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2.2 切线长定理 课型
课堂形式 纵横 □ / 小组 □ / 马蹄 □ / 其它 □ 人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切线长定理的探索过程.2. 掌握切线长定理.3. 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有关的几何证明和计算等问题.
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 例2综合应用知识的程度较高,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辅助
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一、新课教学:1.探究活动:请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所在的平面内任意取一点P.
(1)过点P是否都能作这个圆的切线
(2)点P在什么位置时,能作并且只能作一条切线
(3)点P在什么位置时,能作两条切线 这两条切线有什么特性
(4)能作多于2条的切线吗 2.切线长概念: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3.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作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几何语言:∵⊙O与AP、BP相切于点A,B ∴AP=BP巩固新知:例1 如图,点O是弧AB所在圆的圆心,AC,BC分别与⊙O相切于点A,B.已知∠ACB=80°,OC=100cm,求点C到⊙O的切线长(结果精确到1cm)分析:(1)OC与∠ACB有什么关系?根据是什么?已知∠ACB=80°,OC=100cm,你会选哪一个直角三角形求解点C到⊙O的切线长AC cos∠ACO 是哪两条线段的比?由此怎样求出AC 师生一起完成解题过程。例2 如图,⊙O表示皮带传动装置的一个轮子,传动皮带MA,NB分别切⊙O于点A,B.延长MA,NB,相交于点P.已知∠APB=60°,AP=24cm,求两切线间的距离和弧AB的长(结果精确到1cm)。分析:(1)根据所求和已知引导学生连接AB,OA,OP.强调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常添的辅助线。从已知PM,PN分别与⊙O相切于点A,B,可得到什么?根据什么?由∠APB=60°,你能得到什么?由此能求出AB的长吗?怎么求?要求弧AB的长,先要求出什么?圆心角∠AO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求半径OA(或OB),可以通过解怎样的直角三角形得到?还需添怎样的辅助线?课堂练习:1.已知的半径为5,P 是外一点,PO=10.求点P到的切线长和两切点间的劣弧长.2.已知:如图,在中,弦AB垂直平分半径ON,过点A,B的切线相交于点M. 求证:是等边三角形.如图,O为的直角边AC上一点.以OC为半径的半圆与斜边AB相切于点D, 交AC于点E.已知AB=5,AC=4,求BD的长和的半径.4.已知:如图,A是外一点,AB,AC分别与相切于点B,C.P是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的切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设AO=d,BO=r.求证:的周长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三、课堂小结:谈谈今天的收获四、布置作业:(1)作业本 (2)同步练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