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08: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 O26CO2+6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空气的成分相比,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
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不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中的pH将增大
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3.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
4.小麦、大米、玉米都是酿造啤酒的原料,这些原料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5.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6.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包出的粽子色泽艳丽,营养丰富
B.在制作面包时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面包松软可口
C.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7.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8.“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C.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D.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9.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D.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10.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白酒去除水垢
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11.对CO2、C2H2、H2CO3、Ca(HCO3)2、Na2CO3五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C2H2、H2CO3都是有机物
B.CO2、H2CO3都属于氧化物
C.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
D.H2CO3、Na2CO3溶液都显酸性
12.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过氧化氢(H2O2) B.乙醇(C2H6O)
C.三氯甲烷(CHCl3) D.过氧乙酸(C2H4O3)
二、简答题
1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________来止痒。
(2)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4)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5)王安石的《梅花》诗句“为有暗香来”体现分子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贵港市被誉为“荷城”、“玉桂之乡”。今年我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市花为荷花、市树为玉桂树。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荷香溢满城。玉桂树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肉桂醛化学式为C9H8O,常温下呈淡黄色液体,有桂皮油香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荷香溢满城的原因____。
(2)常喝莲藕骨头汤可以补充___元素,防止骨质疏松。
(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放出____,缓解温室效应。
(4)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其属于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上述对肉桂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15.图1中A是某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1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写出图1中由三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的化学式 ______ (任意写一种)。
(2)图2是在有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根据图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 ______ 。
三、推断题
16.A~I几种物质都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酒精灯中的成分,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D的固体俗称_______。
(2)反应③的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E和H的混合物质量为16g,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其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固体全部溶解,则生成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__ (填装置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_____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和溶解性 ③可燃性
(3)某同学连接A、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 G中装有紫色石蕊溶液。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红,则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 。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4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 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______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
19.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棒分别蘸取 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_,蒸馏水____。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向小烧杯中滴加盐酸 ①小烧杯中产生气泡; ②蜡烛火焰低处_____填“先于”“后于”)高处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 ②蜡烛火焰 d 比 c 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
(5)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6)写出酒精(C2H5OH)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五、计算题
2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如图,得到两组数据.
燃烧有机物的质量 实验方法 实验前后(1)-(4)装置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甲组3.2克 A (1)150克 (1)154.6克
(2)150克 (2)153.4克
乙组3.2克 B (3)150克 (3)153.6克
(4)150克 (4)154.4克
请你分析、选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______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被吸收)
21.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3)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4)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A 6.B 7.C 8.D 9.C 10.B 11.C
12.A
13. 食醋 蛋白质 导热 肥皂水 分子在不断运动
14. 分子在不断运动 钙 二氧化碳 氧气 9:8:1 有机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15. (或,合理即可)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
16. Cu2(OH)2CO32CuO+CO2↑+H2O C6H12O6+6O2 6CO2+6H2O CuCl2+2NaOH=Cu(OH)2+2NaCl(合理即可)
17. C2H5OH 干冰 放出 14.8g
18. B; 2KMnO4 K2MnO4+MnO2+O2↑ ② 二氧化碳 2H2O22H2O+O2↑ 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B; C或E; CH4+2O2CO2+2H2O
19. 燃烧 不燃烧 着火点 先于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集气瓶的上部 小火燃烧是因为堆积的面粉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发生爆炸”是因为面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燃烧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20.B;C、H、O;3:1:4
21.(1)有机物
(2)74
(3)6:7
(4)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7g××100%=1.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