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2 16: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垃圾分类,资源再生 B.油锅起火,用水浇灭
C.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2.“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实施栽花种草,美化城市环境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3.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教材书循环使用
4.某同学的下列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双面使用纸张
C.用洗衣水冲厕所 D.夏天将空调温度调最低
5.2021年福山区各学校开展了“节能环保、光盘我先行”的主题活动,让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校园和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行中,尽量选择骑共享单车或公交车出行,禁止开私家车或打出租车
B.在宿舍,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并一水多用
C.在生活中,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D.在餐桌上,提倡节约粮食,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的碗筷,节约餐巾纸的使用
6.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可解毒。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B.化学与健康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C.化学与生活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可鉴别。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可鉴别
D.化学与材料水泥、玻璃—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铝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反应类型逻辑关系
D.化石燃料模型
8.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煤的干馏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D.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9.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各主题知识的有关归纳有错误的是
选项 主题 归纳
A 化学与材料 ①“复兴号”高铁车轮用到的“高速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华为手机屏用到“聚酰亚胺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化学与环境 ①垃圾分类回收,节约又环保 ②城市道路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C 化学与能源 ①乙醇汽油"的推广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短缺 ②氢气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D 化学与健康 ①牛奶、鸡蛋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②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病
A.A B.B C.C D.D
10.“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3He与地球上的3H质子数相同
11.金属氢是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下变成的导电体,导电性类似于金属,故称金属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氢可能成为常温超导材料
B.金属氢中分子不再运动
C.金属氢分子间间隔比常温下氢气分子间隔小
D.金属氢可做高能清洁燃料
12.《合肥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印发,合肥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理念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鼓励燃放烟花爆竹 D.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种草
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基于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它们的性质相同
B.燃烧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只要温度低于着火点就可以灭火
C.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因此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一定是硫
1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酸:锰酸钾、碳酸 B.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
1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①用灼烧闻气味区别羊毛与化纤面料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农业
①回收废弃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②常开窗通风,防止居室装修的甲醛中毒 ①氮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②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燃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1)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所用燃料。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过多CO2的排放导致______增强。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CO2的排放量。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
A.随手关灯 B.节约药品 C.鼓励多用私家车 D.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17.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商代司母戊鼎代表着我国古代高超的金属制造水平,它主要是含有______元素的合金。金属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________有关(填“金属的活动性”或“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2)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的国家。
①制作高铁的材料中使用的铝合金等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高铁电路多用铜制导线,这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性。
③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km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与刹车片的温度瞬间可达700℃以上。合金锻钢应具有耐磨性和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④车体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18.资源、能源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我国有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其顺利开采可有效降低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
①可燃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可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可燃冰难被压缩的原因______。
②氢气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请设计实验鉴别甲烷和氢气,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19.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
(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______。
(2)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3)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5)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推断题
20.在A、B、C、D、E、F、G六种物质中,A常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E、F是单质,G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G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A+E—B+C:_____,
②E+F—G:_____。
(3)E+F—G的反应现象为:_____。
21.根据下列方框图简答:
已知A、B、C、D、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的单质能支持呼吸;C是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E、F所含元素种类相同;G含有A~E的所有元素(“—”表示相连物质间可以反应,“→”表示前者生成后者,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F_____,G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F物质的用途有_____(任写一条)。
四、实验题
22.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G也可以用于制取氧气,该装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则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可知集气瓶已经收集满氧气。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a”取“b”)进入F中。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取并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择______(填字母序号)。
五、计算题
24.目前,我国已经成功进行海底可燃冰的试开采。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体积可燃冰可以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
(1)从能源的角度考虑,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试计算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5.我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计算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标准状态下甲烷的密度是0.7g/L,氧气的密度是1.4g/L)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A 6.D 7.B 8.A 9.D 10.C 11.B 12.C 13.B 14.B 15.C
16.(1)石油
(2)
(3)温室效应
(4)C
17.(1) 铜 金属的活动性
(2)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导电 耐高温(熔点高) 隔绝空气与水
(3)B
18.(1)不可再生
(2) 分子之间有间隔,固体分子之间间隔较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要小的多,不容易被压缩 在甲烷和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一只烧杯内壁变浑浊、一只不变浑浊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甲烷,另一种气体为氢气
19.(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天然气
(3)风能(合理即可)
(4)N2
(5)
20. C2H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1. H2O2 CO2 CO H2CO3 CH4+2O2CO2+2H2O CO2+2H2O=H2CO3 化合 还原氧化铜
22.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 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甲烷中含碳元素
23.(1) 铁架台 水槽
(2) A 抽拉(或提起)粗铜丝,使二氧化锰与液体脱离接触
(3)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出 a
(4)BC或BE或BF
24.(1)不可再生
(2)设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x
答: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512g。
25.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