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
1、第24届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冬奥会的纪念品正陆续面世,以下各项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明信片的塑料封套 B.纪念章的铁质内芯
C.文化衫的纤维布料 D.纪念围巾的羊毛(含蛋白质)面料
2、《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的“X气体”是指( )
A.CO B.O2 C.CH4 D.H2
3、N95口罩对防止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起到了很好作用,制造N95口罩的原材料是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 )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4、下列生活用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木铲 B.紫砂壶 C.塑料盆 D.铁锅
5、下列用品中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钢笔 B.一次性木筷子
C.汽车 D.塑料直尺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三氯甲烷(CHCl3)
C.二氧化碳(CO2) D.碳酸(H2CO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含碳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D.将面粉加入适量的水中,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某品牌男士休闲裤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结实耐磨,不易褶皱
D.该面料烧起来会闻到烧焦毛发气味
9、“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灼烧法鉴别毛笔笔头是否由动物鬓毛制成 B.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属于有机物
C.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打磨石材制砚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10、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
B.“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中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C.“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D.“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11、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可燃物的燃烧温度要达到其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12、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B.木材、橡胶、塑料
C.羊毛、玻璃、不锈钢 D.棉花、木材、大理石
13、平日养成“出门戴口罩”“经常消毒”的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防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轿车内喷洒消毒酒精有安全隐患,是因为喷洒的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遇明火容易爆炸
B.喷洒消毒酒精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84消毒液”也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水按适当比例调配,可用于学校、宾馆、家庭等场所的消毒
D.医用口罩的无纺布由聚丙烯制成,聚丙烯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4、最近,某国蛤蟆(H&M)品牌服饰出于政治目的打压中国,抵制新疆棉花,招致了国人的强烈反感。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6H10O5)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原子个数比是6:10:5
B.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C.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棉花透气、保暖、吸汗,所以常用作制内衣
15、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不可能是( )
A.1:1:3 B.1:2:5 C.1:3:6 D.2:4:9
二、填空题:
16、请在A~D四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生铁 B.醋酸 C.聚乙烯 D.氢氧化钾溶液
(1)厨房调味品陈醋的主要成分是 。
(2)属于合金的是 。
(3)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4)pH大于7的溶液是 。
17、乙醇(C2H5OH)是一种能溶于汽油的液体.我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含乙醇10%汽油)为车用燃料.制取乙醇的一种方法是:先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再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乙醇汽油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汽车发动机里,乙醇溶于汽油中促进汽油更好的完全燃烧,既提高了 利用率又减少了尾气中 、 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3)由葡萄糖制取乙醇是发展绿色新能源的重要方法,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4)廉价的植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宜的催化剂作用也能转化成葡萄糖.请你设想,当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高效催化剂研制出来后,生产乙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
18、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不易挥发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
A.木炭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蒸发
D.钢铁生锈
19、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3)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5)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
A.H2和CO
B.H2和C2H2
C.CO和CH3OH
20、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的疫情愈演愈烈,全球大爆发的态势下,几乎所有人每天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此,84消毒液、75%酒精、过氧乙酸等医用消毒剂迅速占据大众的目光,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分子式为C2H6O,下列有关酒精消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抗击疫情,购买大量的酒精放于家中囤积
B.使用酒精消毒时,不要靠近热源、火源和电源,保持室内通风
C.将大量的酒精喷洒于房间的家具、家电和空气中
D.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2)“84消毒液”可用于一般物品表面、白色衣物、地面等消毒,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表所示: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质量分数36.0%
【密度】1.2g/cm3
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 g。
②工业上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分子式为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分解,易爆炸。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氧乙酸属于 (选填“化合物”或“单质”)。
②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B 6、B 7、A 8、D 9、A 10、B
11、A 12、D 13、D 14、B 15、B
二、填空题:
16、答案:(1)B;(2)A;(3)C;(4)D。
17、答案:(1)有机物、混合物;
(2)能量、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3)C6H12O62C2H5OH+2CO2↑
(4)植物纤维素→葡萄糖→酒精
18、答案:(1)有机物;ABC。
(2)AD。
19、答案:(1)B;
(2)+2;
(3)4Na+3CO2 2Na2CO3+C;
(4)bc;
(5)B。
20、答案:(1)B;
(2)①+1;432;
②Cl2;
(3)①化合物;
②戴手套、戴口罩、戴防护眼镜(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