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大数据典型应用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大数据典型应用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2-18 16: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大数据典型应用
一、选择题
1.“通过地图大数据预测人流密度,监测疫情动向,一键上报疫情检查情况,实时生成疫情数据报告,研判疫情态势,开展就医查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面前,大数据正提供科技支撑,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在传染病暴发期间,有关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疫情防控。下列应用中没有用到大数据技术的是( )
A.绘制确诊病人住院前的行动轨迹,查找与之密切接触人员的去向
B.在超市、银行等场所,用手持测温仪测量入场人员的体温数据
C.相关机构实时采集各地的数据,进行每天的疫情信息发布
D.用户利用“城市热力图”等提供的信息,避开人流密度高的地区
2.关于大数据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大数据的运用能够维护社会治安
B.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加强交通管理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杜绝抗生素的滥用
D.大数据的运用有利于走群众路线
3.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了其数据量大、速度快、类型多等优势,特别是在对密切接触者的判断和查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下列发现密切接触者的场景中没有体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是( )
A.利用手机基站获取的定位信息 B.利用购票、乘车信息获取的出行信息
C.利用药店纸质登记的个人联系信息 D.利用人脸识别获取的商店进出信息
4.在当前社会中,最为突出的大数据环境是( )
A.互联网 B.物联网 C.综合国力 D.自然资源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数据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是( )
A.业务能力
B.数学统计能力
C.IT技术能力
D.逻辑思维能力
6.下列论据中,能够支撑“大数据无所不能”的观点的是( )
A.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行为 B.大数据存在泡沫
C.大数据具有非常高的成本 D.个人隐私泄露与信息安全担忧
7.对于大数据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量的数据规模(巨量性) B.快速的数据流转(迅变性)
C.单一的数据类型(单一性) D.高质量的数据要求(真实性)
8.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 )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
A.单台计算机 B.超运算 C.无法用超运算 D.无法用单台计算机
二、判断题
9.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滴滴打车等都包含着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 )
10.高德地图根据用户实时上报的交通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种信息,给出相应的路线。 ( )
11.疫情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筛选、查找到和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大数据一方面方便人们看病问诊,另一方面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 )
12.大数据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有可能从如此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并运用于管理、农业、金融、医疗和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为社会发展服务。 ( )
三、简答题
13.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城市建设中,每天产生海量的交通大数据,这些数据为城市、交通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请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表达三个方面,分析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中的实现方法。
14.当用户登录某网站购买、浏览、收藏了某些书籍后,再次登录该网站时,会发现网页上增加了“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以及“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之类的推送条目,如下图所示。
问题1:网站给用户自动推荐商品的依据是什么?采用了什么分析方法?
问题2:网站数据可能对用户产生哪些影响?
四、操作题
15.情景二:大数据时代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人们的数字化活动都会产生数据,使用导航出行、拨打电话、发送微信、网上浏览查阅资料、线上购物…人类社会活动产生了海量的数据正确、高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并发掘数据中的价值,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
围绕以上情景,回答下题。
(1)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单纯靠人力进行网络信息采集,不仅低效繁琐,搜集的成本也会提高。此时,我们可以合法使用( )对网络数据进行自动采集。
A系统日志 B.网络爬虫 C.传感器 D.问卷调查
(2)大数据存储技术是大数据领域的另一个关键技术,人们利用( )代替集中式存储,这种存储方式能够支持多台处理器或多个计算机节点并行计算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A分布式存储 B.本地存储 C.移动存储 D.磁带存储
(3)某国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通过利用信息系统对大量的销售数据进行了特定的分发现一个“奥秘”,于是这家超市就把尿布和啤酒这两种看起来没有关联的商品摆放在一起销售,结果销售量大幅增加。原来,超市经营者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婴儿尿布通常是男人们下班时购买的,而他们在购买尿布时又会顺便购买自己爱喝的啤酒。这个案例中的超市信息系统应用了大数据分析中的哪种技术?( )
A.聚类分析 B.关联分析 C.分类分析 D.回归分析
(4)导航软件提供了“未来出行”功能,用户可以设定未来出行时间,软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估未来行程所需时长,为用户合理规划出行时间提供参考。这一功能凸显了大数据分析的哪一个核心作用?( )
A.了解事物的现状 B.剖析事物的发展历程
C.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 D.数据价值化
(5)如图是一张火车票,上面有时间、目的地、身份证号码等数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数据采集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B.只有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才能体现数据与生活
C.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
D.对于身份证号码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要注意保护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A
7.C
8.D
9.正确
10.对
11.对
12.对
13.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4.问题1:网站给用户自动推荐商品的依据是用户行为。用户行为用户行为也叫做用户事件,是指用户作用于产品或网站页面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用户在一个电商网站访问、注册、登陆、搜索商品、浏览商品、对比商品、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支付订单等具体的操作行为。采用了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
问题2: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上网浏览、出行、购物都被记录了,人人都成了数据的生成者和贡献者。数据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也使得数据的隐私保护的形势显得越发严峻。
15. B A B D B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