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A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
例1-2.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根毛
B.图中乙成熟区细胞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
C.图中丙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图中丁位于根尖顶端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例1-3.下图是根尖的四种细胞,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D分别表示根尖哪一部分的细胞?A是 ;B是 ;C是 ;D是 ;
(2)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是图[ ],对根起保护作用的细胞是图[ ](写字母)
(3)根据所学知识,A——D所示细胞从根尖顶端向上的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1)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成熟区 (2)B C(3)C→B→A→D
1.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A【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因此叙述正确的是①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如图为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③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C.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D.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析:②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A错误;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正确;②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C正确;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
答案:A
点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同学们可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3.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C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① 具有保护作用
B ②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 ③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 ④ 能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不断增加
A. A B. B C. C D. D
例2-1.在我国东北地区有大片的盐碱地不能栽种农作物,你认为不宜栽种农作物的原因( C )
A.土质太硬 B.土壤有腐蚀性
C.土壤溶液浓度太高 D.土壤溶液浓度太低
例2-2.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D )
例2-3.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 。
(2)在A中,清水体积略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 。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答案】(1)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 (2)萝卜块细胞吸水 (3)B和C (4)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5)萝卜块重量
1.某学生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萝卜条长度将( )
A.变短 B.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A
【解答】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一段时间后,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条皱缩变形。据此判断萝卜条的长度肯定变短了。故选:A。
2.将有些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硬挺了一些,这是因为( A )
A. 细胞吸水胀大 B. 细胞失水,细胞之间变紧密
C. 细胞壁加厚 D. 细胞活动旺盛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的变化(如图中甲所示)。om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那么,此时A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乙中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变化,细胞失水。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1(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版权所有:21教育】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www.21-cn-jy.com
A.土壤溶液的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根细胞死亡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解析:(1)此实验探究的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因此变量是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和细胞壁分离,此时A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乙中②所示的变化。(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萝卜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4)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
答案:(1)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② (3)小于 (4)A
例3-1.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尿素CO(NH2)2 磷酸二氢钾KH2PO4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硫酸铵(NH4)2SO4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kg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由表可知,该农田缺少的元素是( A )
A. K B. N C. P D. S
例3-2.大明同学为了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两周后,________瓶中的幼苗长得健壮,__________瓶中的幼苗长得矮小。此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__________。
解析:B瓶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因此幼苗长得矮小;A瓶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因此幼苗长得健壮。由此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答案:A B 无机盐
1.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解析: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 由上可知,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含氮的无机盐.
答案:A
2.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B【解析】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
例4-1.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
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
例4-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 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乙一侧为树干背阳面,生长慢
例4-3.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2)②叫做 ,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 .
(3)图中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1)树皮;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4)髓;贮藏营养.
【解析】(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2)②叫做形成层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3)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1.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D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2.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D【解析】A、1属于髓,由薄壁细胞构成,储存着营养物质,A错误;
B、5属于树皮,其内侧是4韧皮部,B错误;
C、3属于形成层,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C错误;
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木质部,这部分不能增粗的原因是形成层受到破坏,不能由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例4-1.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B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例4-2.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C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例4-3.俗话说“果树砍三刀,架枝压弯腰”,在初夏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答案】C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
故选:C。
例4-4.如图所示,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在长有乙果实的枝条上、下端,各把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A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C.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例4-5.较强壮枝条的树皮环割一圈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成了环形瘤状物,如果枝条上的树叶生长基本正常,那么环形瘤状物的形成是因为( A )
A. 筛管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 B. 导管由上而下输导水分
C. 筛管由下而上输导有机物 D. 导管由下而上输导水分
例4-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 通过茎的 向上运输.
