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16:05:23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
B.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全营养LB培养基中
C.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碱性再灭菌
D.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直接置于4℃冰箱保存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不同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菌落在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透明度上存在差异,故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A正确;
B、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无氮源的培养基中,用于分离土壤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LB全营养培养基的目的是观察全营养条件下能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区分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B错误;
C、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酸性性再灭菌,无论是细菌还是霉菌,都有喜欢酸性和碱性的,但是大多数细菌喜欢近中性,霉菌喜欢酸性,C错误;
D、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37℃培养一天后置于4℃冰箱保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虽然各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K、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及氧气的要求。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及使用的培养器具均需要灭菌。
2.(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如图为划线分离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或比较各种细菌菌落形态的最佳区域是①
B.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后,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C.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前,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D.图中④区域最可能出现单菌落,①区域不可能出现单菌落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随着在平板上连续划线,菌体数目越来越少,因此,观察或比较各种细菌菌落形态的最佳区域是④,因为该区域可得到单菌落,A错误;
B、 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后,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其中前三次灼烧的目的是保证菌种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而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防止菌种污染环境和操作者,B正确;
C、 图中第一次划线时需要先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后,直接取菌种划线即可,此后的三次划线都需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C错误;
D、 当菌体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图中④区域最可能出现单菌落,而只要菌液中菌体数目较少,则①区域也可能出现单菌落,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3.(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A错误;
B、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法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进而稀释菌液,B错误;
C、稀释涂布平板法先进行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错误;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4.(2021·江苏模拟)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获取高性能的纤维素酶某科学研究小组将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处理获得能产生高性能纤维素酶的新菌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前用70%左右的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图中1号培养基中所显示的接种和计数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用1号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
D.由于诱变后的菌株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需要用2号培养基进行筛选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操作前用70%左右的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据图可知,图中1号培养皿中所显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B错误;
C、据图可知,图中1号培养皿中所显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菌株的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诱变后的菌株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所以2号培养基应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5.(2021·如皋模拟)下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有关操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以杀灭杂菌
B.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
C.图中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使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单个菌落
D.接种后应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培养后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微生物计数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图1步骤①中,接种前灼烧接种环至变红,目的是杀灭接种环上可能引起污染的微生物,A正确;
B、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防止受到杂菌濡染,B正确;
C、所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目的是使接种的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C正确;
D、图示的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6.(2021高二下·连云港期末)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沾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后直接使用
B.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C.分离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D.菌种保存时,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A、涂布接种时,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冷却后使用,A错误;
B、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不需要在摇床上培养,B错误;
C、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C正确;
D、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3、菌种的保藏方法:①临时保藏法: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②甘油管藏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先将菌液转入灭菌后的甘油中,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7.(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计数和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B.制作泡菜时按照蔬菜与盐质量比为1:4的比例配比
C.用大白菜腌制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D.腐乳制作时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
【解析】【解答】A、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B错误;
C、用大白菜腌制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减少,C错误;
D、腐乳制作时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8.(2021高二下·运城月考)研究小组为了探究覆盖保鲜膜对西瓜表面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他们将覆盖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的瓜瓤制备成浸出液,再将浸出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液体培养基接种浸出液进行培养
B.应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浸出液进行接种
C.每组至少设置三个平板,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D.只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AB、要探究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应采用固体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液体培养基无法观察到菌落,不便区分微生物种类,平板划线法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B错误;
C、每组至少设置三个平板,避免偶然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
D、对照组需要接种没有覆盖保鲜膜的西瓜瓤浸出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方法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不能计数。
2、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9.(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  )
A.菌落中的细菌数目是固定的
B.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C.通过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同
