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 年 级 上 册 生 物 学 导 学 案
课 题
§2.2.4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 型
新 授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情感教育,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重 点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意义
学 习 过 程
一、温故知新: 1.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叫动物的行为?
二、预习检测: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说出你所知道的几种行为?
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
3.先天性行为是指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 、 等。
4.学习行为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 等。
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 、成员之间有 ,有些还存在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教材P94-96,组内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联系动物的各种行为,比较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资料1—5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区别?
2.调查一种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
温馨提示: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1)完成教材P96调查活动:动物的绕道取食。
3、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的组织特点,讨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不是其所有行为都具有社会性。
四、成果展示,统一观点: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五、归航拾贝: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2. 教师小结:
六、课堂反馈检测: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公鸡打鸣 B.小鸟喂鱼 C.小猴表演节目 D.猫的心脏跳动
2.下列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下列动物行为中,最复杂、最高等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黑猩猩设法取下高处的香蕉
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5.下列现象属于社会性行为的是( )
A.母鸡孵卵 B.蜘蛛结网 C.蚂蚁共同托运青虫 D.狒狒交配
6.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______过程中,通过生活_______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7.一般说来,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________,学习行为就越________,而且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重_______。这样更利于动物适应 的生活环境。
8. 资料一:失去雏鸡的母鸡会将无母的小猫来抚爱。
资料二:家养的小猫经训练可在固定地方吃东西。
请分析以上两份资料,思考: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学习
评价
自 我 评 价
小 组 评 价
教 师 评 价
综 合 评 价
优
良
及
差
优
良
及
差
优
良
及
差
优
良
及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