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细胞工程 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为离体的胡萝卜根细胞分化成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说明根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b中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
C.过程c中可发生细胞凋亡
D.过程a中的细胞均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
2.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流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取的组织块中必须要带有形成层细胞,否则不会成功
B.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通过细胞分裂过程,最终形成试管苗
C.在愈伤组织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D.要获得试管苗,培养基通常应含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3.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最终得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能在地上长番茄、地下长马铃薯
B.可用物理方法使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
C.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
4.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利用甲高产不耐盐、乙低产耐盐的两种二倍体植物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通常将植物细胞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处理
B.②到③的过程中,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
C.由④到目的植株需进一步筛选的原因是④中含有低产耐盐品种
D.目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植株不可育
5.驱蚊草散发的气味可驱除一定范围内的蚊子,驱蚊草是由天竺葵体细胞和香茅草体细胞杂交得到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方法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培育过程中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PEG、高Ca2+—高pH试剂等
C.培育手段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它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的有性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6.下图是两种生物细胞融合技术的示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a过程必须除去细胞膜, b过程需要通过细胞识别
②若X是抗体,则甲、乙细胞是肿瘤细胞和经抗原刺激产生的B淋巴细胞
③若X是苹果—梨幼苗,则c过程是细胞分裂、分化
④细胞融合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7.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A中放置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这类细胞分裂能力强
B.将剪碎的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处理,制成B瓶中的细胞悬液
C.C、D瓶中的培养液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D.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提供O2和CO2等气体环境,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8.研究人员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克隆羊,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不能直接培育为个体的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能表达
B.重组细胞要进行分裂和发育需用振荡、PEG或灭活的病毒等激活
C.早期胚胎在丙体内能正常发育是因为胚胎可与母体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D.经培育得到的丁羊,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甲完全相同
9.科研人员利用猴的体细胞核构建重组细胞并将之培养成重组胚胎,然后将重组胚胎移入代孕母体内,最终成功培育出克隆猴新个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重组细胞时需将体细胞核移植到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
B.将重组细胞培养成胚胎时,气体环境中的CO2能维持培养液的pH
C.重组细胞需在添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D.常选择原肠胚用于胚胎移植,其易与胚胎受体子宫建立组织联系
10.有关克隆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克隆是指目的基因的复制、分离过程
B.细胞克隆技术在利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操作中得到充分运用
C.个体克隆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D.生物克隆最基本的条件是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11.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单个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即可产生大量专一抗体
B.丁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C.要获得产生所需抗体的淋巴细胞,必须先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
D.被选择培养的细胞包括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具有同种核的融合细胞和杂种细胞
12.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丙过程中受精卵可不经培养直接移植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良种母山羊子宫内
13.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良种奶牛的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一个细胞,则它一定是受精卵细胞
B.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
C.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
D.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细胞体积先变小再变大
14.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操作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注射抗原的目的是获得特异性抗体
B.体外受精技术中,采集的精子要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
C.胚胎分割时,对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目的是防止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发育
D.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补充营养物质,去除代谢废物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辣椒素是一种生物碱,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其获得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需避光处理
B.②过程中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
C.③过程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图中脱毒苗和高产细胞系的获得都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6.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技术涉及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
B.过程③中应使用秋水仙素诱导细胞壁再生且还需要给与光照
C.过程④中配制培养基成分与动物细胞培养基成分相比,需要更多的有机营养
D.过程⑤中若有利于芽的形成,需要配制生长素的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
17.下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受精作用,A为精子,B为卵细胞,则C表示受精卵,D表示早期胚胎
B.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C.若此图为试管牛培育的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
D.若此图为试管婴儿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18.科学家以SARS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了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诊断是否感染SARS病毒
B.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19.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利用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不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利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20.以下对于胚胎分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分割移植属于有性生殖
B.胚胎分割移植可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C.不仅内细胞团要均等分割,滋养层也要均等分割,否则不易成功
D.内细胞团一般到原肠胚才岀现,胚胎分割时最好将其均等分割,移植成功率才高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
21.科学家利用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下图所示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c和d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_;将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__,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是__________,⑤过程增殖的方式为__________,诱导f中植株生根过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_____(填“高”“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____倍体植株。