D.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答案】D
【知识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原理: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①这一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活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10.(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同步练习)若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90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为0.1 mL,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5,则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  )
A.9×108个 B.9×107个 C.9×105个 D.9×106个
【答案】B
【知识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90÷0.1)×105=9×107(个),即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9×107个。
【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方法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不能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目的: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能计数。
11.(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
B、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
D、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以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的细菌需要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
12.(2021·肥城模拟)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筛选所用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牛肉膏和蛋白胨
B.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菌落①与菌落②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其对碘的分解能力不同
D.扩大培养时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筛选所用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的碳源,这样才能将降解淀粉的菌种筛选出来,A错误;
B、由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可知,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稀释涂布法,B错误;
C、由于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淀粉,而淀粉遇碘液会变蓝,故菌落①与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菌群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C错误;
D、液体培养基可增大溶氧量,也能增加菌种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故扩大培养时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氨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13.(2021·成都模拟)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选择培养及鉴别培养来进行筛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时只能使用固定培养基
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D.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答案】A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不是只能用固体培养基,也可以用液体培养基,A错误;
B、抗生素一直细菌生长,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才能在其上生长,从而筛选出来,B正确;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呈碱性,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
D、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就会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当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被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这样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4.(2021高二下·无锡期末)在某细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放置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在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区域——抑菌圈,可测定该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使用涂布平板法接种细菌
B.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率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C.形成的抑菌圈越大表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高
D.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该细菌在平板上是均匀分布的,所以该实验中使用涂布平板法接种细菌,A正确;
B、在平板上扩散速度慢的抗生素,形成的透明圈可能较小,因此,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B正确;
C、形成的抑菌圈越大说明抑菌效果越好,表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高,C正确;
D、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起的是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且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该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
15.(2021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列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微生物纯化和计数既可用平板划线法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B.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四种成分
C.对微生物的纯化和鉴别通常用固体培养基,而工业生产通常用液体培养基
D.对长时间不用的菌种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答案】C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培养基概述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A、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用平板划线法,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成分的需求不同,例如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提供碳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对微生物的纯化和鉴别通常用固体培养基,而工业生产通常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更快),C正确,与题意不符;
D、对长时间不用的菌种的保存方法是甘油管藏法,而不是临时保藏法,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球;
3、微生物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保存及分离、鉴定菌落、活菌计数等,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发酵工业;
4、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而长期保存的菌种采用甘油管藏法,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
16.(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恒温培养24~48小时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A错误;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7℃恒温培养24~48小时,B错误;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C错误;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
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
17.(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以下关于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蛋白酶
B.分离该种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
C.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
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酶具有专一性,分解尿素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合成、分泌脲酶,A错误;
B、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B错误;
C、环境中含有的大量的尿素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起了选择作用,而非诱导作用,C错误;
D、该菌产生的脲酶把尿素分解为氨后,使pH升高,可使酚红指示剂变红,但添加酸碱缓冲剂后,阻止了pH的升高,因此培养基不使酚红指示剂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8.(2021·成都模拟)下列关于“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同一稀释度下可以涂布三个平板并且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D.与同样接种的对照组进行菌落比较可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为防止杂菌污染,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都要在火焰旁进行,A正确;
B、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同一稀释度下可以多涂布几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求平均值,B正确;
