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知识点二第二节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六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把握热点考向
1.概括法记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大原因
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严重;深刻的环境危机。
2.概括法记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2)具体措施:
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消费——绿色消费;旅游——生态旅游。 [自读教材·抓基础] 1.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面临着庞大的 ,应对着 不足和 严重的严峻挑战。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2)资源问题:自然资源 ,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 较低。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利用率相对短缺环境污染(3)深刻的环境危机:大气噪声城市农村森林草地生物范围程度 3.解决措施
走 之路。
4.《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发布时间:1994年3月。
(2)主要内容: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对策以及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行动方案[跟随名师·解疑难]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庞大的人口基数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活学巧用·大冲关]1.《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其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题,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基数庞大、增长较快,因此,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1)C (2)B[自读教材·抓基础]1.循环经济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 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 技术。
(3)核心:提高 。
(4)资源利用: 方式。
(5)原则:资源输入 、资源 和使废弃物
。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 。循环利用无害化生态效益环境友好减量化再利用再生资源化生态化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 利用,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 。
(2)经济效益:有利于 和 调整。
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
(1)原理:用 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2)方式:调整原有的 ,发展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
(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来源技术改造工业结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结构可持续发展[跟随名师·解疑难]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理解循环经济的含义必须从概念、生产模式及意义等方面入手。
1.含义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2.工业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活学巧用·大冲关]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
答(1)~(2)题。(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2)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解析:第(1)题,结合示意图和选项可知:与a相连的为生活污水输入和尾水输出,由此可知a为污水处理厂;b输出的为棉布,由此可知为棉纺织厂;c输出的是服装设计,故为创意产业;由d输出服装产品可知,d为服装生产。第(2)题,由图中生态工业园流程可知,该工业园区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答案:(1)D (2)C(教师用书独具) [例] (2012·江苏高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
“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为④,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沼渣可以作为肥料。第(2)题,大面积焚烧秸秆,会产生烟尘和灰烬,形成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答案] (1)D (2)A[随堂基础巩固]点击此图片进入[课时跟踪训练]点击此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