原子序数为6的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
(3)同一族元素特征是   相似。
【答案】(1)6
(2)14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元素原子序数递增1分析;
(3)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为6的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6;
(2)由表中规律可知,同一行(即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序数递增1,所以X为14;
(3) 同一族元素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6;(2)14;(3)化学性质。
32.(2018九下·浙江竞赛)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井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它元素的电负性。LhlusPauh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1: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 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x I:2.5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电负性在上表中同一横行和同一纵行中的递变规律:   .
(2)预测Te元素x的取值范围   .
(3)观察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活动性就越   (选填“强”或“弱”),该元素的原子    (选填“失电子”或“得电 子”)的能力越大。
(4)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Cl3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
(2)2.0(3)强;失电子
(4)不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表格有横与纵构成,在寻找递规律时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寻找规律;(2)可根据找到的规律左右比较,上下比较确定取值范围;(3)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倾向,金属失电子能力越大,金属活动性越强;(4)从表中找出Al和Cl的x值,相减后与1.7比较,可判断是什么化合物。
【解答】(1)比较表中的横行可得到从左到右x值逐渐增大,比较同一纵行可得到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所以可得递变规律: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2)观察表中Te元素的左右可知,2.9故答案为:(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2)2.01 / 1浙教版科学八下2.5 表示元素的符号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嘉兴期中)铈是一种稀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Ce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140.1g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
2.(2021八下·武义期中)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铷的中子数为37 B.铷的元素符号为Rb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3.(2021九下·富阳期中)科学家用锌原子加速轰击铋原子,合成出了第113号元素鉨,如图是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鉨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这种物质
C.每个鉨原子中有284个电子
D.鉨和铜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H B.Fe C.CO2 D.O2
5.(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Mg C.O2 D.H
6.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锌Zn B.硅SI C.氯cl D.贡Hg
7.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C>B B.核内质子数:A=E
C.B,C同周期 D.A,D同族
1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12.(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锂的元素符号是(  )
A. La B.Li C.Al D.Be
13.(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第四个磁性元素钌的相关信息,则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4 B.57 C.101 D.145
14.(2020八下·吴兴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同周期 B.A,D同族
C.原子核中质子数D>B D.D,F化学性质相似
15.(2020·南浔模拟)下图是门捷列夫1869年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中的数据如右图。根据右图中的数据,你认为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  )
A.字母顺序 B.质子数由大到小
C.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 D.化合价由大到小
16.(2020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Y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二、填空题
17.(2021八下·嘉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2)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8.(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③是   元素(填名称),属于非金属的是   ,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填序号)。
(2)氕、氘、氚都属于表中的氢元素,原因是其原子的   相同,但   不同。
(3)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核电核数为117的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19.(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一个2H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20.(2021八下·仙居月考)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氢   2He

3Li
锂 4Be
铍 5B
硼 6C
碳 7N
氮 8O
氧 9F
氟 10Ne

11Na
钠 12Mg
镁 13A1
铝 14Si
硅 15P
磷 16S
硫 X 18Ar

19K
钾 20Ca
钙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符号)。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填序号);元素名称是    。
(3)写出与金属钠化学性质相似物质有:   。
(4)写出一个由1、8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   。
21.(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根据所给的元素名称填写元素符号
①镁    ②铝    ③锂    ④氧    ⑤钙    
⑥氩    ⑦氟    ⑧碳    ⑨氯    ⑩磷    
2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带电微粒数目,弧线上数字表示电子数)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   。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氢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单质   ;化合物   。
(4)钠和氯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由   构成的。
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均填元素符号)
24.(2020八下·温岭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7Cl 18Ar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相同,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是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
25.(2020·平湖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ⅣA VA ⅥA ⅦA
2 6碳 12.01 7氦 14.01 8氧 16.00 9氟 19.00
3 14硅 28.09 15磷 30.96 16硫 32.06 17氯 35.45
(1)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2)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    。
26.(2020八下·丽水期末)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部分周期表回答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   化学性质相似。
27.(2020八下·长兴期末)化学元素组成万物。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1)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
(2)现代化学对“元素"做了科学定义,图甲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科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图乙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表中空白格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2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中,制成了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1)钔的质子数为101,中子数为157,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2)在1869年之前,许多化学家就对当时已知的元素进行排列。但国际上公认把发明元素周期律的桂冠戴在了门捷列夫的头上,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A.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列元素,这也是现在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的标准
B.门捷列夫以“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同一列”原则修正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完全是他的独创,并不需要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
D.门捷列夫非常准确地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新元素,并最终获得证实
E.门捷列夫当时在科学界威望极高,他的发明成果更能让人信服
三、实验探究题
29.(2019八下·秀洲月考)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
四、解答题
30.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
31.(2017八上·乐清期中)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氢 2 He 氦
3 Li 锂 4 Be 铍 ……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10 Ne 氖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l 铝 X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9 K 钾 20 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原子序数为6的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
(3)同一族元素特征是   相似。
32.(2018九下·浙江竞赛)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井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它元素的电负性。LhlusPauh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1: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 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x I:2.5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电负性在上表中同一横行和同一纵行中的递变规律:   .
