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 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国际3.国内的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 、频繁的战争、 的影响而迁移。农业经济自然灾害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
(1) 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政治、文化因素:有 、宗教、社会变革、 等。
(3)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经济因素战争国家政策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迁移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可按迁移原因→方向→影响的思路对比分析如下:2. 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因素不同,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下表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本题主要考查了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国际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人口迁出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均属于 国家,人口迁入国均属于 国家。
【解析】 第(1)题,分析表中迁出、迁入数量可明确世界人口迁入国中迁入的人口,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是人口迁入国,但都位于北半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也属于西半球。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尼和菲律宾这些人口迁出国都是沿海国家。第(2)题,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经济规模大,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有众多素质较高,渴望更高经济收入、优越生活环境的公民被吸引而迁移到发达国家。
【参考答案】 (1)A (2)C发展中发达1.右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1)~(3)题。
(1)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B.②-经济全球化C.②-城乡经济差异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目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
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
(3)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气候【解析】 第(1)题,城乡间人口迁移在城乡差别较大的时期,迁移规模较大;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也逐渐减少。第(2)题,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工业化扩展与土地扩张关系不大;但城乡差距较大,城乡间人口迁移规模较大;同时城市间的人口迁移数量开始增加。第(3)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许多,但目前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1)C (2)C (3)C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某些不利的方面,应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 2010年1月,在外贸订单持续增长之时,珠三角却普遍面临招工困难的局面,各大车站也纷纷出现了民工返乡潮,据此回答(1)~(3)题。
(1)本次珠三角地区招工困难的原因有( )
①内地就业机会增加,部分农民工就近就业 ②珠三角地区就业机会减少 ③珠三角工资较低 ④临近春节,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避开春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每年春节前出现返乡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 B.经济因素
C.文化教育 D.婚姻家庭
(3)有关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B.加强城乡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C.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
D.对农村有益无害【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外贸订单持续增长”可以看出,此时珠三角地区就业机会增加,可以排除②,其他三项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招工难的原因。第(2)题,我国每年春节前出现的返乡潮主要是由于民工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所以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婚姻家庭。第(3)题,大量人口流动会造成农村人才外流,劳动力缺乏,土地荒芜等现象,所以人口迁移有利有弊。
【参考答案】 (1)C (2)D (3)D2.读图,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
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
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C (2010·泾县模拟)下图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1.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解析】 由图可知,2001~2050年世界移民的迁出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而迁入国主要为发达国家,反映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人口迁移对迁出和迁入地区都有积极与消极影响,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地矛盾、缓解就业压力、加强与外地的交流联系,同时为迁入地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其经济发展。
【答案】 1.B 2.C(2010·泰安模拟)右图为“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显示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
A.原始农业阶段
B.种植业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4.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条件 D.战争
【解析】 第3题,种植业阶段生活比较稳定,人口迁移数量少。第4题,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即经济收入的高低、环境质量的好坏等。
【答案】 3.B 4.C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发生的
人口迁移现象。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迁移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迁移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
【解析】 第5题,图示现象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造成的人口迁移。第6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人口迁移是区域性的,不分年龄和教育程度,由图可知,迁移形式为近距离分散。
【答案】 5.C 6.D(教师用书独具)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个箭头中,
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
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
(2)若箭头B、C所表示的人口迁移发生在“二战”以前,
则表示黑人奴隶贸易的是______ ,表示华工迁移路线的是______ 。
(3)目前美国移民人口最主要来自( )
A.拉丁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4)据统计,按箭头A迁移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是老年人口,试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 读图分析应主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1)箭头A所表示的迁移路线,主要是由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向美国本土的西部、南部迁移,其气候、环境状况有明显的差异;(2)箭头B所表示的是跨越大西洋的迁移路线;(3)箭头C所表示的是跨越太平洋的迁移路线;(4)美国东北部人口向南部和西部的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老年人的迁移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答案】 (1)B、C A (2)B C (3)A
(4)美国的西部、南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被称为“阳光地带”,位于东北部“冷冻地带”的老年人退休后为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而迁移至此。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