C、该实验所用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C错误;
D、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筛选的作用,对照组的设置是用完全培养基接种后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培养,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故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则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9.(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所配制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的成分是(  )
A.尿素 B.甘露醇 C.葡萄糖 D.琼脂
【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所配制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A不符合题意;
BC、甘露醇、葡萄糖都可以作为碳源,且甘露醇还能维持细胞的形态,B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琼脂含有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故不能加入琼脂,但需要加入琼脂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氨源和无机盐.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毒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氨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氨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氨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氮,氮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20.(2021高二下·南充期末)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菌落数在30 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放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D.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的普通培养基作对照
【答案】B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为让计数更为准确,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A正确;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37℃恒温培养24 48小时,B错误;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稀释倍数太低,菌落太多会长在一起,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数目过少,都不易进行计数,C正确;
D、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没有选择作用的普通培养基作对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氮,氮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1)该培养基配方中的氨源除了尿素外,还有蛋白胨,因此尿素不是唯一氨源,不能分离出尿素分解菌。
(2)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纯化细菌时,如菌液浓度过高,则培养基中菌落可能连成一片,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以避免此种现象出现。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菌种接种在回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三上·上高月考)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农药,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细菌(目标菌),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研究人员应从   中采集土样,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用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   。
(2)称取5g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振荡培养制成菌悬液,吸取1mL菌悬液加入到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制成稀释   倍的菌悬液,按此方法依次系列稀释;取0.1mL各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该接种方法为   。
(3)由流程图可推测“目标菌”的呼吸类型为   ;培养微生物的锥形瓶及保藏菌种的试管均使用到棉塞,推测棉塞的作用为   。
(4)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最初不一定具有降解敌敌畏的能力,所以要对菌株进行驯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速率来降解目标农药敌敌畏,从而筛选出耐药菌株。驯化的实质是在特定条件下,将耐药的微生物定向富集的过程。请你结合题意,简述驯化的实施方案:    。
【答案】(1)长期喷洒敌敌畏农药的农田;灭菌
(2)100;稀释涂布平板法
(3)有氧呼吸;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保持一定的通气性
(4)配置好固体培养基,加入较大剂量(或浓度)的敌敌畏农药,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接种在此平板上培养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振荡培养可使微生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同时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1)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细菌,应从长期喷洒敌敌畏农药的农田中采集土样,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用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2)称取5g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样品被稀释了10倍,振荡培养制成菌悬液,吸取1mL菌悬液加入到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样品又被稀释了10倍,制成共稀释100倍的菌悬液,按此方法依次系列稀释;取0.1mL各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可得到分布均匀的菌落,该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3)振荡培养可增加培养液中氧气含量,由此可推测“目标菌”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培养微生物的锥形瓶及保藏菌种的试管均使用到棉塞,棉塞可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同时保持一定的通气性。
(4)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最初不一定具有降解敌敌畏的能力,对菌株进行驯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速率来降解目标农药敌敌畏,可配置好固体培养基,加入较大剂量(或浓度)的敌敌畏农药,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接种在此平板上培养。
【分析】1、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2.(2021高三上·宝安月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某科研小组想探究某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是否达标,欲采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培养基(EMB)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该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等。滤膜法的大致流程为: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鉴别大肠杆菌,图中的EMB培养基中应加入   ,最终长出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   色。此外,还可以根据菌落的   (答出3点)等方面特征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别。
(2)EM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   ,NaCl的作用是   。
(3)图中滤杯、滤瓶需采   法灭菌,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上述EMB培养基上,这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操作。
(4)某兴趣小组将90 mL无菌水加入到10 mL待测水样中,并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为3个,则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   个。培养基上形成的总菌落数实际上远远大于3个,原因是   。
【答案】(1)伊红—美蓝;黑;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
(2)碳源、氮源、维生素;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3)高压蒸汽灭菌;接种
(4)300;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培养基概述及其分类;灭菌技术
【解析】【解答】(1)为测定大肠杆菌菌落,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色。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
故答案为: 伊红—美蓝 ; 黑 ; 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加入NaCl可以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故答案为:碳源、氮源、维生素 ; 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
(3)实验室中培养基及和容器灭菌一般选择高压蒸汽灭菌。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上述EMB培养基上,这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 高压蒸汽灭菌 ; 接种 。
(4)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并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为3个,则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3×100-300个,由于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所以培养基上形成的总菌落数实际上远远大于3个。
故答案为: 300 ; 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 。
【分析】1、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氨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V )×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 ) ,M代表稀释倍数。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4、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深紫色。