(1)B;筛管;(2)水分;导管
【解析】(1)(2)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
例4-7.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横切枝条上方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筛管位于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__。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__。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解析:(1)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故被染红的应该是木质部;(2)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3)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往上运输的,所以越往上就越浅,故B正确;(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可见A错误。
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 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 有机物 (3)B (4)A
例4-8.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 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 ①取一段柳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如图所示)。
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有____________,是上下相互连通的。
(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柳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____________的干扰。
(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来做实验。www.21-cn-jy.com
解析:(1)该同学探究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有导管,而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要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实验中将柳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的广口瓶中,可以有效地排除韧皮部中筛管可能带来的干扰。(4)要想更好地观察木质部中导管自下而上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作用,可将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有色的土壤浸出液如红色。
答案:(1)导管 (2)要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韧皮部 (4)红色土壤浸出液
1.(2018·金华)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2.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一致的
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相反的
3.甘薯中含较多糖分的原因是( A )
A.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
B.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根
C.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和导管运输到根
D.甘薯根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自己制造了糖分
4.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A )
A. 筛管 B. 导管 C. 木质纤维 D. 韧皮纤维
5.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6.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回答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
7.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答案】(1)根 大于 (2)第二组、第四组
8.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 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做出解释。
解释结果A: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
解释结果B: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 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没有32P。
(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3)请参照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实验步骤:①将植物茎(基部的一部分)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中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②用透明的塑料袋装含有14CO2的混合气体,将植物顶端的枝叶套住并封紧袋口,将装置放于适宜的环境中;③一段时间后测14CO2在该植物茎各部分的分布。
例5-1.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B.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
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
例5-2.如图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①表示的是叶脉,含有导管与筛管
B.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
C.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全部集中在③处
D.与蒸腾作用有关的是⑤
例5-3.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叶片由表皮、________、叶脉三部分组成。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________(填结构)运输到其他器官,除自身利用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的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要用于自身其他生命活动,需要通过________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解析:(1)植物的叶片由1、3表片,2叶肉,4叶脉三部分组成;(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除供自身利用外,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3)在表皮上分布的5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需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答案:(1)叶肉 (2)叶绿体 筛管 (3)气孔 (4)呼吸
1.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
A. 下表皮光照较强 B. 下表皮气孔较多
C. 下表皮颜色较深 D. 上表皮生命力弱
B【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
2.如图为某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③]合成表皮,属于 组织.
(2)[②] 是叶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细胞中含有 (填细胞结构名称),所以叶片呈现出绿色.
(3)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 (填某种气体)通过[④] 竟如叶片内部;所需的水分通过[⑤] 中的 运输至细胞.
(4)大白菜和卷心菜外面的叶片一般呈绿色,而里面的叶片大都呈黄白色.由此可推测,与也绿色的形成有关的环境条件是 .
(1)保护(2)叶肉细胞;叶绿体(3)二氧化碳;气孔;叶脉;导管(4)光照
【解析】(1)图中的1、3是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能,使得叶呈现绿色.因此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4气孔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5叶脉中的导管运输而来;
(4)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结球甘蓝外面的叶片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结球甘蓝里面的叶片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黄白色的,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例6-1.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
例6-2.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D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例6-3.如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开闭的情况。则该种物质是( A )
A. 水 B. 氧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
例6-4.如图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 )
A.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B.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C.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
D.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1.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2.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 C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质 ④矿物质 ⑤水蒸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3.如图表示植物蒸腾作用时,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变化示意图,则气孔和保卫细胞的状态分别是( B )
A.张开、失水
B.张开、吸水
C.闭合、失水
D.闭合、吸水
4.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B【解析】A、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使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A正确;B、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台,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气孔呈现②状态,B错误;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空气也就涌进气孔,气孔则由②转为①状态,C正确;D、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例7-1.(2018·嘉兴)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C )
A、 减弱光合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降低蒸腾作用
D、 预防虫害侵袭
例7-2.(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例7-3. (2019·台州)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C )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例7-4.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实验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分析应用】(1)导管 (2)蒸腾 (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例7-5.(2017 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3)髓 (4)汽化(或蒸发)
例7-6.瑞安陶山是著名的甘蔗之乡,陶山甘蔗又名陶山糖蔗、果蔗,其根系发达,皮薄汁多,味道清甜,是浙江省优良果蔗品种之一。甘蔗高产的种植秘诀是:深耕、浅种、宽行、密植。在8~9月间甘蔗伸长快,叶片更新也快,蔗农一般会在此时多次剥除甘蔗下部枯萎老叶,以减少病虫害,提高甘蔗产量。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蔗农对甘蔗进行上述处理的原理。
【解析】 甘蔗根系发达,深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浅种使地上部分生长快,更早地进行光合作用;宽行、密植可以预防甘蔗倒伏。枯黄老叶含叶绿素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剥去枯黄老叶使一些微生物、腐生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可减少甘蔗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甘蔗的生长。
