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4)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4)单元测试B卷(含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14:12:27

文档简介

第2 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 .1 2 .4 )A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其中22题每空0.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 22.
24.
25. 26.
28.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2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9.答:
30.答:
31.答:
32.答:
33.答:
34.答:
35.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密★启用前
第2 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 .1 2 .4 )B卷
考试范围:2.1-2.4;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中国”的英文单词叫China,这是由于中国制造的某种物质驰名世界,这种物质是(  )
A.瓷器 B.铜鼎 C.钢铁 D.铝制品
【解答】解: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故选:A。
2.下列关于分子性质错误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C.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D.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之间有间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2-1-c-n-j-y
A.2H2+O2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解答】解:由变化的模型示意图,该反应为两种物质(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化合反应;而B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反应B与图示反应不符;反应A、D均为单质与单质间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图示反应不符;只有反应C的反应物为化合物与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图示反应相符;
故选:C。
4.(2022 西湖区模拟)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解答】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错误;
C、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正确。
故选:D。
5.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表示的化合物的是(  )
A.B.C.D.
【解答】解:A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
B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
C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6.“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解答】解:增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7.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若R的化合价不变,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R2(SO4)3 B.R(NO3)3 C.RCl2 D.R(OH)3
【解答】解:在R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在R2(SO4)3中,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B.在R(NO3)3中,硝酸根的化合价是﹣1,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C.在R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2.化学式不正确;
D.在R(OH)3中,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故选:C。
8.探究物质的奥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产生氧气,说明过氧化氢中含氧分子
B.带电荷的粒子就是离子
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解答】解: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水和过氧化氢元素组成完全相同,但两者的分子的构成不同,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解答】解:
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就是有离子构成的;故不正确;2·1·c·n·j·y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不正确;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不正确;
D、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D。
10.有两瓶香水,它们的气味完全不同.下列与它们具有不同气味无关的是(  )
A.它们具有不同的质量 B.它们的性质不同
C.它们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D.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解答】解: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具有不同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正确。
B、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气味不同即性质不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故他们气味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物质的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闻到香水的味道的主要原因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1909年卢瑟福领导的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
D.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
【解答】解:A、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不能说明不存在其他粒子,核外有电子质量很小,故A错。
B、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故B说法正确;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只有碰到质量比它大很多的物质才被反弹回来,故C说法正确;
D、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去,说明了原子核外有很大空间,故D正确。
故选:A。
12.(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种类、分子个数、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答】解: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构成的,故A错误;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保持不变,而分子种类、分子个数、分子质量改变,故B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13.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该反应是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汞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gO2Hg+O2↑。
A、由方程式可知,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有2种,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正确;
D、汞是一种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解答】解: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正确;
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粒子;说法错误;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分子、离子等;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除外,错误;
⑤原子不显电性,正确;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故选:B。
1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21cnjy.com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A。
故选:A。
16.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0+98=118,即原子内质子数为118,核外电子数为118,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8。21*cnjy*com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核外电子数应为118,故A错;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符合元素的定义和规律,故B正确;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其数值应大于118,故C错;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在该变化中,两种原子核合并在一起,质子数增多,元素种类是改变了,故D错。【来源:21cnj*y.co*m】
故选:B。
17.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解答】解: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A。
18.人体健康离不开营养元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
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解答】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A叙述正确;
B、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元素,老年人缺钙会骨持疏松,容易骨析,故B叙述正确;
C、碘是甲状腺的主要组成元素,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故C叙述正确;
D、元素在人体内维持平衡,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19.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的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21*cnjy*com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解答】解: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故选:D。
20.“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其中22题每空0.5分)
21.A元素的原子核中有12个质子,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个;核外电子数是  个.又知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也为12;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2=24.
故答案为:12;12;24;
22.“元素﹣物质﹣变化”是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的基本对象.
(1)用下列元素的序号填空:
A.氢 B.氧 C.铝 D.铁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②人体缺少后,会患上贫血症的是   ;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④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
(2)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氧气 B.干冰 C.水 D.硝酸钾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②用于人工降雨与制作舞台云雾的是   ;
③蒸馏水不易养鱼,是由于其中缺少   ; ④可作农作物复合肥料的是   .
(3)用下列变化现象的序号填空:
A.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B.发光发热,产生白烟
C.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D.溶液质量增加
①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   ; 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
③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 ④将熟石灰与硫酸铵混合研磨   .
【解答】解:(1)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人体缺少铁元素,会患上贫血症;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太阳上的前两种元素是氢、氦元素.故答案为:C D B A 【版权所有:21教育】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与制作舞台云雾,蒸馏水不易养鱼,是由于其中缺少氧气,硝酸钾中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答案为:C B A D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镁条燃烧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白烟;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红色的氧化铁会变成黑色;熟石灰与硫酸铵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答案为:D B C A
23.(2021 港南区三模)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核内质子数为2,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铈是稀土中一种很珍贵的元素,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核外电子数是    。
(4)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磷酸氯喹中含有    种元素,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答】解:(1)反应前钙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硅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3个,氢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氟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CaF2。
故填:CaF2。
(2)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填:。
(3)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核外电子数是58。
故填:140.1;58。
(4)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磷酸氯喹中含有6种元素,即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磷元素;
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磷元素的质量比:216:32:35.5:42:128:62=432:64:71:84:256:124,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因此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故填:6;氢。
24.枇杷果实中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1)枇杷中“钙、铁”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青少年缺   元素会引起佝偻病。
(2)枇杷中含有可以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的   (填一种营养素名称)。
(3)果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4)合理施用化肥可以使枇杷增收。请写出一种复合肥料   (填化学式)。
【解答】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枇杷中“钙、铁”指的是元素,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故填:元素;钙。
(2)枇杷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是糖类。
故填:糖类。
(3)果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故填:40%。
(4)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故填:KNO3。
25.(2021秋 延平区期末)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
(2)按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注入A试管中,观察到A中棉花变红。若要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接下来的操作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种有机清洁燃料(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答】解:(1)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氧分子;
(2)若要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接下来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氨分子通过扩散运动到B试管中,溶于水形成了氨水,氨水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B中的棉花变红;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试管B中的棉花变红;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3OH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答案为:CO2+3H2═CH3OH+H2O。
26.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其阴离子Xm﹣与Y元素的阳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Y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用a、m、n表示)  .
