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五章课前预习
·巧设计名师课堂
·一点通设计1设计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第二节创新演练·大冲关1.知道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
响。
2.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
响。
3.能够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交通运输
对聚落形态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方式变化的影响交通方式衰落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扩展,这些
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沿江分布。
(2) 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 分布的大城市带。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 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交通干线交通干线交通运输网交通网高速公路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稀少单一小环路边缘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或衰落 一、教材P83图5.6和图5.7探究
1.图中株洲市区扩散有何特点?
提示:市区沿着京广线、湘黔线和浙赣线扩散。
2.图中武汉市的区位有何优势?
提示:武汉市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3.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具有明显的沿江分布的特点。 4.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
二、教材P84图5.8和5.9探究
5.两图中商店分布各有何特点?
提示:山区商店主要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河流和公路沿线;平原商店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尤其是公路的交会处。 6.山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为何小于平原?
提示:山区地势起伏,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不利于商业网点的发展,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
7.在广大山区现在仍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的存在。三、教材P84图5.10探究
8.服装市场布局在此体现了商业布局的哪一原则?
提示:交通最优原则。
9.据此分布,可推知此处为批发还是零售?
提示:批发。
10.与一般商店相比,该处商业网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规模大,占地广。 四、热点探究
11.2012年4月24日,《株洲市城际铁路与铁东路沿线控制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建成后坐在城际铁路列车上,沿途可以欣赏欧洲风情、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都市气息。11.为什么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提示:株洲市在形成初期规模较小且分散,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成为铁路交通的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特别提醒]
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地势平坦开阔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往是沿河道伸展,聚落的空间形态多呈带状。 [例1]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相比较,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答案] (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兴建)。南北方向,沿铁路延伸。
(4)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1.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前株洲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__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面积_______;现有街区沿________分布更加明显。
(3)读图可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变化是造成株洲市城市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读图可知,株洲在1949年以前主要是沿湘江分布。现在的街区一方面面积和规模明显扩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体现了由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特别是京广铁路的建成通车。
答案:(1)河流
(2)明显扩大 铁路干线
(3)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的原则是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会,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商业区。交通最优原则是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对内、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点。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交通便利的地方,商业比较容易得到发展。因此,商业中心的形成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例2]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1)~(3)题。(1)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解析] 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第(1)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3)题,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答案] (1)A (2)B (3)B 2.读下列两幅图,完成(1)~(2)题。 (1)两图所示的含义是 (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只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营业面积、交通解析:第(1)题,由左图可知,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由右图可知,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第(2)题,由两幅图分析可知,交通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答案:(1)D (2)A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