例7-7.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多;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较少;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实验(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解析:(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塑料袋装植物,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但土壤中的水分水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散失到空气中,所以此装置不正确。(2)实验(二)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3)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A袋壁内水珠最多;B袋壁内水珠较少;C袋壁内水珠最少。(4)实验(二)结论: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①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②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能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1)叶片 (2)叶片的多少 (3)A B C (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或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例7-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运输水分主要是通过图甲中标号[ ]__________。
(2)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了少部分用于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其他大部分通过图乙中的[ ]__________散失。
(3)为了验证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使简易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一段时间后,简易天平的右端将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请对比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2)我们知道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只用很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丙图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的变量为树叶的多少(左侧的枝由4片叶子,右侧的枝由2片叶子),实验的结果是天平的左端将上升,因为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左端装置散失的水分多。
答案:(1)根 ② 导管 (2)光合作用 ⑤ 气孔 (3)上升;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
1.(2019·湖州)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现象是A装置液面高度低于B装置液面高度
B.试管内水面上一层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因蒸发而减少
C.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
D.将两个A装置都放在光下,其中一个用电风扇吹风,过一段时间,两装置液面高度一样
解析: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枝条A所在量筒的液面下降较多,低于B装置液面高度,A正确;量筒内水面覆盖植物油,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B正确;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通过比较量筒中散失水分的多少,可以证明叶是植物的主要蒸腾作用器官,C正确;蒸腾作用受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所以将两个A装置都放在光下,其中一个用电风扇吹风,过一段时间,两装置液面高度不一样,用电风扇吹风的装置液面高度低于另一个,D错误。
答案:D
3.如图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加强.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答案:D
4.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相同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
A.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玻璃瓶内水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使植物体重量增加和减少则比较缓慢。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
答案:C
5.(2019·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人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蒸腾 (2)甲 (3)减少
6.(2017·浙江温州)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解析】 结合植物物质和能量转换以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作出解释。主要涉及的点有:①水稻根的呼吸作用;②水稻的光合作用;③水稻的呼吸作用;④有机物的积累;⑤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⑥水稻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沙子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根的呼吸作用,提高根的吸收能力。降低水位既可快速提高白天稻田温度,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又可快速降低夜晚稻田水温,减弱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短暂的缺水期,能杀死稻田中的寄生虫及其他小动物,其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被根吸收,为水稻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7.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X、Y……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你认为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是否有价值?_________。
解析:【实验设计】该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因此表中的X、Y等不应该是同一种矿质元素,应该是不同的矿质元素。【数据处理】根据作出的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应该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可见A正确。【实验反思】①因为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来进行实验。②这次探究虽然不能支持假设,但对他们的实验设置能力是一次锻炼。
答案:不同的矿质元素 A ①叶片数目 ②有
8.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________(填细胞内的结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3)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________(选填“>”“<”或“=”)mB-mA。
解析:(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是”②对光、放置玻片标本、①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③镜筒上升寻找物像,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3)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
答案:(1)②①③ 叶绿体 (3)①防止水分蒸发 ②<
2例1-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
例1-2.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根毛
B.图中乙成熟区细胞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
C.图中丙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图中丁位于根尖顶端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例1-3.下图是根尖的四种细胞,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D分别表示根尖哪一部分的细胞?A是 ;B是 ;C是 ;D是 ;
(2)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是图[ ],对根起保护作用的细胞是图[ ](写字母)
(3)根据所学知识,A——D所示细胞从根尖顶端向上的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1.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2.如图为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③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C.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D.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① 具有保护作用
B ②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 ③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 ④ 能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不断增加
A. A B. B C. C D. D
例2-1.在我国东北地区有大片的盐碱地不能栽种农作物,你认为不宜栽种农作物的原因( )
A.土质太硬 B.土壤有腐蚀性
C.土壤溶液浓度太高 D.土壤溶液浓度太低
例2-2.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例2-3.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 。
(2)在A中,清水体积略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 。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1.某学生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萝卜条长度将( )
A.变短 B.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2.将有些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硬挺了一些,这是因为( )
A. 细胞吸水胀大 B. 细胞失水,细胞之间变紧密
C. 细胞壁加厚 D. 细胞活动旺盛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的变化(如图中甲所示)。om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那么,此时A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乙中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变化,细胞失水。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1(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版权所有:21教育】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www.21-cn-jy.com
A.土壤溶液的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根细胞死亡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例3-1.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尿素CO(NH2)2 磷酸二氢钾KH2PO4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硫酸铵(NH4)2SO4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kg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由表可知,该农田缺少的元素是( )
A. K B. N C. P D. S
例3-2.大明同学为了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两周后,________瓶中的幼苗长得健壮,__________瓶中的幼苗长得矮小。此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__________。
1.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2.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例4-1.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
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
例4-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 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乙一侧为树干背阳面,生长慢
例4-3.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
(2)②叫做 ,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 .
