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现在普遍人应用电脑比较多,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豆油 B.蔬菜 C.豆腐 D.米饭
2.米饭是我们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其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糖类 C.无机盐 D.蛋白质
3.苋菜是人们春季常食用的蔬菜,其含有一种天然色素为苋菜苷(C30H34ON2)。下列关于苋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四种元素组成
C.一个分子中含有67个原子 D.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0:34:2
4.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南极探险站,还是遥远的太空,亦或是战火连天的中东地区,我们都热衷于种菜。蔬菜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C B.O2 C.H2O D.盐份
5.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已投产使用,每年可供应超30亿立方米优质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 B.甲烷 C.甲醇 D.乙醇
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合理的是
A.服用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 B.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
C.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 D.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
7.近期,卫生部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已知“西布曲明”化学式为C17H26ClN。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
B.“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
C.“西布曲明”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04:26:35.5:14
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B.霉变的食物经蒸煮后可以继续食用
C.活性炭可作冰箱除味剂
D.植物的叶子边缘发黄、易倒伏,应施用氮肥
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0.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A.酒精 C2H5OH B.汞 Ag C.干冰 D.大理石 CaO
11.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不同的钢材主要是铁合金,它们属于混合物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C.纯净的盐酸属于纯净物
D.水既属于纯净物,也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
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C.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8:7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熟石灰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
14.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B.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等物质使它“染色”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凉拌黄瓜加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二、填空题
16.现有①石墨、②氧气、③甲烷、④乙醇、⑤二氧化碳、⑥金刚石等六种物质,请按要求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写下列空白(用序号填写)。
(1)可作为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_。
(2)可作干电池的电极的是___________。
(3)开采可燃冰是为了获取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_____。
17.书写下列方程式。
(1)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
(2)乙醇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__________。
18.春节假期将至,疫情防控不可松懈。要坚持科学防疫,出行佩戴口罩,坚持每天锻炼,注意合理膳食。
(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试剂,其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将50克含NaClO5%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克。
(3)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单质、氯化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过氧乙酸【CH3COOOH】也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消毒剂,常用于环境消毒,过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腐蚀性、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
①过氧乙酸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②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A.过氧乙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环境消毒,过氧乙酸浓度越大越好
C.使用过氧乙酸要谨防溅到眼晴和皮肤上
D.可以用金属容器盛放过氧乙酸
(5)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法,其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工业上可用氨气来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反应方程式如下:,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此空作答,反之,不作答)。
19.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按照要求填空: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2)人体缺乏______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
(3)肇源西海公园里的花草经常要施用氯化铵进行保养,氯化铵属于______(“氮肥”、“钾肥”、“复合肥”),氯化铵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的原因______。
(4)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_(选填“>”、“=”或“<”)5.6的降雨称为酸雨,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疫情期间人们可摄入适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来增强体质。下列菜谱中同时主要含有这两种营养素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清汤牛肉面 B.清蒸老南瓜 C.青椒回锅肉 D.清炖排骨汤
三、推断题
20.A-H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D、G 为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 D 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E 的75%的溶液用于消毒,通过反应可同时生成 H 和 F,B和H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
试推断:
(1)物质 E的化学式:_____
(2)物质 B 的一种用途: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4)A通过反应能同时生成D和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固体制取甲烷,发生装置选用______;写出采用该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无棉花)。
若要收集纯度高的甲烷,收集装置选用______;若干燥甲烷,气体应从______导管(a-f)进入;若用 D 装置收集甲烷,入气口是______。
(2)确定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操作:先______再点燃,在火焰上罩上一个______,出现水雾。将该仪器迅速倒过来,滴加适量______,观察到______现象。
23.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装置B、C、D、E中分别盛有浓硫酸、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而且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1)实验步骤:
I.通入甲烷气体.
II.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III.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2)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中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3)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物质总质量/g B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 D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
反应前 108.0 212.0 131.0
反应后 106.4 212.9 13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____相同.
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过程中通入甲烷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I是___;步骤II是还原氧化铜;步骤III是___.
(4)请根据该实验数据列计算式,证明甲烷中不含氧元素.相关计算式为_____.
五、计算题
24.定量研究: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可用于医疗消毒,也常作燃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它们恰好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答题:
物质质量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g 4.6 a 0 0
反应后/g 0 0 8.8 5.4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__________;
(2)乙醇中氧元素质量为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在二氧化锰作用下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B 6.C 7.C 8.C 9.B 10.A 11.C 12.C 13.D 14.D 15.A
16.(1)⑤(2)①(3)③(4)④
17.(1)
(2)
(3)
18.(1)过滤
(2) +1 200
(3)
(4) 有机化合物 AC
(5) 是 213:34
19.(1)压强
(2)碘
(3) 氮肥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4) <
(5)C
20.(1)C2H5OH
(2)灭火
(3)置换反应
(4)
21. C CO 干冰 降温 CH4+2O2CO2+2H2O
3Fe+2O2Fe3O4
22. A G C b 验纯 干而冷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23. C CH4+4CuO4Cu+2H2O+CO2 排尽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减小实验误差 108.0g-106.4g=(212.9g-212.0g)××100%+(131.1g-131.0g)××100%=1.6g
24.(1)9.6
(2)4.6g乙醇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25.(1)催化作用
(2)过滤
(3)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答:可以生成16克氧气。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