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身体的防卫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
C.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2.2020年5月22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陈薇院士新冠疫苗的 I 期临床试验结果,引起巨大反响!这款Ad5腺病毒载体COVID-19疫苗(Ad5-nCoV),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能在人体内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所以我们对这款疫苗的未来,充满期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病毒是传染源
D.新冠病毒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3.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截至2014年10月31日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13567例,其中4951人死亡。积极研制新型疫苗是有效缓解疫情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
C.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病毒
D.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也可以直接消灭抗原
4.小孩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减毒活性疫苗)能获得相应的免疫能力,这是由于口服的疫苗中含有( )
A.抗原 B.抗体 C.溶菌酶 D.淋巴细胞
5.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与乙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乙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
6.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
B.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
D.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产生免疫作用
7.小刘同学学习《生物学》后,尝试用下表来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 大脑
B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消费者
C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油松
D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注射疫苗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
9.2018年7月15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疫苗造假,引发了人们对疫苗安全问题的关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疫苗是由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
B.接种疫苗后可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C.疫苗能够促使人体内T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病原体
D.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肺结核传染病,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0.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
C.家里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
D.被狗、猫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1.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12.浙江省已全面启动18周岁以上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某种新冠疫苗是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接种中使用的按压棉签需统一放置在指定回收容器内,不得带离现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新冠疫苗后可引起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B.灭活的新冠病毒属于抗体
C.棉签统一回收是为了防止污染环境
D.接种新冠疫苗后就不需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二、填空题
1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全世界多地相继爆发,我国政府对疫情高度重视,国内现已基本得到控制,根据你对“新冠”知识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预防“新冠”这类传染病中,以下措施有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2)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______性免疫(填:“特异”或“非特异”)。
(3)病毒与细菌相比除了个体大小不同外,从结构上看________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4.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近来,一种被称为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耐抗生素细菌导致的急性肠道疾病在德国爆发,使整个欧洲陷入恐慌.截止6月12日,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人数已达到4000人,死亡病例34例,800多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目前疫情蔓延至欧盟所有的国家,世界各地已加大了对来自于疫区国家芽苗菜等蔬果产品的检验力度。
(1)EHEC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它的结构与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2)世界各地加大对来自于疫区国家芽苗菜等蔬果产品的检验力度,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种做法属于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EHEC属于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EHEC属于________;
(4)假如EHEC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即________参与反应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
(5)若口服细菌性痢疾疫苗,能否预防该病,为什么________?
15.非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可使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患上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因此我国一些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今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请回答:
(1)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________;
(2)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人体吞噬细胞对侵入体内的埃博拉病毒的吞噬作用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当埃博拉病毒侵入到人体血液时,会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
16.2019年4月,科学家借助基因改造技术,将病人自身体内细胞转变成干细胞,让这些干细胞________成心肌细胞和可生成血管的细胞,制成“生物墨水”,成功打印出“完整”的3D心脏。由于3D心脏的原材料来自病人自身,有望攻克心脏移植中受体出现排异反应的难题。从免疫角度来说,受体出现排异反应时移植的心脏相当于________。
17.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8.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较多,危害严重,尤其是感染EV71毒株的病例,死亡率很高.
(1)手足口病以手、足、口腔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原体为_____,其结构非常简单,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_____.
(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_____细胞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_____消灭病原体,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
(3)从传染病传染的环节来看,5岁以下的婴幼儿属于_____.
(4)卫生专家建议,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分析,这属于_____.
(5)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小明得了这种病,在玩耍中传给了小华,则小明是_____,小华在患病前是_____,患病后是_____.
(6)若手足口病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注射的疫苗从免疫角度分析属于_____,它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又称为_____免疫.
(7)手足口病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_____和_____的特点.
(8)注射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_.
三、简答题
19.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15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________,幼儿园里的其他儿童属于________。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染病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________。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___;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________。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___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0.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IgM和IgG是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两种抗体,其产生及含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核酸组成。让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新冠肺炎。在潜伏期内不能检测到IgM和IgG,所以传染病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___________(填“抗体”或“核酸”)检测。
(2)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若接种灭活的志愿者部发病且___________(填“IgM”或“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则可初步判断该疫苗安全有效。理由是两种抗体中,该抗体量多且存在时间长,上述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四、探究题
21.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为什么?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C
6.C
7.C
8.C
9.C
10.D
11.C
12.C
13. ①②③ 特异 病毒
14. 它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切断传播途径 病原体 抗原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不能,一种抗体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起作用
15. 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16. 分化 抗原
17. C 感受器 非特异
18. 病毒 遗传物质 淋巴 蛋白质 抗体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抗原 特异性 后天性 传染性 流行性 保护易感人群
19.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 特异性 病毒
20. 蛋白质 核酸 IgG 特异性
21. 抗体 特异性免疫 不能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的病毒对其他的病的病原体无效 B实验 对照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