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10: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课时作业】
1.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选择题
1.种植葡萄时,在扦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施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
B.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C.施用膨大素,能提高葡萄的储存时间
D.使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花蕾,可得到无子葡萄
2.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
A.乙烯利      B.赤霉素
C.2,4 D D.脱落酸
3.(2021·湖南湘潭高二月考)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主要含刺激细胞分裂的物质,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是因为其直接参与了细胞代谢
B.西瓜膨大剂作用效果持久可能是因为植物体内缺少分解酶
C.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D.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而导致发育过快
4.(2021·山东济宁高二模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有关
B.植物和赤霉菌都能产生赤霉素(GA)及其他植物激素
C.α 萘乙酸(NAA)不属于植物激素,因为该物质在植物体内不能合成
D.植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只来自根尖,该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5.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是(  )
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鲜素 D.脱落酸
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根粉对金银花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生根粉溶液浓度/ (mg·L-1) 0 a b c d
生根率/% 53.33 42.03 54.44 65.56 60.78
A.为避免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每组应有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根粉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2、3、4、5组生根粉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bD.不加生根粉组的金银花插条也能生根,可能是金银花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
7.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外源赤霉素对青花果生长素含量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青花果的花芽分化期和现蕾期,测定其生长素的相对含量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源赤霉素可能影响青花果细胞中基因的表达
B.现蕾期高浓度的赤霉素对生长素的抑制效果较明显
C.赤霉素对花芽分化期生长素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现蕾期
D.对生长素的抑制效果与赤霉素的浓度和植物的生长期有关
8.(2021·江苏南京高二期末)某科研小组研究细胞分裂素(6 BA)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将两株生理状态相同的拟南芥种植在含不同浓度6 B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B.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6 BA,因变量是主根和侧根的长度及数量
C.实验结果表明6 BA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D.6 BA通过促进主根和侧根分生区细胞的分裂来促进生长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2,4 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条数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5 6 7
2,4 D浓度/ (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 D浓度,因变量是插条平均生根条数
B.浓度为10-5 mol·L-1的2,4 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 D浓度梯度做进一步实验
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10.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4 D 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 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B.2,4 D比赤霉素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C.赤霉素和2,4 D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D.赤霉素、2,4 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同
11.(2021·山东临沂高二期中)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B.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不表现出两重性
D.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12.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B.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 μmol·L-1
D.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
二、非选择题
13.(2021·四川达州高二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30年代发现生长素(吲哚乙酸)以后,科学家又陆续在植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作用效果显著,在促进植物生根、防止植物徒长、矮化株形、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子果实、控制花的性别转化、增加产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仅靠天然植物激素难以满足农业上的扩大再生产需求,因此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运而生,它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些事例:
事例1 用一定浓度的2,4 D(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玫瑰插条能促进生根。某花农为加快插条生根速度,盲目增大了2,4 D的浓度,结果插条未生根而死亡。
事例2 天然状态下的凤梨(菠萝)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一片凤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获,费时费工。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事例3 芦苇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的纤维短、品质差。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事例4 一些菜农和果农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就可能有致癌作用。我国法规禁止销售、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共有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例1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事例2说明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例3中,芦苇纤维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赤霉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结合以上资料及所学生物学知识,你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二检测)龙牙楤(又名刺老芽、树头芽)的嫩芽、嫩叶可食用,且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的嫩芽,但是嫩芽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2,4 D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 h后,分别放在4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的不同浓度的2,4 D溶液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 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 ppm的2,4 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 D浓度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______(填“较长”或“较短”)。
(3)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调节剂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曲线________(填“Ⅰ”或“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15.(2021·湖北宜昌高二月考)各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指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
_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和α 萘乙酸________(填“都是”“都不是”或“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3)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二者只有这一种关系吗?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 BA)溶液;
②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吊兰均分成4组,分别置于配制好的6 BA溶液中,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在培养的第1、3、5天分别测量吊兰不定根的生长情况,各组根的伸长量(后一次的测量数减去前一次的测量数)见下表: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6 BA抑制吊兰不定根的伸长,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变化对吊兰不定根生长的影响,若只能用一种某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则该实验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测量各组不定根的伸长量。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课时作业】
1.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参考答案)
1答案:D
2解析:选B。乙烯利和2,4 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A、C不符合题意;赤霉素和脱落酸属于植物激素,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B。西瓜膨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植物体内缺少分解西瓜膨大剂的酶,故西瓜膨大剂作用持久,效果较稳定,B正确;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C错误;西瓜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在人体内发挥相应的作用,D错误。
4答案:C
5解析:选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处于生长期的芦苇,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6解析:选B。插条数和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A正确;表中有促进生根的浓度,也有抑制生根的浓度,体现了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时,促进生长的作用最大,在低于最适浓度时,促进生长的作用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但在高于最适浓度时,促进生长的作用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甚至抑制生长,由此可推知2、3、4、5组生根粉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b7答案:C
8解析:选C。根据实验需遵循的重复性原则,每组都需要多株生理状态相同的拟南芥,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6 BA,因变量是主根和侧根的长度,没有统计其数量,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当6 BA浓度为0时,主根和侧根长度均为4 cm,但随着浓度增加,主根和侧根的长度越来越短,说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 BA对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无法得出6 BA促进主根和侧根生长的机理,D错误。
9解析:选B。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 D 浓度,因变量是插条平均生根条数,A正确;与清水组相比,浓度为10-5 mol·L-1的2,4 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B错误;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2,4 D 浓度为10-11 mol·L-1左右,需缩小浓度梯度做进一步的实验,C正确;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属于无关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10答案:D
11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该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Y、Z浓度的NAA对该植物插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X浓度大于Y浓度和Z浓度;Y浓度的NAA对于该植物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优于Z浓度,但是不能确认Y浓度和Z浓度的大小关系,A错误。本实验只设置了3个浓度,设置组别太少,不能说明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由题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该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都促进插条生根,体现了NAA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
12解析:选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A错误;实验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都是促进生根,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的浓度增加,乙的生根数目逐渐减少,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可能对月季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错误;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使用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和同时使用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至少4组实验,D正确。
13解析:(1)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共有的特点是都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都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且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2)事例1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事例2说明乙烯的主要作用是催熟,即促进果实成熟。(3)事例3中,芦苇纤维长度增加的原因是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4)以上资料说明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1)都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都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且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2)两重 促进果实成熟
(3)促进细胞伸长
(4)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业生产
14答案:(1)解除了顶端优势(答案合理即可)
(2)①插条中内源激素 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②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 ③实验温度 插条处理的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的pH、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 ④较低 较长
(3)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Ⅱ
15解析:(1)由题意可知,这种“气”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而植物体内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α 萘乙酸是生长素类调节剂,而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3)④由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6 BA抑制吊兰不定根的伸长,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强。⑤在题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变化对吊兰不定根生长的影响,若只能用一种某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则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实现,实验设计思路为向题述不同浓度的6 B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该浓度生长素溶液,观察并测量各组不定根的伸长量。
答案:(1)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2)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不都是
(3)④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强
⑤向上述不同浓度的6 B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该浓度生长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