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20: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
一、选择题
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不包括( )。
A.蚂蚁 B.屎壳郎 C.麻雀
2.蜜蜂属于( )。
A.昆虫 B.鸟类
3.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泥土里。
A.明亮潮湿 B.阴暗潮湿 C.阴暗干燥
4.小华养蚕日记里记录有:“它是椭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小华记录的是蚕一生中哪个阶段( )。
A.蚕蛾 B.蚕蛹 C.卵 D.幼虫
5.下列对蚂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蚂蚁是群居昆虫 B.蚂蚁之间能交流 C.蚂蚁的触角长在胸部
6.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两个检测头需要先碰触才能检测,这样做的好处是( )。
A.防止电路中电流反方向流动
B.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完好
C.检测故障电路时始终有电流通过
7.左图中的触角图是( )的触角。
A.蝗虫 B.蚕蛾 C.蝴蝶
8.下列各图中,( )是蚕蛾的触角。
A. B. C.
9.以下动物的皮肤上没有毛的是( )。
A.狗 B.壁虎 C.兔子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
三、判断题
11.蚯蚓通过鼻子呼吸。( )
四、连线题
12.给下列昆虫选择合适的触角形状
蝴蝶 蝗虫 天牛 蚕蛾
五、综合题
13.请将序号标在鱼的对应位置。
①鳍 ②眼 ③鳃 ④尾 ⑤鱼鳞 ⑥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的小动物,比如蚂蚁、屎壳郎、蚯蚓等,麻雀是鸟类,不会在土壤中生活。
2.A
【解析】
【详解】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两对翅,头上长着一对触角。常见的昆虫有瓢虫、蜜蜂、苍蝇、蜻蜓、蚊子等,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昆虫,要求学生掌握蜜蜂是昆虫。
3.B
【解析】
【详解】
蚯蚓生活在松软潮湿的土壤中,蚯蚓又叫天然犁,它喜欢吃腐烂的树叶,细菌加快落叶的腐烂,蚯蚓的邻居有蜗牛、蚂蚁、千足虫等,蚯蚓和它的邻居清理垃圾,活化土壤,提供免费的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4.C
【解析】
【分析】
蚕卵是生命的开始,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的,还有赤色、紫灰色的。卵壳一般无色透明,表面布满通气道。
【详解】
小华养蚕日记里记录有:“它是圆形的、灰黑色的颗粒,中间有些凹下去。”记录的是蚕卵。C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
5.C
【解析】
【详解】
蚂蚁一般体形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全触角分4~13节。腹部呈结状。分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眼睛和一对触角,胸腹有三对足,用信息素进行交流。
6.B
【解析】
【详解】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哪种材料在电路中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检测前最好先预测一下,试一试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而不是直接就检测。在使用电路检测装置时,两个检测头需要先碰触,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查检测电路是否完好,以免影响检验的结果。
7.C
【解析】
【详解】

8.B
【解析】
【详解】
蚕蛾的形态: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较大的是雌蛾,较小的是雄蛾。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符合的是选项B。
9.B
【解析】
【详解】
不同种类的动物,其表面的被覆物不同,如爬行类动物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等。狗和兔子属于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壁虎属于爬行类动物体表皮肤上没有毛。
10.细毛
【解析】
【详解】

11.×
【解析】
【详解】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的头位于离环带较近的一端,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
12.
【解析】
【详解】
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
13.
【解析】
【详解】
根据对鱼的形体的认识,口、眼、鳃在头部位置,鳍是运动器官,体表有鳞,尾在身体后端,也是运动器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