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课件(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课件(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8 15:58:1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
发育程度低
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如: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等。
工业地域
发展潜力小,只能形成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点
工业城市
工业区
工业地带
城市内的工业区
地区性的工业区
工业地域
地区性的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1、了解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2、传统工业的特点。
3、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4、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5、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6、鲁尔区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
学习目标:
美国东北部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我国辽中南

传统工业为主(如纺织、煤炭等) 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生产规模大)
2、特点
一、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
1、形成基础:
丰富的煤、铁资源
3、分布
二、鲁尔区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数量 4595km2 570万
占全国比例 1.3% 9% 40%(曾经)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邻近法国、荷兰等国的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离铁矿区(法国洛林铁矿)近
矿产丰富(鲁尔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
交通便利(莱茵河、铁路等)
水源充足(莱茵河,鲁尔河等)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你认为在鲁尔区的资源优势下适合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从1970年至2013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能源消费构成是指各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Heinrich Boll 1958年描述鲁尔区
二、衰落原因:
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结构单一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降低
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工业集聚的弊端)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综合整治
三、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
生产结构单一
衰落原因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造煤炭、钢铁等工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工业布局。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67页的活动题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工业区发展条件的异同
鲁尔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六、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③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①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旅游等)。
②改造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
④调整工业布局(污染企业外迁等)。
⑤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⑥发展科技,鼓励自主创新
⑦国家政策支持(共29张PPT)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学习目标
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方法,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
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
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开始形成
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
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
特征:中小型企业为主。
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新工业区
硅岛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
中关村
光谷
传统工业区
第一意大利
落后的南部区
第二意大利
新兴工业区
第三意大利
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特点 意大利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分布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国内
国际
当地
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特点:既有专业分工,又密切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服务性企业 专业咨询公司、金融企业、仓储运输公司、商业营销企业
骨干企业
瓷砖生产
支撑性企业设备制造
辅助性企业 生产模具、釉料、包装材料
服务性机构 专业研究中心、工业联合会、培训机构
活动: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发展条件和工业区特点)
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2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大利,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活动: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措施: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
1
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2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高技术工业
刺激“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0°N
40°N
美国“硅谷”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
交通便捷
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科技力量雄厚
(军事订货)市场稳定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高等院校,科技人才
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便捷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硅谷”部分工厂向墨西哥、东南亚等地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东南亚等地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优势条件。
美国“硅谷”对我国高技术工业的借鉴意义
美国“硅谷”对我国高技术工业的借鉴意义
选择环境优美、知识水平高、交通便捷的地区发展高新工业区。
1
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不断更新产品。
2
教材72页活动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共同点 ①形成于二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分布特点
劳动力、技术条件
政府因素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1)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
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人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人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