(3)图中③的名称是 .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 .
(4)④的名称是 ,具有 的功能.
1.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2.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例4-1.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例4-2.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例4-3.俗话说“果树砍三刀,架枝压弯腰”,在初夏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例4-4.如图所示,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在长有乙果实的枝条上、下端,各把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C.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例4-5.较强壮枝条的树皮环割一圈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成了环形瘤状物,如果枝条上的树叶生长基本正常,那么环形瘤状物的形成是因为( )
A. 筛管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 B. 导管由上而下输导水分
C. 筛管由下而上输导有机物 D. 导管由下而上输导水分
例4-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 通过茎的 向上运输.
例4-7.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横切枝条上方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筛管位于________,负责运输________________。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________。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例4-8.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某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 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 ①取一段柳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如图所示)。
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有____________,是上下相互连通的。
(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柳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____________的干扰。
(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来做实验。www.21-cn-jy.com
1.(2018·金华)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一致的
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相反的
3.甘薯中含较多糖分的原因是( )
A.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
B.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根
C.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和导管运输到根
D.甘薯根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自己制造了糖分
4.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
A. 筛管 B. 导管 C. 木质纤维 D. 韧皮纤维
5.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6.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7.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8.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 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做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 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没有32P。
(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3)请参照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实验步骤: 。
例5-1.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B.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
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的门户
例5-2.如图所示为叶片的横切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叶脉,含有导管与筛管
B.②、④表示的是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
C.叶片中含叶绿体的细胞全部集中在③处
D.与蒸腾作用有关的是⑤
例5-3.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叶片由表皮、________、叶脉三部分组成。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________(填结构)运输到其他器官,除自身利用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的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要用于自身其他生命活动,需要通过________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1.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
A. 下表皮光照较强 B. 下表皮气孔较多
C. 下表皮颜色较深 D. 上表皮生命力弱
2.如图为某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③]合成表皮,属于 组织.
(2)[②] 是叶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细胞中含有 (填细胞结构名称),所以叶片呈现出绿色.
(3)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 (填某种气体)通过[④] 竟如叶片内部;所需的水分通过[⑤] 中的 运输至细胞.
(4)大白菜和卷心菜外面的叶片一般呈绿色,而里面的叶片大都呈黄白色.由此可推测,与也绿色的形成有关的环境条件是 .
例6-1.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
例6-2.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例6-3.如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开闭的情况。则该种物质是( )
A. 水 B. 氧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
例6-4.如图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B.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C.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
D.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1.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2.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 (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质 ④矿物质 ⑤水蒸气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3.如图表示植物蒸腾作用时,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变化示意图,则气孔和保卫细胞的状态分别是( )
A.张开、失水
B.张开、吸水
C.闭合、失水
D.闭合、吸水
4.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例7-1.(2018·嘉兴)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弱光合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降低蒸腾作用
D、 预防虫害侵袭
例7-2.(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例7-3. (2019·台州)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例7-4.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例7-5.(2017 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例7-6.瑞安陶山是著名的甘蔗之乡,陶山甘蔗又名陶山糖蔗、果蔗,其根系发达,皮薄汁多,味道清甜,是浙江省优良果蔗品种之一。甘蔗高产的种植秘诀是:深耕、浅种、宽行、密植。在8~9月间甘蔗伸长快,叶片更新也快,蔗农一般会在此时多次剥除甘蔗下部枯萎老叶,以减少病虫害,提高甘蔗产量。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蔗农对甘蔗进行上述处理的原理。
例7-7.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多;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较少;___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实验(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例7-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运输水分主要是通过图甲中标号[ ]__________。
(2)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了少部分用于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其他大部分通过图乙中的[ ]__________散失。
(3)为了验证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使简易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一段时间后,简易天平的右端将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请对比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9·湖州)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莲蓬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现象是A装置液面高度低于B装置液面高度
B.试管内水面上一层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因蒸发而减少
C.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
D.将两个A装置都放在光下,其中一个用电风扇吹风,过一段时间,两装置液面高度一样
3.如图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相同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
A.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5.(2019·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人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2017·浙江温州)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7.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X、Y……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你认为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是否有价值?_________。
8.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________(填细胞内的结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3)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________(选填“>”“<”或“=”)mB-m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