22.Hela细胞系是人工培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永生癌细胞系,为世界各地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了相同的研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ela细胞源自一位美国妇女的宫颈癌细胞,目前实验室中为了进一步研究Hela细胞,需进行______(填“原代”或“传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酶,而不用胃蛋白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研究葡萄糖饥饿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培养Hela细胞24 h(其他营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葡萄糖浓度/(mmol·L-1) 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
0 56.16
1.0 36.30
1.5 25.00
2.0 16.44
该实验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设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低浓度葡萄糖可__________癌细胞的增殖,为肿瘤的限食疗法提供理论依据。Hela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它帮助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人源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免疫导向药物由单克隆抗体与药物配合而成,被称为“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能在生物体内与特定目标细胞或组织结合,使其携带的药物定向发挥作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首先要给小鼠注射特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可以看出,它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种)等细胞工程技术。
(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特有的是用____________诱导融合。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理论上融合的细胞有________种类型,符合要求的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基与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物理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要用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来看,前者培养基中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特异性抗体也可以通过常规方法来制备: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的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与这种常规方法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答出三点即可)。
24.如图是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Ⅰ和方法Ⅱ均用到的主要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处理使B牛超数排卵,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3)A牛的精子必须在____________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会发生阻止多精入卵的两个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生产上常用______________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若希望同时获得性状相同的多个家畜个体,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5)获得试管牛E和克隆牛F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 细胞工程 达标检测卷
1【答案】D
【解析】图示过程从单个根细胞到完整植株,说明根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b过程为再分化的过程,该过程中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蛋白质种类发生变化,B正确;c过程是分裂和分化,该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C正确;a过程是脱分化且进行了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2【答案】D
【解析】切取的组织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是不带形成层细胞也能成功,A错误;在新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通过细胞的再分化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才最终形成试管苗,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在愈伤组织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不能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错误;要获得试管苗,培养基通常应含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且不同时期二者的比例不同,D正确。
3【答案】A
【解析】科学家获得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物,但它却并没有如科学家所想象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因为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互相影响的,A错误;使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可用的物理方法为电融合法、离心法等,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不同生物之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该项技术包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D正确。
4【答案】D
【解析】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在等渗透液中进行,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功能,A正确;②到③的过程是融合细胞再生细胞壁的过程,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B正确;④是筛选获得的具有耐盐特性的胚状体,但不能确定其是高产还是低产,故需要进一步筛选,C正确;甲、乙是二倍体植株,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目的植株是四倍体,是可育的,D错误。
5【答案】C
【解析】驱蚊草的培育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培育方法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培育过程中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PEG、高Ca2+—高pH试剂等,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用于去除细胞壁,PEG、高Ca2+—高pH试剂用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培育手段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但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时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C错误;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的有性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6【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不需要去除细胞膜,两个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不需要识别
①错误;若X是抗体,则甲、乙细胞是肿瘤细胞和经抗原刺激产生的B淋巴细胞,二者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②正确;若X是苹果—梨幼苗,则甲、乙细胞是苹果细胞和梨细胞,c过程是细胞分裂、分化
③正确;细胞融合技术打破了生殖隔离,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④错误。
7【答案】B
【解析】容器A中放置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这类细胞分裂能力强,A正确;将剪碎的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制成B瓶中的细胞悬液,不能用胃蛋白酶处理,B错误;C、D瓶中的培养液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正确;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提供O2和CO2等气体环境,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D正确。
8【答案】C
【解析】X不能直接培育为个体的原因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A错误;重组细胞要进行分裂和发育需用物理或化学法,没有用到病毒,B错误;早期胚胎在丙体内能正常发育是因为胚胎可与母体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C正确;经培育得到的丁羊,其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甲,而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乙,因此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甲不完全相同,D错误。
9【答案】D
【解析】构成重组细胞时需将体细胞核移植到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A正确;将重组细胞培养成胚胎时,气体环境中的CO2能维持培养液的pH,B正确;重组细胞需在添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C正确;常选择桑葚胚或囊胚用于胚胎移植,其易与胚胎受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D错误。
10【答案】C
【解析】基因克隆是指目的基因的复制、分离过程,A正确;细胞克隆技术在利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操作中得到充分运用,B正确;基因克隆和细胞克隆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关键技术,C错误;生物克隆最基本的条件是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正确。
