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能源的综合利用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能源的综合利用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9 21: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B.化石燃料主要成分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
D.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B.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C.家用液化石油气泄漏,先关闭阀门
D.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装置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D.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能使煤燃烧更充分
5.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6.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⑤⑥ B.③⑤⑥ C.② ④⑤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且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78%
C.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8.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水能 C.天然气 D.石油
9.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10.据报道,某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 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11.化学在健康、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
B.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金和合成橡胶
D.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好
12.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炼铁、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
B.提倡汽车使用液化石油气(CNC)作燃料,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3.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14.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15.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B.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甲烷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6.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B.石油经过加热分解就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石蜡等
C.地球上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D.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可燃冰等
二、综合应用题
17.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
(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③乙醇,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_____
(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_____。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_____。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和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你认为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5)将CO气体通入盛有10g的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测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则剩余固体中铁单质的质量为_____。
18.(1)从“a碳酸钙、b石墨、c一氧化碳、d干冰、e碳酸氢钠”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①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
②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③可以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④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_。
⑤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5月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且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650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130年。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可燃冰的一条性质:_______。
②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在煤、氢气、可燃冰三种能源中,最清洁的是_______。
④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19.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付入列,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制造”让世界震撼。建造舰艇需要钛、铝等金属材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铁制品长期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铝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生成物“NaAlO2”读作偏铝酸钠,物质分类上它属于_____(填酸或碱或盐)。
(3)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利用下列各组中的试剂,不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
A Al、Cu、FeSO4溶液 B Fe、AlCl3溶液、CuCl2溶液
C Al、Fe、Cu、HCl溶液 D Cu、Al(NO3)3溶液、Fe(NO3)2溶液
(4)我国南海贮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______ 的主要原因。
(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排放会造成 ______ ,为了减缓大气中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3)下图是有关等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和均为碳酸盐,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下列转化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______ 。
21.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_____。
物质 用途
甲烷 氧气 金刚石 稀有气体 用于医疗急救 用作燃料 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切割大理石
(2)云南作为能源大省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优势转化,驱动绿色发展。
①化石能源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绿色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太阳能 B.风能 C.液化石油气 D.地热能
②NO2会形成酸雨。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产生NO2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酒精 B.氢气 C.肼(N2H4)
22.化学与能源、环保等方面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乙醇属于_____(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除太阳能外,下列能源也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焦炭 B.柴油 C.风能 D.核能
(3)下列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合理措施是 。
A.合成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 B.禁止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种草 D.大力开采和使用可燃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故A正确;
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故B错误;
C、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所以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正确。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故正确;
B、“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错误;
C、“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都是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错误;
B、电线着火用水灭火,易引起触电事故,选项错误;
C、家用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先关闭阀门,再打开门窗通风,选项正确;
D.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选项说法错误;
C、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选项说法正确;
D、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故选A。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6.A
【解析】
【详解】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是错误的叙述,矿泉水为混合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是错误的叙述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是错误的叙述,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是错误的叙述,不能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是正确的叙述;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正确的叙述故。
其中正确的是⑤⑥,答案选择A。
7.D
【解析】
【详解】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海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选项A不正确;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94%,选项B不正确;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比如还可以通过寻找金属的代用品,选项C不正确;
D、由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面临枯竭,且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选项D正确。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详解】
A、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正确;
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
D、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正确。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光伏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照射直接转化为电能。
【详解】
光伏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照射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此此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金是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涤纶衣服的优点是耐磨、耐腐蚀,缺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氧气具有助燃性同时可支持呼吸,可用于炼钢、宇宙航行,故A正确;
B、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碳元素,燃烧时仍会产生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D正确。
故选:B。
13.B
【解析】
【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太阳能不属于化石能源,故选:B。
14.C
【解析】
【详解】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
15.A
【解析】
【详解】
A、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
B、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也有一部分化学反应会吸热比如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就是吸热反应,错误;
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不是甲烷,错误;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故选A。
16.C
【解析】
【详解】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A错误。
B、石油经过加热分解就得到汽油、柴油,不能得到煤焦油,石蜡,B错误。
C、地球上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C正确。
D、可燃冰不是常用能源,D错误。
故选:C。
17. ①②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铝 C 5.6g
【解析】
【详解】
(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故填:①②③。
(2)由灭火的原理可知,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铝;铜、铁、铝金属活动性越来越强,金属越活泼的越不容易制取,所以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故选C。
(5)设剩余固体中铁单质的质量为x,用表示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
x=5.6g
18. b d a c e 可燃冰具有可燃性 CO2,H2O 氢气
加剧温室效应
【解析】
【详解】
(1)①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做电极。故填b;
②干冰受热升华吸热,可用作人工降雨。故填d;
③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以用作补钙剂。故填a;
④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故填c;
⑤碳酸氢钠可作为发酵剂,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填e。
(2)①根据材料可知,可燃冰的性质有白色或灰色晶体,具有可燃性(填写一条)。
②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为:CO2,H2O。
③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故填氢气;
④甲烷可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加剧温室效应。
19. 水和氧气 H2O 盐 D
【解析】
【分析】
(1)根据铁锈蚀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价原则分析回答;(3)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详解】
(1)铁制品长期裸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填:氧气、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来判断X的化学式,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以知道反应前比反应后少了两个氧原子和四个氢原子,而反应前有2个X分子,故一个X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H2O;生成物NaAlO2为偏铝酸钠,物质分类为盐;故填:H2O 盐。
(3)A.Al能与FeSO4溶液反应,Cu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可以比较出三种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Fe不能与AlCl3溶液反应,能与CuCl2溶液反应,可以比较出三种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Al、Fe能与HCl溶液反应但铝反应的速率快,Cu不能与HCl溶液反应,以比较出三种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Cu、不能与Al(NO3)3溶液、Fe(NO3)2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铝、铁大于铜,但不能比较铝、铁活动性强弱。
(4)天然气也属于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0. 酸雨 温室效应 A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空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过多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是不现实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使煤充分燃烧,也同样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
(3)根据有关等物质的转化关系,已知的信息推断。
【详解】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空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所以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酸雨。
(2)过多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A. 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温室效应,而且目前可行;
B. 电解水所需的电需要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制的,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氢气虽然是清洁能源,但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是不现实的,目前不可行;
C.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此法目前不现实;
D. 使煤充分燃烧,也同样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会减缓大气中含量。
故选A。
(3)由于A高温分解且是碳酸盐,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因此D是氢氧化钙,F为碳酸盐,能与D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碳酸钠,则E是氢氧化钠,所以可知A分解成B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分解反应;B和C生成D是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D和F生成A和E,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故涉及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故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1.(1)
(2) 煤 ABD AB##BA
【解析】
【分析】
(1)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氧气具有供给呼吸作用,可用于医疗急救;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填: 。
(2)
①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绿色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以属于绿色能源的是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故填:煤;ABD。
②A.酒精的化学式C2H6O,不含有氮元素,燃烧时不会产生NO2,选项A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NO2,选项B符合题意;
C.肼的化学式为N2H4,燃烧时会产生NO2,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填:AB。
22.(1) 可再生
(2)CD
(3)AC
【解析】
【分析】
(1)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因为玉米、高粱等经发酵、蒸馏可制得乙醇,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可再生; 。
(2)
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除太阳能外,风能、 核能也属于新能源,焦炭、柴油属于常规能源,故填:CD。
(3)
A、合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选项A符合题意;
B、应该合理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目前,化石能源还是我们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种草,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选项C符合题意;
D、可燃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力开采和使用可燃冰,不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填: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