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一、选择题
1.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消息,截至2月6日13:35,收到国内各省累计报告新型肺炎确病例28065例,疑似24702例,成功治息1202例,死亡56A例,再次引起了国家和民众对于传染病的高度重视,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肺炎只能通过飞沫传播
B.被动物咬伤后,需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C.病原体进入人体后,T淋巴细胞会及时产生抗体
D.部分疫苗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达到一定的免疫力水平
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员、细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
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以下有关H7N9禽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B.为了预防禽流感,不能食用煮熟的鸡蛋和鸡肉
C.不管是否处于禽流感疫区,都应将禽类扑杀掉
D.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擅自服药治疗
4.2018年入冬以来,部分地区病毒性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很多人感觉今冬流感“来势汹汹”。春季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最近小林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 40℃左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冒要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来说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此时他的消化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
C.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 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D.要治疗该同学的病毒性流感,要给他使用抗生素
5.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宁波籍科学家顾方舟与同事研制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使我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因此,顾方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儿麻痹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
C.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给儿童服用“糖丸”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儿童服用“糖丸”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6.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防止和控制麻疹,麻疹疫苗对于接种的儿童来说属于( )
A.传染源 B.抗体 C.抗原 D.抗生素
7.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 )
A.0℃ B.36.8℃ C.68℃ D.100℃
8.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B.病毒是传染源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9.近年来,在世界多地出现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传染的是( )
A.在公众场合戴口罩 B.隔离患者及密切接触者
C.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 D.接种流感疫苗
10.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蘑菇属于真菌,其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酵母菌属于细菌,其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D.真菌细胞结构有成形细胞核而细菌没有
11.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流行性病毒,来势汹汹,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以下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少去人多的地方,迫不得已外出要戴口罩 B.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C.火神山收治确诊患者 D.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2.疫情期间,需要对集聚场所进行消毒,如图是已经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的教室。84消毒液能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溶解蛋白质,使用时原液和水按1:99的比例配置使用。下列相关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若一间教室要使用2千克消毒液,则需84消毒液原液200克
B.教室进行喷洒消毒液后,必须密封30到60分钟
C.84消毒液是通过破坏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的方式进行消毒
D.喷洒消毒液时,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因为消毒液对人体细胞也有伤害
二、填空题
13.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 ℃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 )
A. B. C. D.
14.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经检测发现这种肺炎是由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
(1)1月22日武汉紧急启动封城措施,并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来说,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______。
(2)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做好消毒工作至关重要,过氧乙酸(C2H4O3)是常用的消毒剂。过氧乙酸中碳和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3)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利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进行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工作过程是替代人的哪项生理活动 ______。
15.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3)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_______。
16.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致力于青蒿素对疟疾治疗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奖。疟疾是由疟原虫(单细胞生物)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资料二:自去年底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分析,消灭蚊子属于_______________。
(2)接种黄热病疫苗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免疫。
17.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了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甲型H1N1流感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②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③对小玲和小芳的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等措施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从材料可知,甲型HlNl流感属于 ________ (填传染病类型)传染病。
18.病毒是没有______结构的微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所有病毒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______组成的外壳,一是由______组成的内核。
三、简答题
19.(1)小明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①引起肺炎的细菌在人体内的增殖方式为_______生殖,其营养方式的类型为______型.
②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发生_____作用使发热病人在_______中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
(2)如图为我市某玉米田中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R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①最可能代表玉米的是______,请写出该农田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玉米的产量会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③由图可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__________的特点.
④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
2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全世界多地相继爆发,患者常出现咳嗽、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1)患者患病时,他的体温高于正常值,但其神经系统仍在“努力”调节和控制体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2)为了防治“2020冠状病毒病”,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______。
①针对疑似病人进行核酸检利,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②建立方舱医院,实现集中隔离治疗确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症患者;
③个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④大面积要求公民接种新冠疫苗。
四、探究题
21.细菌的生长繁殖是否受酸碱性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找来面包,探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酸碱性的关系。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液、蒸馏水、碱液,分别放入一块等大的面包。
(1)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观察细菌的仪器是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和
B.当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时,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需向右上方移动
C.使用高倍镜观察时,看到的细菌数目多
D.观察时,如果视野太暗,可将光圈调大或使用凹面镜
E.若有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上图所示,则甲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因为在乙的临时装片中有气泡。
(3)下表是兴趣小组观察后记录的细菌数,“+”的多少表示细菌数量的多少。
培养皿 A(酸液) B(蒸馏水) C(碱液)
细菌数目 ++ +++++ +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细菌的生长繁殖______(填受或不受)酸碱性的影响。
(4)小组成员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适合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呢?他们通过查资料获得甲、乙、丙三种细菌与酸碱性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细菌的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最广
B.乙、丙两种细菌在中性环境中不能生长
C.乙细菌适合在酸性环境中生活
D.不同细菌生活环境对酸碱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C
7.B
8.B
9.D
10.C
11.C
12.A
13.C
14. 控制传染源 1:2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5.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6.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免疫
17. 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有细胞结构 ②④ 呼吸道
18. 细胞 寄生 蛋白质 遗传物质
19. (1)①分裂; 异养 ②无氧呼吸; 肌细胞 (2)①甲; 甲-乙-丙 ②下降 ③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④呼吸作用
20. 反射 ①②
21. 培养皿所处的环境温度;酸液、蒸馏水和碱液的体积;培养皿的规格等 DE 受 AC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