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
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
2.以下属于符号的是()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奥迪汽车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生成物有三种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
A.电子数目不同 B.中子数目不同
C.质子数目不同 D.化学性质不同
7.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奥迪汽车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
8.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s=vt D.
9.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是道尔顿当时采用的原子符号,根据这些符号,水分子的模型是( )
A. B. C. D.
10.德国化学家洛哈德 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如图所示微观变化与下列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③①②
B.此反应有化合物参加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D.对应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1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
A.足球烯 B. 眼球
C.地球仪 D.北京奥运
12.登山时喝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13.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开关
C.眼球模型
D.植物细胞
14.利用模型和符号来表现物体是两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15.小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变化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不同微观状态,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合理的是( )
A.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种类有3种 B.符号△所表示的物质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向该容器中添加氢气,能获得更多的生成物
16.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17.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浙江大学校标
C.甲烷分子
D.电路图
18.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
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
C.地球仪
D.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
二、简答题
19.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所表达信息的模型。请写出其中的②与③所表达的信息:
(1)②________;(2)③________。
三、探究题
2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三位同学认真思考后,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镁 12 12 12 24
小光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小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小伟: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老师听了三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后说:“大家总结得非常好,都开动了脑筋体现了良好的求知态度。但有一位同学的结论不准确,需要加以修正,而且表中还隐藏着其他的一些结论。”
请你认真思考三位同学的观点,并对照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的结论中,不准确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从上表中,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至少提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模型有多种形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种类不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模型,不是符号,故D错误,符合题意。
2.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溶解度曲线,故A不符合题意;
B.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量之间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 图示表示的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
D. 由图示可知,表示的是物质之间反应的体积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像,不是符号,故D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
【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详解】
A图为某汽车品牌的标志,不属于模型,符合题意;B图为眼球结构模型,不符合题意;C图反映的是地球地貌特征,是地球模型,不符合题意;D图是动物细胞模型,不符合题意。
【点睛】
模型是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各种模型的出现正是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4.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
【详解】
A、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选项错误;
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有改变,选项错误;
D、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反应物H2S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选项正确,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在示意图中,其中的X原子没有完全参加反应,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X+YZ2=XY+Z2,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解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6.B
【解析】
【分析】
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12、碳-13、碳-14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同考虑。
【详解】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质子数目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目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相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中子数不同。
故选B。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是奥迪汽车的标志,不是模型,故A符合题意;
B.图中是眼球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反映的是地球地貌特征,是地球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是动物细胞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此为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此为细胞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此为公式反映的是路程与速度、时间的等量关系,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此为平面坐标,属于数学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即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A
【解析】
【详解】
A、在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和氮分子在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氮分子分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所以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③①②,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知道,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都属于单质,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微粒的变化可以知道,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
【详解】
根据物质模型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模型就是一些物质所构造或制成的,且能够反应某物体性质特点:
A、是足球烯的模型,正确;
B、是眼球的模型,正确;
C、是地球的模型,正确;
D、是图标,不是模型,错误;
12.C
【解析】
【详解】
在高空处的压强小于地面的压强,相同体积的气体,压强越小,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下山后瓶子变瘪,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观察选项,
故选C。
13.B
【解析】
【详解】
A.是水分子的微观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开关的元件符号,不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
C.是眼球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是植物细胞的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解析】
【详解】
A.图中为当心的标志符号,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为细胞结构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为路程计算公式,故B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为统计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解析】
【分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有氮气和氢气,包含氮原子和氢原子,选项A不合理;
B.符号△所表示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选项B不合理;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氮气和氢气,生成物只有氨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选项C合理;
D.向该容器中添加氢气,容器中没有剩余的氮气,不再继续发生化学反应,就不会获得更多的生成物,选项D不合理;故选:C。
【点睛】
1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是垃圾桶的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此图为足球烯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为电路连接关系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为柱状统计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B
【解析】
【详解】
A.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模型,不合题意;
B. 浙江大学校标是标志,不是模型,符合题意;
C.模拟展示甲烷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空间关系,是模型,不合题意;
D.电路图展示各电路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模型,不合题意。
18.C
【解析】
【详解】
A.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 ,这是模拟向两侧拉的力的作用下地壳的变化的模拟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 向内推书使书隆起 ,这是模拟挤压力下地壳的变形的模拟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故C符合题意;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 ,这是模拟地球上远去的帆船实验,是模拟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详解】
(1)由化学式CO2可知,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0. 小伟 氢原子只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同一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相互间的数字比较找出表中的信息.从中子数数据,碳、氧、钠、镁原子中包含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而氢原子没有中子。
【详解】
(1)小伟: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根据图表中数据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故答案为小伟;氢原子只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
(2)从上表中,观察得出的结论有:①从氢、碳、氧、钠、镁原子的质子数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②从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可得出结论:同一种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从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2,镁原子的中子数也为12,可得出结论:不同种的原子,中子数可能相同;
④从有的原子有中子,有的原子(氢原子)没有中子分析可得出结论:原子中可能不含有中子;
⑤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可得出结论:不同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同一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等(合理即可)。
【点睛】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电子、质子、中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我们要掌握原子的构成及粒子间的相互联系,发散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