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23: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昆虫"花样称呼"探秘——《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借称呼了解熟悉多种昆虫的特点。2.能力目标:领略称呼变换带来的文字魅力。3.情感目标: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课型定位】语用型文本【阅读版本】陈筱卿翻译的《昆虫记》【课前预习】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精读《大孔雀蛾》《萤火虫》《纳博讷狼蛛》《米诺多蒂菲》《隧蜂》《意大利蟋蟀》《田野地头的蟋蟀》并圈画出其中关于昆虫的各种称呼。
【教学过程】一、激兴趣,导称呼。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其毕生的精力观察和研究昆虫,花了28年时间,终写成十卷本2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他不仅向我们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昆虫生活,而且文字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本书就像一块诱人的大蛋糕,随便你从哪个角度切下一小块,品尝起来都是美味。今天我们就从昆虫的称呼这个小小的角度,去领略一番这本"昆虫的史诗"之魅力。二、看目录,辨称呼。1.投影:这组称呼写的是什么昆虫?完美的捕食者(螳螂)昆虫界的歌唱家(蟋蟀)昆虫界的素食主义者(蝉)十足的坏家伙(绿蝇、麻蝇)(先让学生回答,再翻看书前目录)2.补充十卷本《昆虫记》目录里的称呼钻探者——铜赤色短尾小蜂,因为它善用锋利的针钻探其他蜂的虫茧,来产卵、安家高明的杀手——节腹泥峰,它和螳螂一样,也具有高超的麻醉术。树莓桩的居民——三齿壁蜂,因为树莓桩是它们世世代代的安居所。侏儒——蒂菲粪金龟,因为雄性粪金龟身材非常矮小,比正常的虫子小几倍3.辨析目录中的这些称呼有什么特点?①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有趣。②都能形象地揭示出昆虫的某项突出特点。比如“完美的捕食者",说明螳螂的捕食本领非常高明;“素食主义者"说明了蝉的食性,它只吸树的汁液;”树莓庄的居民”,写出了这种壁蜂的生活环境;而“侏儒"则写出了雄性蒂菲粪金龟的外形特点――极其矮小。③包含了人对昆虫的感彩。比如“十足的坏家伙",能表现出生活中人们对蝇的厌恶。4.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给下列昆虫也拟一个有趣的名字?并说说理由。预设:圣甲虫――粪球造型大师西绪福斯蜣螂――昆虫界的模范夫妻米诺多蒂菲――昆虫界的父母楷模萤火虫――高明的麻醉师、点灯者大孔雀蛾――禁食者螳螂――伪装的杀手蝉――高音歌唱家、光明追求者红蚂蚁――掠夺者、记忆达人松毛虫——气象预报员
三、读文段,赏称呼。1.比较赏读精选文段。文段(一)1.请学生阅读下面的文段,对其中划线的称呼进行辨析赏读。(原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四十来个情人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的实验室的神秘氛围中诞生的女子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追求者了。蜡烛的火焰伤了这群来访者,它们冒冒失失地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大孔雀蛾》(“四十来个情人",“在实验室的神秘氛围中诞生的女子","追求者"“来访者”都分别指代什么?)2.和下面的修改文比较一下,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修改文)这是一次难忘的晚会,一次大孔雀蛾的晚会。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了消息,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其实那是雄大孔雀蛾急不可耐地赶来,向今晨在我面前的实验室桌子上破茧而出的雌大孔雀蛾致意。今天我们就别再多打扰这一大群雄孔雀蛾了。蜡烛的火焰伤了它们,它们冒冒失失的向烛火扑去,烧着了身子。预设:原文中运用“情人"“追求者"“来访者"来称呼雄性大孔雀蛾,读起来既活泼有趣,又生动地表达出它们对雌性的痴迷,它们一生就为这一大事而来,形象诠释了"大孔雀蛾只是为了代代相传,才作为蛾子生存的。”这一种族特点。如果不用这种有趣的变换的称呼,不仅趣味性大减,大孔雀蛾的特点也不明显。文段(二)萤火虫对蜗牛施行了麻醉。它几乎总是单独操作,即使遇到一只个头很大的蜗牛,它也不找助手。在它施行完麻醉手术后,总会有宾客不请自来。两三位,四五位,甚至更多。众宾客来到餐桌前,与食物的真正主人并无纷争,毫不客气地尽情享用,不分彼此。两天后,主人与食客都离去了,我便把蜗牛壳口冲下翻过来,只见壳里的东西像锅口朝下创浓汤似的全流了出来。主客吃饱喝足之后,把残羹剩饭撇下了。——《萤火虫》思考:①“宾客""主人"分别指代什么 ②若不用这些称呼,换成普通的描述该怎样表达 ③体味原文段中称呼的妙处。预设:对蜗牛施行麻醉术的萤火虫是"主人",前来分一杯羹的同类是"宾客"。这种生活味十足的称呼,在让我们看到萤火虫同类和睦相处,共享美食情景的同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我们人类类似的生活情景,不觉会心一笑。这些拟人化的称呼里面,包含着法布尔对昆虫亲切而美好的情感,在他的眼里,这些小生灵就像自己的同胞一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
