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2.4传感与控制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2.4传感与控制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3-15 07: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2.4 传感与控制
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在由传感与控制技术支持的信息系统中,传感技术负责将采集到的外部世界
的各种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控制技术则实现信息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控制。
目前,传感与控制技术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
常见的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属于信息输入设备,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其他辅助元件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和检出被测对象的待测信息。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所感受(或响应)的信息直接转换成有用信号(一般为电信号)
辅助元件:包括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及其所需的电源。
被测量
敏感元件
辅助电源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
输出电信号
弱信号
转换元件
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有声音、温度、光线、气体等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广泛应用在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中。
声音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传感器信息的获取
信息系统要从传感器获取信息,可以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如无线网络、
蓝牙、串口(COM接口)等。
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的通信一般采用COM接口或通过USB接口模拟COM接口来
实现。
micro:bit是一款由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为青少年编程教育设计的入门
级开发板。
例:选择micro:bit设备作为采集传感器数据的智能终端,通过python编程,
获取温度传感器的信息。打开micro:bit的离线版IDE程序BXY Python Editor
(简称BXY)。输入如下代码:
from microbit import *
while True:
print(temperature())
sleep(200)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属于通信技术的范
畴,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
据,而无须在特定目标与识别系统之间建立机械或
光学接触。
从信息采集的角度看,射频识别技术也属于传感
器技术。
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是指具有远
距离传播能力的高频电磁波。
射频识别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无线传输:发射端发送特定的射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到
射频信号后,并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
这样,至少需要两大基本要素:发射端-------RFID标签(也称电子标签),
接收端------RFID读写器。
RFID基本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由芯片与天线(线圈)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标签附着在物体上以标识目标对象。
分类
能量供给
有源标签:主动式标签,工作能量由电池
提供,通信距离远,体积较大,价格较贵
无源标签:被动式标签,如公交卡,食堂餐
卡,二代身份证等,价格便宜
工作频率
低频
高频
超高频频
微波频段
RFID读写器: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
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
然后将对象标识信息和标签上其他相关信息
传输到信息系统以供处理。
根据应用不同,读写器可以是手持式或固定式。
最初的读写器大多只能在单一频率点工作,现在的读写器一般都支持多个
频率点,能自动识别不同频率的标签信息。
信息系统中的控制
信息系统通过传感器能够获取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执行器,则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
按原理的不同,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扫地机器人集成了LDS(雷达测距系统)等诸多传感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