11【答案】A
【解析】单个B淋巴细胞不能大量增殖,A错误;丁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B正确;要获得产生所需抗体的淋巴细胞,必须先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C正确;被选择培养的细胞包括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具有同种核的融合细胞和杂种细胞,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过程为卵母细胞的采集,一般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山羊,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乙过程是体外受精过程,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B错误;丙过程中受精卵需要培养到桑葚胚或囊胚后再移植,C错误;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有相同的生理基础的代孕母羊子宫内,D错误。
13【答案】C
【解析】若A为一个细胞,则它可能是受精卵细胞或核移植形成的重组细胞,A错误;供体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后,在孕育过程中其遗传性状不受受体的影响,B错误;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C正确;图中a过程只能包括卵裂、囊胚阶段,不能为原肠胚阶段,因为原肠胚已经发生细胞的分化,不能进行胚胎的分割,D错误。
14【答案】A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A错误;在体外受精技术中,采集到的精子要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才能进行受精,B正确;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C正确;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D正确。
15【答案】D
【解析】①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需避光处理,A正确;②再分化过程中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B正确;③表示细胞分离,将愈伤组织用酶解法分离成单细胞时,需要破坏细胞壁,常用的酶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C正确;图中高产细胞系的获得并没有培养成植株(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16【答案】A
【解析】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涉及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等,A正确;过程③中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时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也不需要给予光照,B错误;④为脱分化过程,该过程中配制培养基成分与动物细胞培养基成分相比,需要更多的无机营养,C正确;⑤是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中若有利于芽的形成,需要配制生长素的含量低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D错误。
17【答案】C
【解析】若此图表示受精作用,A为精子,B为卵细胞,则C表示受精卵,D表示早期胚胎,A正确;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需要获能处理才能与B进行体外受精,C错误;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D正确。
18【答案】A
【解析】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A正确;单个浆细胞有产生抗体的能力,但不能无限增殖,因此在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不可能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B错误;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都是杂交瘤细胞,还有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等,C错误;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其产生免疫反应,以获得相应的浆细胞,D错误。
19【答案】C
【解析】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A正确;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还不成熟,需要在体外培养成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正确;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C错误;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利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D正确。
20【答案】B
【解析】胚胎分割移植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移植可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新个体,B正确;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时,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但不需要对滋养层进行均等分割,C错误;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胚胎分割时最好将其均等分割,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D错误。
21【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 杂种细胞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全能性
(3)原生质体融合 PEG(聚乙二醇) 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壁)
(4)脱分化 有丝分裂 高 六
【解析】(1)获得原生质体所选用的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和d的名称依次是(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杂种细胞。(2)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单个细胞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过程②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 PEG(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壁)。(4)过程④是脱分化
⑤再分化形成幼苗的过程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大于1时,可以促进芽的分化,当该比值小于1时,可以促进根的分化;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六倍体植株。
22【答案】(1)传代 在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范围内,胃蛋白酶已失去活性
(2)需要 葡萄糖浓度越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
(3)抑制 突破了有性杂交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解析】(1)目前实验室中为了进一步研究Hela细胞,需进行传代培养,细胞体外培养所需营养物质有糖、氨基酸、无机盐等,通常还需要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由于在多数动物细胞培养液适宜的pH范围内,胃蛋白酶已失去活性,所以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制备细胞悬液。(2)分析表格数据,该实验需要另设对照组,观察正常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关系是葡萄糖浓度越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3)体内低浓度葡萄糖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为肿瘤的限食疗法提供理论依据。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形成的单核细胞叫作杂交细胞,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突破了有性杂交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3【答案】(1)抗原
(2)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3)灭活的病毒 3 能产生抗体和无限增殖
(4)液体 动物血清、血浆,(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
【解析】(1)制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首先要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其产生已免疫的B细胞。(2)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特有的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理论上融合的细胞有3种类型,即B-B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符合要求的细胞的特点是能产生抗体和无限增殖。(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物理性质上是固体培养基,而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来看,前者培养基中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含天然成分的动物血清、血浆。(5)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等优点。
24【答案】(1)胚胎移植
(2)促性腺激素 MⅡ期
(3)B牛的生殖道 透明带反应 卵细胞膜反应
(4)桑葚胚或囊胚 胚胎分割,(5)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解析】(1)方法Ⅰ和方法Ⅱ均用到的主要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2)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使B牛超数排卵;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不能直接与精子结合,需要培养到MⅡ期才能与精子结合。(3)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会发生阻止多精入卵的两个反应,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4)生产上常用桑葚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要想同时获得性状相同的多个家畜个体,可以使用胚胎分割技术。(5)由以上分析可知,获得试管牛E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获得克隆牛F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