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二课时)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导管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③由死细胞构成 ④由活细胞构成 ⑤两个管道分子之间有筛板 ⑥中空的管道 ⑦位于韧皮部 ⑧位于木质部
A.①③⑥⑦ B.②③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⑧
2.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A.根毛、导管 B.导管、根毛
C.根毛、根毛 D.导管、导管
3.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而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
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4.甘薯是人们喜爱的一个粮食品种,甘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其来源主要是( )
A.叶制造后由茎运输而来
B.薯块自己合成
C.直接从土壤吸收
D.根的光合作用合成
5.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6.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下断面上流出的汁液来自( )
A.导管 B.筛管
C.韧皮部细胞 D.木质部细胞
7.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二.填空题
8.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9.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甲 乙 丙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____(填组别)。
参考答案:1.B 2.A. 3.D. 4.A. 5.D. 6.A. 7.B 8. (1)作对照 (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 (3)环割切口处9. (1)根 大于(或>) (2)第二组和第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