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能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在能力目标上通过理解化石、比较解剖学等为生物进化所提供的具体证据,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在情感目标要求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重点)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难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 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理解化石、比较解剖学等为生物进化所提供的具体证据,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重点、难点)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
2.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
3.通过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对学生进行进化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渗透生命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思路:
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本节课主要介绍三方面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点拨指导—归纳总结的教 学方法。在点拨指导过程中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通过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使学生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有关 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这些图片,这是从龙都街道“诸城中国暴龙馆”拍摄的恐龙化石照片。链接暴龙馆图片
师: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最初的原始生命地球上众多的生物是怎样进化来的?证明生物不断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这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课题《生物进化的证据》。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授
知识点一:化石证据
过渡: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本节课我们介绍三方面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一) 化石证据
过渡: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我国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认为太行山曾经是海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化石证据。
设计意图: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学案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
点拨指导:
1.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什么?
学生: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2.观察下图几种不同年代的化石,想一想什么是化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
过渡: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的年代。
下面我们以马的化石为例,分析完成合作探究第2题。
3.点拨构建:
(1)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2)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学生:学生阅读马及其前肢进化过程示意图,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指导并共同归纳:
从始祖马出发,在整个马的进化过程中,都遵循着以下的这些特征的变化:体型增大,腿和脚伸长,侧趾退化,中趾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马化石发现,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马的化石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4.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观察示意图并探讨岩层与化石关系?
(师提示:生物结构最复杂的地层?距今最近的?距今最远的?由远及近的顺序?)
学生: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动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动物的结构差别较大,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5.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化石及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使学生明确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知识点二:解剖学证据
过渡:对不同种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也是研究生物进 化的常用方法。 (解剖学证据)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
点拨构建:
1.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2.通过比较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并回答:鲸的 鳍、 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上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而且排列方式也基本一致。在功能上不同。
结论: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想一想:什么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来源相同,在外形和功能上不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器官。凡是具 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因为适应的不同的环境,在外形和功能上出现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突破本节重点。
知识点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过渡:在分子生物学上,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进化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与讨论: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表格并思考与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
点拨构建:
1.细胞色素C具有怎样的特点,适合人类研究生物进化? 分析讨论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学生:共同归纳:细胞色素c的研究发现:各种生物之间都具有亲缘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猕猴,螺旋菌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归纳总结:总结本节知识,盘点收获
通过以上各种证据可以证明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通过不断进化形成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变而来且生物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使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网。
当堂达标:
下表是几种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差异比较。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鸡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单位: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
(1)从上表可判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 。
(2)根据上表写出以上六种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类的依据越来越科学、可靠和全面,确定以上六种动物相似程度的分类依据来源于( )
A.形态学 B.解剖学 C.细胞学 D.分子生物学
(4)表中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化石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最直接的证据) 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二、解剖学证据:
来源相同,在外形和功能上 不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器官。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异越小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异越大
八、教学反思:
导语,用我龙都街道“诸城中国暴龙馆”拍摄的恐龙化石照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石证据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此在处理本部分内容时,通过分析始祖马进化现代马的的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化石的含义、成因;并明确始祖马与马的关系。从“点”这个角度来理解生物是进化而来的。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地层与该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处,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明确“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的结构越简单,越晚近的地层中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的结构越复杂。”
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这两部分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进一步证明“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这两部分内容也较简单易理解,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在处理时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涉及到人的上肢骨的一些专门述语,由于学生以前没学,因此,学生只要答对意思即可,教师可提示这些名词。
关于跟踪练习,我把重点放在了化石这一部分内容上,因此练习中与化石有关的题目较多;通过“始祖鸟”这段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始祖鸟是一种过渡类群”的结论。从而让学生从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进化关系,更加理解现代生物是经漫长的历史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九、知识链接:
始祖鸟和远古人类的脚印的图片和文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