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八上单元目标检测四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八上单元目标检测四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23:0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下期八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
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栅栏(zhà)   黝黑(yòu)   触目伤怀(chù)
B.妥帖(tiē) 晕倒(yūn) 哮喘病(chuǎn) 举箸提笔(zhuō)
C.踌躇(chú) 颓唐(tū) 密匝匝(zā) 情郁于中(yù)
D.簌簌(sù) 弥合(mí) 嫉妒(dù) 满院狼藉(jí)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
B.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
C.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
D.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
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
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
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90后和0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6. 下面句子语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邓稼先”“文化”“精神”都是名词。
B.“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修饰动词“孕育”,是状语。
C.“有最高奉献精神”修饰名词“儿子”,是定语。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7.下面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原句:不管你信不信,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谁都承认牛奶是美肤佳品。改句:不管你信不信,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谁都不能否认牛奶是美肤佳品。
B.原句:怀化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改句:难道怀化不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吗?
C.原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时时刻刻牵挂着家乡。改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牵挂着家乡。
D.原句: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改句:欧洲的知识分子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8.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这篇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遥相呼应。
B.《昆明的雨》全文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把雨季的昆明写的很有诗意,很有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C.《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D.《白杨礼赞》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文章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9.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10.综合性学习。(11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据报载,2013年全国就有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中小学生10岁以前触屏、触网的占到了61%,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上网目的主要是学习、聊天交友和玩网游。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具有很多功能,不但可以聊QQ、发微信、欣赏影视剧,还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要学外语,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软件帮你翻译、帮你发音,还能智能的记住你的错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电脑网络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影响的同时,将一些负面影响带给了青少年。在我国现有网民中,有78%的网民是青少年,很多人患上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成瘾症,患这种病的人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性,不能自拔,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诱发多种违法犯罪。据报道,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学校拟开展“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为学校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3分)

(2)为办好此次活动,学校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出两个。(4分)
①举办“网上健康行”知识讲座。 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辩论会。
③ 。 ④ 。
(3)请你以校长的身份,给学生提出两点上网的要求。(4分)

二、阅读探究。(52分)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背影》选段,完成11-16题。(2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3分)
12.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3分)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13.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
最切的一项是( )(3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14.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很轻松似的”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15.“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6分)

16.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6分)
内容: 。
结构: 。
(二)课外阅读。阅读耿艳菊《六平方米的幸福》,完成17-21题。(28分)
①喧嚷的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字体:补鞋,换拉链,配钥匙。
②这家修鞋铺很小,不过几平方米,既是工作地,又是生活区。它对着街,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以前做大饼被熏黑的墙壁,现在粉刷一新,变成了亮亮的白色。靠墙放着一张大床,占据了大半位置。墙壁上用木板做了很多格子,置放着锅碗瓢盆以及各样生活用品。屋子狭小,而各样陈设却有序整洁。
③修鞋铺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人整天坐在门口,低着头做活,身边放着做活用的工具,还有一些活计。没见男人站起来过,来回走动的就是他的妻子,那个走起路来有点向左倾斜的瘦高的女人。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很少见他们说话,可是他们的默契和安然,一点不觉得可怜,反而觉得这种平淡相守的美好,与地位与身份都无关。
④修鞋铺的门口常常能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独自玩得欢。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小的修鞋铺也沐浴在阳光里。路过时,见他们正围在一张折叠的桌子旁吃饭。那个穿校服的小男孩也在,男人拣了一块肉,要往他碗里放,小男孩急忙躲开了。这小男孩原来是他们的孩子。
⑤要配钥匙的时候,自然想起了修鞋铺。那天我走近这家铺子,这才看清一直坐着干活的男人,他的腿有残疾。我把钥匙递给他,他看了半天,对我说,这钥匙不好配,他尽力试试。
⑥等待的过程,无事可做,见女人坐在床边低头绣十字绣,于是笑着问她,绣的什么呀?女人笑盈盈抬起头,招手让我进去看。我看这狭小的放满物品的屋子,有几分犹豫,还是趔趄着身子进去了。女人竟有些歉疚地说,这屋小,只有六平方米,出门在外,只望有一个容身之所。不过,我喜欢六,吉祥。
⑦女人说着,已展开了手中的十字绣。已经快绣完了,这绣品我见过,是司空见惯的发财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一听我说是发财树,女人笑了,纠正我,说那是幸福树啊。我看看干活的男人,又看看她知足幸福的表情,也笑了,连忙跟着她说是幸福树,心里悄悄地感叹这个生活在攘攘街头女人的不俗心。
⑧男人把钥匙做好了,他只收了我一半的钱,让我回去试试,不行再拿过来修,行了,再付另一半钱。
⑨回去一试,还行。第二天给他们送另一半钱的时候,那幅幸福树已经挂在了墙上,没有用镜框裱,只是简单地用钉子钉在了墙上,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美,反而觉得这小屋子里处处流溢着春天的清新气息。
⑩幸福,有时六平方米就够了。
17.文中的女人为六平方米的家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8.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19.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8分)
(1)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小的修鞋铺也沐浴在阳光里。

(2)心里悄悄地感叹这个生活在攘攘街头女人的不俗心。

20.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5分)
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

21.本文为什么以“六平方米的幸福”为标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创造·表达分享。(60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22.请以“读懂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四单元
一、语言积累运用 1D 2C 3B 4D 5D 6B 7C 8D 9C 10(1)示例: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空间;网络无边,青春有限,珍惜时间,健康上网 (2)示例:①举办以“净化网络 合理上网”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墙报;②召开“轻舞飞扬e时代的我们”的主题班会;③开展以“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为题的演讲比赛 (3)示例: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上网要有利于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③要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精神的寄托;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高雅情趣,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二、阅读理解(一)11.行动(或动作)描写 12C 13B 14D 15.“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怕他看见”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怕别人看见”是因为觉得自己是男人,不应该轻易流泪 16.内容:表明是第二次流泪,同时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结构:照应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17.为了六平方米小屋的幸福,女人绣了一幅名为“幸福树”的十字绣挂在墙上 18.环境描写。交代了一家人简单而整洁的生活环境,反衬出后文对家庭幸福的描写,也衬托出女人的知足和勤劳 19(1)指六平米的小家沉浸在平淡而幸福的环境中 (2)指生活中的纷乱和不容易 20.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人平淡的生活,展示女人一家平淡相守的美好,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21(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围绕“六平方米”描绘了修鞋铺一家面积小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2)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六平方米”的小居所与家庭的幸福形成对比,告诉人们幸福与住房的面积大小无关,而在于人内心的感受;(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作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