5、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的比较:
(1)消毒:煮沸消毒法(一般物品)、巴氏消毒法(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化学药剂消毒法(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紫外线消毒法(接种室、操作台);
(2)灭菌:灼烧灭菌(接种工具)、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及容器)。
23.(2021高二下·无锡期末)某种产脂肪酶菌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下表是从土壤中初筛该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NH4)2SO4 NaCl MgSO4·7H2O K2HPO4 1%橄榄油 蒸馏水 pH
0.1g 0.05 g 0.01g 10g 4ML 定容至100mL 7.0
(1)该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是   ,按培养基的功能划分属于   培养基。
(2)利用该培养基富集培养土壤样本中产脂肪酶菌的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通过富集培养可以增加   ,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振荡培养的目的有   。
(3)为进一步分离出产脂肪酶菌并进行计数,可采用   法。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还应该加入溴甲酚紫(在酸性条件下为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紫色)和   。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落的周围会出现一圈   色。筛选时常选择菌落大、颜色圈直径大的菌落,理由是   、   。
(4)活菌计数时,一般应选菌落数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若平板上有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橄榄油;选择
(2)产脂肪酶菌的浓度;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培养液与细菌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稀释涂布平板;琼脂;黄;菌体繁殖能力强;脂肪酶活性高(产脂肪酶能力强)
(4)0~300;接种菌液的浓度过高或被杂菌污染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1)该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是橄榄油,按培养基的功能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2)通过富集培养可以增加产脂肪酶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使用摇床振荡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为进一步分离出产脂肪酶菌并进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产脂肪酶菌时所用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以在上述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应加入琼脂。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和脂肪酸,脂肪酸呈酸性,能使溴甲酚紫变为黄色,因此在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黄色圈。菌落大,说明菌体繁殖能力强,黄色圈直径大,说明所产脂肪酶的活性高或产脂肪酶能力强。
(4)在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稀释倍数不够,茵液的浓度太高,会导致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同时如果被杂菌污染也可能导致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
【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24.(2021高二下·肇庆期末)[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反刍动物如牛和羊,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某研究小组欲从瘤胃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并对其进行计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培养基时,应以尿素作为唯一   ,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原因是   。
(2)根据培养基中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需要先用   对样品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目的是保证   。
(3)为了鉴定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是否是目标菌,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   ,则可初步确定所得微生物为目标菌。
【答案】(1)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生长,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
(2)无菌水;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酚红;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1)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理是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因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生长,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所以需要先用无菌水对样品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目的是为了保证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尿素分解菌的鉴定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说明细菌能分解尿素。
【分析】1、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原理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2、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脲酶
(1)原理:CO(NH2)2+H2O→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2)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pH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1 / 1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
B.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全营养LB培养基中
C.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碱性再灭菌
D.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直接置于4℃冰箱保存
2.(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如图为划线分离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或比较各种细菌菌落形态的最佳区域是①
B.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后,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C.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前,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D.图中④区域最可能出现单菌落,①区域不可能出现单菌落
3.(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4.(2021·江苏模拟)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获取高性能的纤维素酶某科学研究小组将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处理获得能产生高性能纤维素酶的新菌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前用70%左右的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图中1号培养基中所显示的接种和计数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用1号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
D.由于诱变后的菌株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需要用2号培养基进行筛选
5.(2021·如皋模拟)下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有关操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以杀灭杂菌
B.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
C.图中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使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单个菌落
D.接种后应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培养后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微生物计数
6.(2021高二下·连云港期末)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沾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后直接使用
B.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C.分离计数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D.菌种保存时,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7.(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计数和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B.制作泡菜时按照蔬菜与盐质量比为1:4的比例配比
C.用大白菜腌制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D.腐乳制作时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
8.(2021高二下·运城月考)研究小组为了探究覆盖保鲜膜对西瓜表面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他们将覆盖保鲜膜保存了三天的西瓜的瓜瓤制备成浸出液,再将浸出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液体培养基接种浸出液进行培养
B.应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浸出液进行接种
C.每组至少设置三个平板,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D.只需要设置未接种瓜瓤浸出液的空白平板作对照.
