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21 07: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1.结合我国人口实际,谈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哪些人口问题?应如何解决?
提示:(1)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
(2)措施: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三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你认为我国应走哪条路?说明理由。提示: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因此我国不能走前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有同学说清洁生产不会产生废弃物,是这样吗?
提示: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2.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为什么在新闻媒体上总是说我国的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提示:(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供应之间不相适应,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资源利用和重复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清洁生产带来了很好的环境效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4.结合教材P103案例3,分析北京留民营村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
提示: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原因:留民营村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典例】读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1)、(2)题。(1)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有关a过程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自然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资源
【思路点拨】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工业方面主要表现为清洁生产,农业方面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解析】城市中垃圾焚烧发电将会产生大气污染,集中填埋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均不属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图中a过程表示将污染物处理后排入自然环境,因此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
【自主解答】(1)C (2)C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解析】选B。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虽然源远流长,但古代只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对现在的影响不大。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这是我国发展的优势;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且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这才是我国在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另外,由于受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意识、能力等的影响,环境问题还在蔓延。这样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我国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此回答2、3题。2.关于我国推行节能减排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②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③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④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①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②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如大力建设垃圾、秸秆等焚烧发电站
③健全法制,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④使用物美价廉的白炽灯,注意随手关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2选B,3选B。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单位产值能耗高。因此,实施措施也应符合这些要求。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 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解析】1选D,2选C。第1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第2题,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3、4题。3.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乙图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甲图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乙图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4.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析】3选D,4选C。第3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4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二、非选择题(共14分)
5.读清洁生产周期示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部生产周期的不利影响;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提供的服务中。
(1)填充空格内表示的内容,完成清洁生产的全过程:
A___________,B__________。(2分)
(2)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长期增加生态效益并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6分)(3)清洁生产将污染的预防从末端治理上溯到______,并扩展到_______,是一种将_______效益和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 (4分)
(4)实现清洁生产最重要、最关键的措施是依靠________的进步。(2分)【解析】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是如何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末端治理的出发点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处理。清洁生产的实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由题干可知:①清洁生产对废弃物的处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和最后产品的消费;②清洁生产更加注重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③清洁生产的实施使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基本途径等理解透彻。
答案:(1)产品废弃物处理 资源的获取
(2)生产过程 产品 服务
(3)源头 生产全过程 经济 环境
(4)科学技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把洼地挖成塘,塘泥堆成基或台,塘里养鱼,基或台发展种植业,这是地势低平地区的土地利用的新模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该模式最不适合推广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2.该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的优势是( )
A.扩大了养殖业范围 B.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C.扩大了种植业范围 D.充分利用垂直方向的气候
【解析】1选A,2选B。第1题,东北地区的低洼地是湿地,是保护而不是开发的对象。第2题,台、基和鱼塘互养,因地制宜,资源充分利用,建立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010·茂名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3~5题。3.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产生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解析】3选C,4选B,5选C。第3题,利用电厂粉煤灰和余热废气制砖,供应建材厂,所以a为电厂;利用海水淡化排出的浓缩盐水可以制盐,缩短了制盐时间,提高了制盐效率,再加上太阳辐射加速蒸发,所以b为盐场;利用制盐副产品生产溴素、氯化钾、硫酸镁等制成化工产品,所以c为化工厂。第4题,发电厂指出去的虚线箭头有三个,其中一个指向建材厂,说明发电厂产生的废渣得到有效利用,故A不对。制盐副产品生产溴素、氯化钾、硫酸镁等化工产品,所以选B。盐场没有指向建材厂的虚线箭头,所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废弃物,故C不对;化工厂的废弃物指向系统外,所以没有得到利用,故D不对。第5题,因为该工业区附近有海水,太阳辐射较强,可以晒盐,所以为我国沿海且太阳辐射较强地区。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第十五届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聚首共商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材料二 2008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1)从经济、环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4分)
(2)从企业层面看,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_________、清洁的__________。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从个人层面看,在生活中节能环保也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请试举两例你生活中节能的主要做法。 (2分)【解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排放指标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增强环保意识,促进清洁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不用有毒、有害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就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从原材料取得到产品最终处理过程中,皆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个人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如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节约用电等。答案:(1)获得经济利益;增强节能和环保意识;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在能源和环保领域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环保能力等。
(2) 生产过程 产品 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
(3)注意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少乘电梯、少用空调),选乘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