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生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电生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20:3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电生磁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极向纸外发生偏转。若将一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中只画出了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判断下列对乙的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
A.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极向纸外发生偏转
B.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C.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时,小磁针的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D.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小磁针的极均向纸外发生偏转
2.如下图所示是直流电动机的模型,闭合开关后线圈顺时针转动。现要线圈逆时针转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改变电流方向 B.只改变电流大小
C.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D.对换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
3.如图所示,当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小磁针的S极将向纸外偏转,若改变电流方向,图中的小磁针转向为( )
A.小磁针N极将向纸外偏转
B.小碳磁针S极将向纸外偏转
C.小磁针N极指向不变
D.小磁针N极可能向纸内偏转,也可能向纸外偏转
4.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为S极,铁球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铁球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铁球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铁球下降
5.如图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就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流表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的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会改变
D.线圈中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6.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判断,以下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7.如图给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端为N极 B.处磁场强度强于处
C.直导线的磁场形状为三个同心圆 D.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磁场消失
8.一根长直铜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不动,导线不可能有电流通过
B.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通有电流
C.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通有电流
D.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9.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为软铁棒,A、B是电源的两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
B.若B为电源正极,则C被吸引,D被排斥
C.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
D.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
10.下列对于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中用钢棒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二者相互吸引,说明钢棒一定有磁性
C.丙图中的磁体自然静止后,磁体南极指向地理的北方
D.丁图中铁屑分布情况显示了磁体中间部位磁性较强
11.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以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A.两线圈左右分开
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两线圈静止不动
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12.靠在一起的两个通电螺线管,如图所示,当按图中电流的方向通电后,两螺线管( )
A.静止不动 B.互相排斥 C.互相吸引 D.不能确定
13.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下列四种情况的磁感线,其中错误的是(  )
A. 异名磁极间的磁场
B. 蹄形磁体的
C. 同名磁极间的磁场
D. 直线电流的磁场
14.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因素”的实验中,要使导体运动方向改变,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
A.减少磁铁的数量 B.增大导体的直径
C.增大导体中的电流 D.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15.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铜导线。当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转动、该实验能说明( )
A.铜能吸引磁铁 B.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小磁针偏转方向与电流大小有关 D.磁能生电
16.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的是(  )
A.小灯泡及导线 B.铁棒及细棉线
C.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 D.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17.如图所示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脸,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D.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8.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列图中符合他假说的选项是( )
A. B.
C. D.
二、简答题
19.“认真观察和仔细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如图甲,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转动,原来静止的直导线仍然末动。
①小磁针发生转动,可以说明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______。
②直导线仍然未动,此时偏转的小磁针对直导线______(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2)如图乙是某饮水器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A是固定的出水口,B是一根手柄,C是一根连接在阀门上的杆,由弹簧将它拉紧,O1是连接B、C的一根销钉。可将手柄简化为一根杠杆,手柄与A的接触点O2为支点,下压手柄,C就上升,阀门打开水流出;放手后,C自动恢复原位,水龙头关闭。
①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______
②正常使用手柄取水时,手柄属于______杠杆。
三、探究题
20.“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着不同的假设: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磁力的作用
(1)没通电时,静止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_____ 。(填“南方”或“北方”)
(2)甲同学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
(3)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
(4)老师在其它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_____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5)在做该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_____。
A.沿电流方向放置小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B.沿电流方向放置小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C.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D.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D
6.C
7.A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D
15.B
16.D
17.B
18.A
19.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有 省力
20. 北方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磁针偏转的方向不变 改变 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