2.请从另外几篇精读文章中,找出使用多种称呼的语段,先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说说你品味到的这些称呼的内涵。预设:①随后,这位运土小工又变成了粮食寻觅者,到处去收集粮食,为孩子们准备吃的东西。为了减轻妻子剥皮、分拣、装料的工作,它又当上了磨面工。在离洞底一定距离处,它研碎被太阳晒干晒硬了的粮食,将它们加工成粗粉、细粉,面粉不停地散落在女面包师的面包房内。最后,它精疲力竭地离开了家,在洞外露天下凄然地死去。它英勇地尽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为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做出了无私的奉献。――《米诺多蒂菲》【赏读】“运土小工”“粮食寻觅者"“磨面工"都是指雄性米诺多蒂菲,这三个称呼让我们明白了雄性米诺多蒂菲作为父亲,是一家的主要劳动力,既要给家里运土盖房子,又要给孩子找吃的,还要给妻子帮厨,真可谓“尽心尽责",“为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女面包师"指雌性米诺多蒂菲,这位母亲主要在家里给孩子们加工吃的。这是一对勤劳能干,极有家庭责任感的父母,称呼中包含着法布尔对这种虫子的敬佩和赞美。②它们常常是面对面,间隔不到一指宽。双方都不动声色。隧蜂没有戒备伺机偷食的食客,至少,其外表之平静让人做如是想;而食客也丝毫没有担心自己的大胆行为会受到惩罚。面对一根指头就把它压扁的"巨人",这个“侏儒”却仍旧岿然不动……身材巨大、宽宏大量的隧蜂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用利爪把这个家园的小强盗开膛破肚,可以用大颚压碎它,用螫针扎透它。但隧蜂压根儿就没这么干,只任由那个小强盗红着眼睛盯着自己的宅门,一动不动地待在旁边。――《隧蜂》【赏读】"伺机偷食的食客"“侏儒"“小强盗"都是指小飞蝇,它似乎了解了隧蜂的宽厚本性,总是伺机偷吃隧蜂的食物,哪怕隧蜂的体格远远超过它,在这个“巨人"面前,它竟也毫不畏惧,明目张胆地偷抢,心理素质真是强大。这几个称呼里,也流露出法布尔对这类不劳而获的掠夺者的憎恶,写虫性,其实也是在写人性。③我的花园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红花岩蔷薇都有其合唱队员;每束薰衣草也都有自己的乐队。那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丛,那笃耨香树丛,都成了蟋蟀们的演唱场地。这个小天地中的小生物们以自己优美清亮的声音彼此探问,相互应答,或者可以说是对别的歌手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抒发情怀。 【赏读】“合唱队员"“乐队""小天地中的小生物们"“歌手"都是指花园里草丛间的蟋蟀。这些美妙而亲切的称呼里,流露出法布尔对蟋蟀悦耳动听的叫声的喜爱和赞美。3.拓展,总结:①《昆虫记》里不止每一篇有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称呼,通读全书后,你还会发现有些称呼会反复出现。比如,法布尔要对昆虫的习性进行系统研究,在野外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有时是研究不了的,他只好将虫子捉来放在钟形罩或瓶里观察研究,他称这些昆虫为——“囚徒"“俘虏",这称呼里既有对这种无奈做法的调侃,也暗含着对虫子们的歉意。在法布尔眼里,虫子和人是平等的,它们也应该拥有自由的权利。而等这些昆虫们很快习惯了主人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后,法布尔就称它们为“住客"“食客",人与虫怡然相处,多么美好。花样的称呼背后,是法布尔对虫子们深厚的情感,是对大自然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珍爱与尊重。②投影展示:法布尔在《另一个钻探者》一篇中的一段话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称呼是本着通俗易懂,亲切自然的原则,事实证明,他用大量接地气而又极富个性的昆虫称呼,让读者既乐于接受,又印象深刻,不愧是写虫子的顶尖高手。
四、试身手,拟称呼。1.当堂训练:投影下面的文字,先让学生填写称呼,再对照原文,比较各自之妙。不几天工夫,我的十对蟋蟀的大家庭成了我的一大负担――一下子就是五六千只小蟋蟀,当然是一群( ),可我不知道它们都需要怎样的照料,这叫我如何是好。啊,我( ),我将给予你们充分的自由,我将把你们托付大自然这个至高无上的教育者。我就这么办了。我找到花园里最好的一些地方,把它们这儿那儿地放生一些。如果它们一个个都活得很好,明年我的门前会有多么美妙动听的音乐会呀!但是,这种美景并未出现,可能不会有什么美妙动听的音乐会了,因为雌蟋蟀虽然大量产崽儿,但随之而来的是凶残的杀戮。幸存下来的很可能只有几对蟋蟀。首先奔来抢掠这天赐美味、大开杀戒的是小灰壁虎和蚂蚁。尤其是蚂蚁这种( ),它们恐怕不会在我的花园里给我留下一只蟋蟀。它们抓住( ),咬破它们的肚皮,疯狂地大嚼一通。啊!该死的( )!课后练笔:观察研究你身边的一种动植物,用一段文字描述它,要求运用精妙的称呼,为文字添彩。至少要使用三个,且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