(2)预测Te元素x的取值范围   .
(3)观察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活动性就越   (选填“强”或“弱”),该元素的原子    (选填“失电子”或“得电 子”)的能力越大。
(4)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Cl3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元素符号为Ce,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元素名称中铈含有金字旁,则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140.1,没有单位g,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质子数为37,中子数为:86-37=49,故A错误;
B.铷的元素符号为Rb,故B正确;
C.铷中含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没有单位g,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结合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金属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解答。
【解答】A、 鉨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Nh是鉨的元素符号,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所以可Nh表示鉨这种物质 ,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每个鉨原子中有113个电子 ,符合题意;
D、鉨和铜为不同种元素,其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判断。
【解答】A.H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这种单质,故A错误;
B.Fe能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单质,故B正确;
C.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
D.O2表示氧气这种单质,但是不能表示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符号的意义即可。
【解答】A.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一个氮原子,但是氮气用N2表示,故A错误;
B.Mg的意义:①镁元素;②一个镁原子;③单质镁,故B正确;
C.O2的意义:①一个氧分子;②氧气,但是不能表示氧原子,故C错误;
D.H的意义:①一个氢原子;②氢元素,但是不能表示氢气(H2),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书写原则分析。
【解答】A、锌的元素符号为Zn,符合题意;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C、氯的元素符号为Cl,不符合题意;
D、Hg为汞的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书写原则分析。
【解答】 镍的元素符号为 Ni,A正确。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中间文字为元素名称,该元素为镁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电子数为12,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为12,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硼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碳的原子序数是6,不符合题意;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大则原子质量大,三种原子中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质量最大的是铝 ,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行中原子序数相等,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分析。
【解答】A、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 C>B,不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A和E质子数不相等,符合题意;
C、 B,C在同一行,属于同周期 ,不符合题意;
D、 A,D在同一列,属于同族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及中子呈中性分析。
【解答】A、中子呈中性, 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也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B、 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为4,所以质量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C、 中子呈中性,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不符合题意;
D、 该元素为零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不占同一位置 ,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元素符号解答。
【解答】锂是一种金属元素,它的元素符号为Li,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左上角的数字是它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是它的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4,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44,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将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大的顺序排成一行,叫一个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逐渐增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叫一个族;
(3)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有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A和B在同一行,因此为同一周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和D在同一列,因此为同一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D比B多一行,那么D比B多一个电子层,因此D的核电荷数肯定大于B的核电荷数,即D的质子数大于B的质子数,故C正确不合题意;
D.D和F在同一周期,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照片中数据的意义分析排序的依据。
【解答】根据照片可知,“C=12”、“N=14”、“O=16”……,其中的数字都是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变大的顺序排列成一行,称为一个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数据排列为一行,称为一个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所以它的原子序数比Y大,故A错误,C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说明Y比X多一个电子层,所以核外电子数Y>x,故B、D错误。
故选C。
17.【答案】(1)B
(2)金属
(3)Al2O3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就是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3)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化学式。
【解答】(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2)第3号元素为锂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3)第8号元素为O,第13号元素为Al,二者构成的化合物叫三氧化二铝,化学式为:Al2O3。
18.【答案】(1)镁;②;①②
(2)质子数;中子数
(3)117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中,从左到右,质子数逐次加1;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后,再开始下面一行的排列。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有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在同一行的元素,处在同一周期。
(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叫同位素原子;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①号元素是锂元素,②号元素是氟元素,③号元素是镁元素,其中①③名字中含有金字旁,是金属元素,②是非金属元素;①②在同一行,位于同一周期。
(2)元素是指据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氕、氘、氚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7。
19.【答案】(1)金属;失去
(2)AlCl3
(3)稳定
(4)1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的,容易得到电子。
(2)首先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3)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已经达到最大状态,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根据化学式,首先计算出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再计算出质子数的总和,最后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1)第3号元素为锂,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第17号元素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得到化学式为: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一个 2H216O 分子所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16=20;
它的质子数之和为:1×2+8×1=10;
则所含中子数为:20-10=10。
20.【答案】(1)O
(2)12;氯
(3)金属钾金属锂
(4)水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元素的分布规律解答;
