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测试A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测试A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20: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物体的( )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大小。
2.物体的各种形状,大多数是由( )、( )、( )、( )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二、判断题
3.如果能证实铁锈与铁所有特性都相同,就能确定他们是相同的物质。( )
4.我们可能一样重。( )
5.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 )
6.饮用地下水比饮用淡化海水更方便快捷。( )
7.分类能使我们更容易地认识世界。( )
8.小溪里的水清凉、透明,可以放心饮用。( )
9.人虽然能感知物体的冷热,但不能精确地感、比较温度的高低,有时还会出现错觉。( )
10.和回形针相比,我比较重。( )
11.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于人类使用,这些能用的淡水存在于湖泊、河流、小溪及地下。( )
12.小汽车有4个正方形的轮子。( )
13.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 )
14.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
三、连线题
15.将下面的物体与相应的形状连起来。
正方体 球体 梯形 三角形
16.将下列的图片,与其对应的描述用直线连起来。
17.将下面的物体与相应的特征连起来。
18.连一连
皮球 正方体 回形针
球形
橡皮擦 圆柱体 水杯
不规则形状
木块(立方体) 长方体 中国地图(轮廓图)
四、简答题
19.说一说西瓜的外观和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去说)
20.小明和爸爸用拃来测量相同长度的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五、综合题
21.看图做题。
(1)这把直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
(2)这把直尺的最大量程是__________。
(3)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
(4)这支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
22.读图题。你能帮助小明找回缺少的图形吗
1是( )2是( )3是( )
A.
B.
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形状
【解析】
【详解】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物体的形状不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因此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大小。
2. 台 锥 柱 球
【解析】
【详解】
物体的各种形状,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
【解析】
【详解】
铁和铁锈,在颜色、空隙、手感、光泽、导电性、硬度、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这些性质都相同,铁和铁锈就是相同的物质。
4.×
【解析】

5.正确
【解析】
【详解】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
【解析】
【详解】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灌溉水渗入、地表水渗入、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都可以是地下水的来源。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7.√
【解析】
【详解】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8.×
【解析】
【详解】
水的特征: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有重量的液体等。小溪里的水清凉、透明,我们不可以饮用,未经消毒和煮沸,会引起肠胃疾病,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
【解析】
【详解】
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人体可以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手只能粗略地感知物体的冷热,要想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0.√
【解析】

11.×
【解析】
【分析】
地球有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其中的97%是海洋,海水含盐量过高,不能被陆生生物利用。剩下3%的淡水面中又有2%以上集中在地球南北极,其余不足1%的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地下、大气以及生物体内,可见,水资源并不丰富。
【详解】
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其中2%集中在南北两极,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可利用淡水资源的认识。
12.×
【解析】
【详解】
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圆的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容易滚动。正方形的轮子汽车无法行驶。
13.√
【解析】
【详解】
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铅笔上的 4B、2B、HB、2H、4H 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考查排序和分类,要求学生掌握铅笔上的 4B、2B、HB、2H、4H 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
14.√
【解析】
【详解】
通过观察发现水:看得见、摸得到、无固定形状、不能压缩、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占据空间、比较重、无固定形状。
15.
【解析】
【详解】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眼睛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第一个物体是球体,第二个物体是正方体 ;第三个物体是三角形;第四个物体是梯形。
16.
【解析】
【详解】
在使用天平称重时,物体偏向哪边,哪边的物体就重。
17.
【解析】
【详解】

18.
【解析】
【详解】
我们生活中的物体有很多,不同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皮球是球形的,橡皮擦的形状是长方体,木块的形状是立方体,回形针和的中国地图(轮廓图)形状是不规则形状,水杯的形状是圆柱体。
19.西瓜的外观是圆圆的,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味道很甜,吐出黑黑的西瓜籽。
【解析】
【详解】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西瓜有圆圆的、椭圆的,都穿绿衣裳,衣裳上面还有绿色的花纹,闻起来香香甜甜的。我们吃的是甜甜的西瓜瓤,。
【点睛】
本题考查西瓜的外观和内部,要求学生掌握西瓜的外观和内部。
20.这是因为小明和爸爸的手的大小不一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
【解析】

21. 0.1厘米 10厘米 乙 6.0厘米
【解析】
【详解】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这把直尺的最小刻度值是0.1厘米,这把直尺的最大量程是10厘米。1.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2.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体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3.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线。4.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支铅笔的长度是6.0厘米。
22. A C B
【解析】
【详解】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l是倒立的三角形,2是平行四边形,3是倾斜的正方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