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1 17: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3.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4.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培养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溶液的组成的表示主要内容有:溶液的组成定性表示: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一节是对溶液知识的深化,学生将认识到除了水这一种常见的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学生还将认识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实验的必要前提。
重点难点
1、重点:
(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认识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辨证关系。
(2)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难点:
(1)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各类计算。
(2)溶液的配制。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活动1:关于溶液的组成
[交流与讨论]
溶质、溶剂的概念:结合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都是混合物,即所有的溶液都是由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和溶解溶质的物质(溶剂)组成的。
要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能说明常见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试完成课本P11的“交流与讨论”。
【活动】学习活动2:定量认识溶液的组成
[创设情景]溶液中含有溶质、溶剂,人们往往还需要知道溶液组成中各种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如生活中茶的“浓”或“淡”就是粗略地表示溶液的组成情况。
【导入】[交流与讨论]
问题1:什么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你知道它的表示意义吗
问题2:将3g蔗糖溶解在20g水中,或将5g蔗糖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哪个更甜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活动】活动3:关于溶液的配制
1.关于溶液配制的过程:当溶质为固体时,如蔗糖的水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2.溶液配制时所用的仪器:根据上述过程,结合课本P12有关图片可知溶液配制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授】活动4:关于溶液组成的简单计算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例题,试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理解溶液组成计算的依据。
【测试】[课堂练习与反馈]
完成课件相应的练习: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果要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则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克
【讲授】[归纳与小结]
1.理解溶液组成中涉及的物理量,能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溶液组成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体积和密度间的相互关系。
2.在涉及化学反应时,要注意结合物质的变化过程,全面分析物质及溶液的变化(含定性与定量),特别注意其中的气体(或沉淀物)产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