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授课人:薛波3.1.2 等式的性质复习: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
估 算 :下列四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ba天 平 与 等 式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式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两边平衡. 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如果a=b
那么 a+2= b+?
a+3=?
a+c=?
a-2=b-?
a-3=?
a-c=?
a右左a右左a右左ab右左ba右左baa = b右左baa = bc右左cbaa = b右左acba = b右左cbcaa = b右左cbcaa = ba+c b+c=右左cca = b右左ca = b右左ca = b右左a = b右左a = ba-c b-c=右左baa = b右左baa = b右左ab2a = 2bbaa = b右左bbaa3a = 3bbaa = b右左bbbbbbaaaaaaC个 C个ac = bc口答:
(1)从x=y能否得到x+5=y+5?根据什么得到的?
(2)从x=y能否得到 = ?根据什么得到的?
(3)从a+2=b+2能否得到a=b?根据什么得到的?
(4)从-3a=-3b能否得到a=b?根据什么得到的?x9y9练习 (3)、如果-0.2x=6,那么x= , 根据 。(2)、如果x-3=2,那么x-3+3= ,2x0.5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2等式性质1,在等式两边同加32+3-30等式性质2,在等式两边同除以-0.2或乘-51 、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2)(3)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练习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 数,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 个 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小结:注意
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
课后思考判断以下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把等式x2=2x变形
解:由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x,得
=
于是
x=2 x2xx2x 作业
课本第85页习题3.1第3、4题 等式的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在课堂中,师生可以同做演示实验,得出等式的性质,然后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等式的意义,掌握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出等式的例子;用语言叙述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
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变形;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等式的两条性质的学习,体会由等式走向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即为以后方程的同解变形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式的两条性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等式概念的认识理解,等式性质的归纳。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变形等式。
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发现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简单实物。
教学活动: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现在学生回忆一下: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可以估算某些方程的解,但是仅靠估算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讨论解方程,为了解方程,大家首先要想想等式有什么性质呢?
给出如下的数学关系:(出示幻灯片)
1+2=3; 3x+5;
a+b=b+a; 6=2×3;
S=ab; 4+x=7。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关系?由学生回答“相等关系”后引出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含义,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学生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怎么样用精炼的语言叙述,或分组推荐代表回答。
再观看下图:由它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知: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同样的量,天平保持平衡。
师总结等式的性质:
由前两式和第一个图可总结: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由后两式和第二个图可总结:2.等式的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提出问题:①4=4两边都加上整式如:两边都加上2a结果还是等式吗?
②第二结论中所说除数可以是零吗?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上面结论加以补充说明。
教师归纳:以上两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等式性质”。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教法说明)由于这组题是例题的巩固,因此可以由学生讨论分组,以竞赛形式回答以增加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出示投影2)
1.判断:已知等式a=b,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① a+2=b ②a+2=b-2 ③a+2=b+3 ④ -2a=-2b
2.若a=b,请同学根据等式性质编出三个等式并说出你的编写根据。
(出示投影3)
1.从x=y能不能得到x+5=y+5呢?为什么?
2.从x=y能不能得到呢?为什么?
3.从a+2=b+2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4.从-3a=-3b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抢答。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
1.如果2x+7=10,那么2x=10-_____;
2.如果5x=4x+7,那么5x-_____=7;
3.如果-3x=18,那么x=____;
4.如果a+8=b,那么a=____;
5.如果=2,那么a=_______.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回答。
(四)归纳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通过学习我们应改清楚:
1.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已知等式通过变形得到一个新等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从新等式出发考虑用什么性质变形,这要靠大家的观察分析能力。
2.我们今天学习的等式的性质,是将来解方程的依据。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4=4 总结:
,
等式性质1:
等式性质2: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