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卷(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含解析):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2012 江苏 理 14)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
2.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A.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变水稻
B.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生物实验的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量供了材料
3.下面是四个城市的热岛强度统计表,下表数据显示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相关的原因是( )
A.城区面积的大小 B.城市所处的纬度的高低
C.城区人口密度的大小 D.城区人口的多少
4.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5.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途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B.围湖造田,扩大种粮面积
C.大量喷洒化学农药,提高作物产量
D.在自然保护区大量砍伐树木建别墅
6.芦苇常用来造纸,这体现了芦苇的价值是
A.间接价值 B.直接价值
C.科学研究价值 D.潜在价值
7.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列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B.若M表示化合物含量,a、b、c、d表示细胞中的4种有机物,则脂质是d
C.若M表示活细胞中a、b、c、d四种主要元素的质量相对含量,则代表氧元素的为b
D.若M表示a、b、c、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其中d是科学家在某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则其价值主要表现为间接价值
8.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 )
A.玻璃包装用物的回收利用
B.积极参与制定并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
C.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由肉食者改为素食者
9.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10.近年来,由于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下列各项改善太湖水体污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围湖造田,减小水域面积 B.投放化学药剂,抑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C.大量引进肉食性鱼类,控制藻类生长 D.加强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1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12.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禁止砍伐树木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13.如果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那么其变化的顺序是( )
①水中溶氧量下降 ②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 ③水中溶解氧增加
④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 ⑤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
⑥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①④⑥ C.⑤①②④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14.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
B.自然保护区内任意引入外来物种
C.利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D.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应完全禁止捕捞海洋鱼类
15.如图所示是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模拟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图中序号所示标曲线可分别代表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的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
16.2002 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海洋施铁肥实验”,即在一定面积的海面上均匀喷洒一定量的稀硫酸亚铁溶液,八周后,初级生产力增加了10倍。科学家发现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若能善用两种主要的营养元素 ― 氮和磷,就会产生藻华。海藻固氮过程需要铁质,铁质来源于随风吹送的陆地含铁沙尘,而磷则由河水冲刷岩石的含磷矿物带进海水。每年海洋浮游植物细胞固定的 CO2几乎与陆生植物一样,正因如此,科学家想促使浮游植物产生藻华,来减缓全球暖化的速度。
( 1 )蓝藻细胞内同时含氮、磷元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 2 种)。
( 2 )列表比较蓝藻和绿藻的光合色素种类与光合作用场所的异同。
( 3 )浮游植物的藻华现象,最可能不受下列哪种离子浓度的影响? ( )
A.Cu2+ B.PO43- c.NO3- D.Fe2+
(4)据上述材料分析藻华对环境可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远洋区还是近海区更容易发生藻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 ,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 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 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小草为生产者,属于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B项错误。C项中其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D项正确。
2.B??????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价值,它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一般不会出现在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中,但当进行计算时,其价值可能远高于直接价值(如蜂的作用)准确评价这部分价值非常困难,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①为生物多样性的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提供支持系统②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③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种间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的贡献④生物多样性在调节气候和物质循环方面的贡献⑤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的价值也是相当大的,世界上,自然观光性质的旅游业每年创造120亿美元的税收
3.C??????
解析:从表格中容易看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与人口密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4.D??????
解析:该自然保护区内包含生物群落和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所以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
5.A??????6.B??????7.D??????
解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类型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指那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无机界)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非生命物质,即无机界,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分工,也有协作。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消费者把生产者的数量控制在非生物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排泄物最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正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系统能够不停地发挥作用。
8.A??????
解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行为 。
9.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
10.D??????11.B??????
解析: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答案中温室效应加剧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
12.C??????13.B??????
解析: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由于有了充足的养料保证,藻类等浮游植物一有适宜条件即疯狂繁殖。此时鱼类等生物的消费能力赶不上藻类的繁殖速度,水中藻类越长越多,藻类生物集中在水层表面,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溶解在海水表层,表层海水形成饱和溶液,从而阻止了大气中的O2溶入深层海水。与此同时大量死亡的海藻在分解时却要消耗水中的溶氧,这样水中的溶氧就会急剧减少(甚至可降至零)导致水中的鱼类等动物大量窒息死亡。某些藻类甚至还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鱼类中毒死亡。此外由于死亡藻类分解时会放出CH4、H2S等气体,使海水变得腥臭难闻。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海洋中,赤潮就发生了;如果是发生在淡水中,又叫“水华”。
14.C??????15.C??????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自然资源持续减少、工业污染连年增加,农作物和人口数量的变化符合种群变化规律,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超过环境最大容纳量数量反而下降。结合图示可知代表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的变化曲线是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
16.( l ) 钾、核酸、磷脂( 2 ) ( 3 ) A ( 4)藻华大量吸收温室效应气体,从而缓和全球变暖速度,另一方面藻华会导致局部区域的氧气严重耗损,使其它的海洋生物窒息而死 ( 5)近海区更容易发生藻华,因为近海区含有更加丰富的氮和磷。
17.(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计划生育??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