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知识点二第二节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五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把握热点考向
歌诀法记忆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地地形崎岖,线路稀少单一,人口密度较低,商业网点稀疏。平原平坦较低,交通多样便利,人口分布稠密,商业网点密集。[自读教材·抓基础]1.主要交通方式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②某种交通方式的 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典例:
①嘉兴:城市形态随 和 运输的发展而变化。带动衰落水路陆路 ②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 ,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 扩展, 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 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 分布的大城市带。缓慢交通运输网交通干线交通干线交通网 (2)典例:
①株洲:沿 发展。
②武汉:沿江分布。
③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
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铁路高速公路[跟随名师·解疑难]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分布
聚落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对聚落的分布也有不同的影响,如表所示: [特别提醒]
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一个城市新建一条交通干线,城市就会以此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影响城市形态;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也会导致其沿线附近城市发展缓慢。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巧用·大冲关]1.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问题。(1)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株洲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第(2)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一方面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出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湘黔线等干线的建设,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变迁。同样的例子,还有石家庄、郑州等。答案:(1)河流
(2)①街区面积明显扩大;②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自读教材·抓基础]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稀少单一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 或市区边缘的 沿线。
(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
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对集镇的影响
集镇是在 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 或 。高速公路环路边缘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衰落[跟随名师·解疑难]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对比法分析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的差异[探规寻律·一点通][活学巧用·大冲关]2.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关于c点开设仓储式超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布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2)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d B.b>a>d>c
C.d>c>a>b D.b>c>d>a解析:第(1)题,仓储式超市的货物运输量较大,需布局在市区边缘环路或高速公路沿线,满足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一般规律是:市区商业网点的效益高于农村,市中心区商业效益最高,平原商业网点效益高于山区。
答案:(1)A (2)D(教师用书独具) [例] 读材料和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翔安海底隧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该工程全长8.69 km,跨越海域宽约4 200 m,隧道全线共设12处人行横洞和5处车行横洞,是厦门环东海海域地区发展的重要通道。建成通车后,翔安到岛内的时间由2个小时变为15分钟,缩短了大约50多 km 的路程。 (1)据图说出翔安的土地在隧道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2)据图说明翔安的土地在隧道通车前、后利用方式可能的变化。
(3)分析厦门市(中心)出岛通道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翔安隧道通车后,翔安的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有大幅提高。第(2)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了土地的用途。翔安隧道通车前,翔安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翔安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第(3)题,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岛外各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岛外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岛外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岛内商业做大、做强。 [答案] (1)通车前,土地租金低;通车后,土地租金高。
(2)通车前的土地利用以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为主;通车后,可能以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特别是住宅用地。
(3)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变为分散式;商业由厦门向岛外发展。[随堂基础巩固]点击此图片进入[课时跟踪训练]点击此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