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19 20: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65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上迅速繁殖,到1680年膨胀到2万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到1877年,岛上只剩下111人。
【想一想】 复活节岛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人类怎样才不至于重复复活节岛的悲剧??课标展示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重点难点
1.掌握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自主预习学案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______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
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
(1)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__________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其中______是主要因素。
(2)估计:存在________、悲观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种观点。
思考 
1.资源与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一样吗?为什么?生活和文化资源乐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2)(3)实质:________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2.实现的保障措施
(1)世界:___________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平等权利。
(2)各国、各地区:应尊重_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__战略。
思考 
2.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
【思考·提示】 1.不一样。资源越丰富,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而消费水平越高,所供养的人口数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二者呈负相关。发展中国家公平的秩序高水平生活质量人地协调发展持续发展高效课堂互动1.环境人口容量提出的背景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即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导致地球上可用空间日益狭小、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困扰,这就促使人们日益关注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环境承载力3.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如下图所示: 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4.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是主要因素,如下表: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影响着环境人口容量。如下图:
【注意】 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还有许多因素,如社会分配制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5.列表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三种观点图示法记忆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及其影响1.(2010年江苏海安金陵中学联考)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        的变化。(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目前对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三种学说,即    说、    说和        的学说。
(5)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状况是影响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水平通过改变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对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有悲观说、乐观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学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从总体上来讲,劳动者素质还较低,各方面的高级人才相对匮乏;同时因人口过多,导致了基础建设消耗过大和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太多,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答案:(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4)悲观 乐观 介于悲观与乐观之间
(5)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如下图所示: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和意义
人口合理容量尽管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如下图所示:3.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间可通过概念、区别、联系表解如下:2.怎样判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不同因素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人均消费量低,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压力的因素是人口过快的增长。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均消费水平高,消耗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并依靠其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因此它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的因素是人均消费水平高。用以下简单图式表示:3.纲要信号法分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2.人口问题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4500~6000人 D.4500人(2)本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第(1)题,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那种要素决定的。第(2)题,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为供养我国人口的极限值,显然我国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现在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大于这个数值。
答案:(1)D (2)C热点考向示例考向导析
本节主要的考点是人口合理容量,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结合地球上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2008年上海卷考查了人口流动以及区域内部产业要素整合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真题示例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2010年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5%,说明已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题,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型,在亚洲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是日本,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 (1)B (2)B (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
【解析】 耕地和淡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气候又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关。
【答案】 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 地势(海拔) 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教材深化透析一、教材P12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二、教材P14活动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即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净增人口1000多万,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是就我国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而言的,目前的13.4亿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重负了。例如,水资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16亿左右人口是最大的极限容量,并不是人口的合理容量。无论是从人口增长的趋势看,还是从环境人口容量看,我国必须采取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甚至在今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学业水平测试课后活页训练探究学习园地看下面漫画“中国经济”,思考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也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发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尝试探究: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会对我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