(2)在元素周期表中 同一行元素成为一个周期。在同一周期中,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据此分析解答;
(3)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原子排在一列,被成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1号元素为氢,8号元素为O,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可。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
(2)根据表格可知,X排在同一行16号和18号元素之间,那么X=17,元素名称为氯;
(3)根据表格可知,金属钠和金属锂、金属钾排在同一列,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4)1号元素为氢,8号元素为O,有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为:水(H2O),过氧化氢(H2O2)。
21.【答案】Mg;Al;Li;O;Ca;Ar;F;C;Cl;P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元素名称和符号的知识解答。
【解答】①镁的符号为Mg;
②铝的符号为Al;
③锂的符号为Li;
④氧的符号为O;
⑤钙的符号为Ca;
⑥氩的符号为Ar;
⑦氟的符号为F;
⑧碳的符号为C;
⑨氯的符号为Cl;
⑩磷的符号为P。
22.【答案】(1)115;115
(2)依次增多
(3)H2;H2O
(4)离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内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含有两种或多种元素的是化合物;
(4)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解答】(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5,核外电子数为115;
(2)根据表格可知,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依次增多;
(3)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只能是氢气,即H2;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合物水,那么化学式为H2O;
(4)钠和氯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3.【答案】N;O;Fe;H;O;o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地壳、地核、海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析。
【解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符号为N;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铁,符号为Fe; 太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符号为H;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符号为O;
故答案为:N;O;Fe;H;O ;O。
24.【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
(2)氧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分析;
(2)根据得电子形成的是阴离子,由电子数确定其质子数,从而判断元素种类分析。
【解答】(1)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则M的质子数为8,M元素名称为氧;
故答案为:(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得到;(2)氧。
25.【答案】(1)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2)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那么元素不同,原子的核电荷数就不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周期,一列为一族,据此根据表格分析同一周期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变化即可。
【解答】(1)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26.【答案】(1)稳定
(2)氯(Cl)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结尾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2个或8个结构,那么它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因此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列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氯(Cl)化学性质相似。
27.【答案】(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质子数不同
(3)31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可根据水电解的产物分析;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将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按照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叫做一个周期,据此分析。
【解答】(1)能够证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为: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区别是否是同种元素的关键是质子数。我认为它的依据是:质子数不同;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因此表格中元素锗的原子序数为32,那么它左边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2-1=31。因为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空白格处原子的质子数为31。
28.【答案】(1)101
(2)B;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根据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相关的科学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钔的质子数为101,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1。
(2)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也就是原子里面的质子数的大小进行排列的,故A错误;
B.门捷列夫发现了“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同一列”原则,据此对已经发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了修正,故B正确;
C.门捷列夫得到的元素周期表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在前面大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之上,再加上自己的仔细研究才得到的,故C错误;
D.门捷列夫非常准确地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新元素,并最终获得证实,故D正确;
D.在科学界,科学家的荣誉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和他本身的威望没有多大关系,故D错误。
故选BD。
29.【答案】(1)10;Ar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镁离子核外10个电子及氯离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与Ar原子电子排列相同分析;
(2)根据图示中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及最外电子数的规律分析。
【解答】(1) 一个Mg2+核外共有10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和A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由图示可知,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
故答案为:(1)10; Ar;(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
30.【答案】(1)电子层数
(2)得到;NaF
(3)KNO3(合理即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小于4的易失电子分析;
(3)根据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2) 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都易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
(3) ①~⑤五种元素里可选出氮、氧和钾元素组成 KNO3 、或氢、氮、氧元素组成HNO3等。
故答案为:(1)电子层数;(2)得到; NaF ;(3) KNO3(合理即可) 。
31.【答案】(1)6
(2)14
(3)化学性质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元素原子序数递增1分析;
(3)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为6的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6;
(2)由表中规律可知,同一行(即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序数递增1,所以X为14;
(3) 同一族元素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6;(2)14;(3)化学性质。
32.【答案】(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
(2)2.0(3)强;失电子
(4)不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表格有横与纵构成,在寻找递规律时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寻找规律;(2)可根据找到的规律左右比较,上下比较确定取值范围;(3)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倾向,金属失电子能力越大,金属活动性越强;(4)从表中找出Al和Cl的x值,相减后与1.7比较,可判断是什么化合物。
【解答】(1)比较表中的横行可得到从左到右x值逐渐增大,比较同一纵行可得到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所以可得递变规律: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2)观察表中Te元素的左右可知,2.9故答案为:(1)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2)2.0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