9.(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  )
A.菌落中的细菌数目是固定的
B.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C.通过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同
D.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10.(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同步练习)若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为90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为0.1 mL,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5,则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  )
A.9×108个 B.9×107个 C.9×105个 D.9×106个
11.(2021高二上·沈阳期中)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
12.(2021·肥城模拟)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筛选所用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牛肉膏和蛋白胨
B.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菌落①与菌落②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其对碘的分解能力不同
D.扩大培养时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
13.(2021·成都模拟)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选择培养及鉴别培养来进行筛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时只能使用固定培养基
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D.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14.(2021高二下·无锡期末)在某细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放置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在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区域——抑菌圈,可测定该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使用涂布平板法接种细菌
B.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率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C.形成的抑菌圈越大表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高
D.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由于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5.(2021高二下·成都期末)下列对于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微生物纯化和计数既可用平板划线法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B.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四种成分
C.对微生物的纯化和鉴别通常用固体培养基,而工业生产通常用液体培养基
D.对长时间不用的菌种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16.(2021高三上·安顺月考)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恒温培养24~48小时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17.(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以下关于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蛋白酶
B.分离该种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
C.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
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18.(2021·成都模拟)下列关于“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同一稀释度下可以涂布三个平板并且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D.与同样接种的对照组进行菌落比较可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作用
19.(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所配制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的成分是(  )
A.尿素 B.甘露醇 C.葡萄糖 D.琼脂
20.(2021高二下·南充期末)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菌落数在30 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放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D.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的普通培养基作对照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三上·上高月考)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农药,使用后残留严重且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细菌(目标菌),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研究人员应从   中采集土样,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用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   。
(2)称取5g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振荡培养制成菌悬液,吸取1mL菌悬液加入到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制成稀释   倍的菌悬液,按此方法依次系列稀释;取0.1mL各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该接种方法为   。
(3)由流程图可推测“目标菌”的呼吸类型为   ;培养微生物的锥形瓶及保藏菌种的试管均使用到棉塞,推测棉塞的作用为   。
(4)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最初不一定具有降解敌敌畏的能力,所以要对菌株进行驯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速率来降解目标农药敌敌畏,从而筛选出耐药菌株。驯化的实质是在特定条件下,将耐药的微生物定向富集的过程。请你结合题意,简述驯化的实施方案:    。
22.(2021高三上·宝安月考)[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某科研小组想探究某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是否达标,欲采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培养基(EMB)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该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等。滤膜法的大致流程为: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鉴别大肠杆菌,图中的EMB培养基中应加入   ,最终长出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   色。此外,还可以根据菌落的   (答出3点)等方面特征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别。
(2)EM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   ,NaCl的作用是   。
(3)图中滤杯、滤瓶需采   法灭菌,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上述EMB培养基上,这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操作。
(4)某兴趣小组将90 mL无菌水加入到10 mL待测水样中,并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为3个,则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   个。培养基上形成的总菌落数实际上远远大于3个,原因是   。
23.(2021高二下·无锡期末)某种产脂肪酶菌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下表是从土壤中初筛该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NH4)2SO4 NaCl MgSO4·7H2O K2HPO4 1%橄榄油 蒸馏水 pH
0.1g 0.05 g 0.01g 10g 4ML 定容至100mL 7.0
(1)该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是   ,按培养基的功能划分属于   培养基。
(2)利用该培养基富集培养土壤样本中产脂肪酶菌的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通过富集培养可以增加   ,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振荡培养的目的有   。
(3)为进一步分离出产脂肪酶菌并进行计数,可采用   法。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还应该加入溴甲酚紫(在酸性条件下为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紫色)和   。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落的周围会出现一圈   色。筛选时常选择菌落大、颜色圈直径大的菌落,理由是   、   。
(4)活菌计数时,一般应选菌落数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若平板上有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   。
24.(2021高二下·肇庆期末)[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反刍动物如牛和羊,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某研究小组欲从瘤胃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并对其进行计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培养基时,应以尿素作为唯一   ,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原因是   。
(2)根据培养基中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需要先用   对样品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目的是保证   。
(3)为了鉴定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是否是目标菌,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   ,则可初步确定所得微生物为目标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不同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菌落在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透明度上存在差异,故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A正确;
B、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无氮源的培养基中,用于分离土壤中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LB全营养培养基的目的是观察全营养条件下能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区分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B错误;
C、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酸性性再灭菌,无论是细菌还是霉菌,都有喜欢酸性和碱性的,但是大多数细菌喜欢近中性,霉菌喜欢酸性,C错误;
D、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37℃培养一天后置于4℃冰箱保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虽然各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K、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及氧气的要求。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及使用的培养器具均需要灭菌。
2.【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随着在平板上连续划线,菌体数目越来越少,因此,观察或比较各种细菌菌落形态的最佳区域是④,因为该区域可得到单菌落,A错误;
B、 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后,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其中前三次灼烧的目的是保证菌种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而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防止菌种污染环境和操作者,B正确;
C、 图中第一次划线时需要先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后,直接取菌种划线即可,此后的三次划线都需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C错误;
D、 当菌体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图中④区域最可能出现单菌落,而只要菌液中菌体数目较少,则①区域也可能出现单菌落,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3.【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A错误;
B、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法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进而稀释菌液,B错误;
C、稀释涂布平板法先进行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错误;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4.【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操作前用70%左右的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据图可知,图中1号培养皿中所显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B错误;
C、据图可知,图中1号培养皿中所显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菌株的目的是获得单个菌落,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诱变后的菌株突变方向是不定向的,所以2号培养基应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5.【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解答】A、图1步骤①中,接种前灼烧接种环至变红,目的是杀灭接种环上可能引起污染的微生物,A正确;
B、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防止受到杂菌濡染,B正确;
C、所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目的是使接种的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C正确;
D、图示的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6.【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A、涂布接种时,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冷却后使用,A错误;
B、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不需要在摇床上培养,B错误;
C、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C正确;
D、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3、菌种的保藏方法:①临时保藏法: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②甘油管藏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先将菌液转入灭菌后的甘油中,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7.【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
【解析】【解答】A、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B错误;
C、用大白菜腌制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减少,C错误;
D、腐乳制作时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8.【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AB、要探究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应采用固体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液体培养基无法观察到菌落,不便区分微生物种类,平板划线法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B错误;
C、每组至少设置三个平板,避免偶然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
D、对照组需要接种没有覆盖保鲜膜的西瓜瓤浸出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方法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不能计数。
2、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9.【答案】D
【知识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原理: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①这一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活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10.【答案】B
【知识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解析】【解答】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90÷0.1)×105=9×107(个),即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9×107个。
【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方法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不能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目的: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作用:可用于分离细菌,能计数。
11.【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源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
B、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
D、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以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的细菌需要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
12.【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筛选所用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的碳源,这样才能将降解淀粉的菌种筛选出来,A错误;
B、由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可知,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稀释涂布法,B错误;
C、由于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淀粉,而淀粉遇碘液会变蓝,故菌落①与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菌群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C错误;
D、液体培养基可增大溶氧量,也能增加菌种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故扩大培养时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氨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13.【答案】A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从样品中筛选所需要的微生物不是只能用固体培养基,也可以用液体培养基,A错误;
B、抗生素一直细菌生长,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具有相应抗性的微生物才能在其上生长,从而筛选出来,B正确;
C、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呈碱性,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
D、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就会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当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被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这样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4.【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该细菌在平板上是均匀分布的,所以该实验中使用涂布平板法接种细菌,A正确;
B、在平板上扩散速度慢的抗生素,形成的透明圈可能较小,因此,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B正确;
C、形成的抑菌圈越大说明抑菌效果越好,表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高,C正确;
D、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起的是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且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该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
15.【答案】C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培养基概述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A、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用平板划线法,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成分的需求不同,例如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提供碳源,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对微生物的纯化和鉴别通常用固体培养基,而工业生产通常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更快),C正确,与题意不符;
D、对长时间不用的菌种的保存方法是甘油管藏法,而不是临时保藏法,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球;
3、微生物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保存及分离、鉴定菌落、活菌计数等,半固体培养基可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发酵工业;
4、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而长期保存的菌种采用甘油管藏法,将培养的菌液与等体积灭菌后的甘油混合均匀后于冷冻箱内保存。
16.【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A错误;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7℃恒温培养24~48小时,B错误;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C错误;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
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
17.【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酶具有专一性,分解尿素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合成、分泌脲酶,A错误;
B、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B错误;
C、环境中含有的大量的尿素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起了选择作用,而非诱导作用,C错误;
D、该菌产生的脲酶把尿素分解为氨后,使pH升高,可使酚红指示剂变红,但添加酸碱缓冲剂后,阻止了pH的升高,因此培养基不使酚红指示剂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8.【答案】C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为防止杂菌污染,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都要在火焰旁进行,A正确;
B、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同一稀释度下可以多涂布几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求平均值,B正确;
C、该实验所用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C错误;
D、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筛选的作用,对照组的设置是用完全培养基接种后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培养,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故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则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9.【答案】D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所配制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A不符合题意;
BC、甘露醇、葡萄糖都可以作为碳源,且甘露醇还能维持细胞的形态,B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琼脂含有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故不能加入琼脂,但需要加入琼脂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氨源和无机盐.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毒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氨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氨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氨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氮,氮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20.【答案】B
【知识点】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A、为让计数更为准确,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A正确;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37℃恒温培养24 48小时,B错误;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稀释倍数太低,菌落太多会长在一起,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数目过少,都不易进行计数,C正确;
D、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没有选择作用的普通培养基作对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氮,氮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氨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1)该培养基配方中的氨源除了尿素外,还有蛋白胨,因此尿素不是唯一氨源,不能分离出尿素分解菌。
(2)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纯化细菌时,如菌液浓度过高,则培养基中菌落可能连成一片,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以避免此种现象出现。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菌种接种在回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21.【答案】(1)长期喷洒敌敌畏农药的农田;灭菌
(2)100;稀释涂布平板法
(3)有氧呼吸;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保持一定的通气性
(4)配置好固体培养基,加入较大剂量(或浓度)的敌敌畏农药,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接种在此平板上培养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振荡培养可使微生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同时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1)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细菌,应从长期喷洒敌敌畏农药的农田中采集土样,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用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2)称取5g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样品被稀释了10倍,振荡培养制成菌悬液,吸取1mL菌悬液加入到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样品又被稀释了10倍,制成共稀释100倍的菌悬液,按此方法依次系列稀释;取0.1mL各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可得到分布均匀的菌落,该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3)振荡培养可增加培养液中氧气含量,由此可推测“目标菌”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培养微生物的锥形瓶及保藏菌种的试管均使用到棉塞,棉塞可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同时保持一定的通气性。
(4)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最初不一定具有降解敌敌畏的能力,对菌株进行驯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速率来降解目标农药敌敌畏,可配置好固体培养基,加入较大剂量(或浓度)的敌敌畏农药,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接种在此平板上培养。
【分析】1、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2.【答案】(1)伊红—美蓝;黑;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
(2)碳源、氮源、维生素;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3)高压蒸汽灭菌;接种
(4)300;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培养基概述及其分类;灭菌技术
【解析】【解答】(1)为测定大肠杆菌菌落,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色。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
故答案为: 伊红—美蓝 ; 黑 ; 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 。
(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加入NaCl可以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故答案为:碳源、氮源、维生素 ; 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菌体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
(3)实验室中培养基及和容器灭菌一般选择高压蒸汽灭菌。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上述EMB培养基上,这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 高压蒸汽灭菌 ; 接种 。
(4)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并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为3个,则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3×100-300个,由于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所以培养基上形成的总菌落数实际上远远大于3个。
故答案为: 300 ; 待测水样中还有其他细菌 。
【分析】1、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氨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V )×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 ) ,M代表稀释倍数。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4、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深紫色。
5、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的比较:
(1)消毒:煮沸消毒法(一般物品)、巴氏消毒法(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化学药剂消毒法(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紫外线消毒法(接种室、操作台);
(2)灭菌:灼烧灭菌(接种工具)、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及容器)。
23.【答案】(1)橄榄油;选择
(2)产脂肪酶菌的浓度;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培养液与细菌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稀释涂布平板;琼脂;黄;菌体繁殖能力强;脂肪酶活性高(产脂肪酶能力强)
(4)0~300;接种菌液的浓度过高或被杂菌污染
【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解析】【解答】(1)该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是橄榄油,按培养基的功能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2)通过富集培养可以增加产脂肪酶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使用摇床振荡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为进一步分离出产脂肪酶菌并进行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产脂肪酶菌时所用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以在上述培养基的基础上,还应加入琼脂。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和脂肪酸,脂肪酸呈酸性,能使溴甲酚紫变为黄色,因此在平板上产脂肪酶菌落的周围会出现黄色圈。菌落大,说明菌体繁殖能力强,黄色圈直径大,说明所产脂肪酶的活性高或产脂肪酶能力强。
(4)在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稀释倍数不够,茵液的浓度太高,会导致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同时如果被杂菌污染也可能导致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
【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24.【答案】(1)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生长,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
(2)无菌水;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酚红;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
【知识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解析】【解答】(1)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理是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因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生长,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所以需要先用无菌水对样品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目的是为了保证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尿素分解菌的鉴定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说明细菌能分解尿素。
【分析】1、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原理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2、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脲酶
(1)原理:CO(NH2)2+H2O→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2)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pH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