【解答】解:设元素Y的质子数为z,
因为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所以它的阴离子中带有(a+m)个电子;
而阴离子Xm﹣与Y元素的阳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
所以z﹣n=a+m,即b=a+m+n.
故答案为:a+m+n.
27.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
(1)1个丙分子可用图2中的   (填序号)表示。
(2)甲、乙、丙分别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
甲属于   ,乙属于   ,丙属于   。
【解答】解:(1)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变,由于反应前是“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反应后产物中应存在2个甲分子中的原子,6个乙分子中的原子,故1个丙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应含有甲分子中的1个原子和乙分子中的3个原子,所以可用图2中的A表示;
(2)由的构成可知,甲、乙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丙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1)A。(2)单质;单质;化合物。
28.(2020 如皋市校级模拟)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Mg2+ ②O   
③2CH4   ④SO2   .
【解答】解:①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表示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O中的2表示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答案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③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2CH4中的2表示为两个甲烷分子,故答案为:两个甲烷分子;
④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SO2中的2表示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答案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28分)
2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用字母表示),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3)认真分析上图,试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总结出一条信息   .
【解答】解:(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图中所示反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是:2NO+2CO2CO2+N2;
(2)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D,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
(3)认真分析上图,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2NO+2CO2CO2+N2;(2)D,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
30.分子的构成
(1)水的电解模型如图所示。
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   原子和   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3)原子的定义: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1教育网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化学性质不同;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原子
【解答】解:(1)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故答案为:(1)氢;氧;(2)化学性质;(3)化学变化。
31.(2021 朝阳区校级一模)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3)某同学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  溶液。
(4)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可表示为:NaO2。
(3)由标签内容,该试剂是某酸钠,可能是碳酸钠或硫酸钠等,其化学式为Na2CO3或Na2SO4。
(4)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答案:(1)Fe2+;(2)NaO2;(3)Na2CO3或Na2SO4;
(4)NaHCO3+HCl=NaCl+H2O+CO2↑。
32.(1)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符号: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请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   。
(3)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SO2;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的质量/g 100 20 X y
反应后的质量/g 24 64 160 34
①表中x的值是   。
②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
【解答】解:(1)氖气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氖原子,符号为:Ne。
(2)“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由于钠为+1价,则可推出次氯酸根显﹣1价,由于钙显+2价,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是:Ca(ClO)2。
(3)①由表可知,参加反应二硫化碳的质量为:100g﹣24g=76g,
设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m
CS2+3O2CO2+2SO2
76 128
76g m
解得:m=128g
所以x的值为:160g﹣128g=32g
②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答案为:(1)Ne。
(2)Ca(ClO)2。
(3)①32;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33.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一)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21·cn·jy·com
(2)用字母代号填空:以上五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表示阳离子的是   。
(二)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3)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标号)
(4)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解答】解:(一)(1)a粒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Cl﹣;故填:得到;Cl﹣;www.21-cn-jy.com
(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以上五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bce;b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填:bce;b;www-2-1-cnjy-com
(二)(3)在A、B和C中,B、C是同种物质,温度不同,故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B、C,故填:B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从图A和B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故填:分子种类。
34.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1)洁净的空气(2)氧气(3)水蒸气(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5)铁粉(6)氨气(7)矿泉水(8)冰水混合物(9)澄清的石灰水(10)二氧化碳。
属于纯净物的是   。
【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3)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5)铁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6)氨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7)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8)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9)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
(10)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2)(3)(5)(6)(8)(10)
35.Ⅰ.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21·世纪*教育网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CO)
②二氧化碳(CO2)
③二氧化硫(SO2)
④二氧化氮(NO2)
(2)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例:   。
Ⅱ.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混合物的是  。
【解答】(1)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故选①③④;
(2)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措施有: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植树造林控制扬尘等;
(3)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故ACD符合条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故CD符合条件;
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构成的,故B符合条件;
答案:(1)①③④;(2)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合理即可);(3)ACD;CD;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密★启用前
第2 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 .1 2 .4 )B卷
考试范围:2.1-2.4;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中国”的英文单词叫China,这是由于中国制造的某种物质驰名世界,这种物质是(  )
A.瓷器 B.铜鼎 C.钢铁 D.铝制品
2.下列关于分子性质错误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C.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2-1-c-n-j-y
A.2H2+O2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4.(2022 西湖区模拟)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5.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表示的化合物的是(  )
A.B.C.D.
6.“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7.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若R的化合价不变,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R2(SO4)3 B.R(NO3)3 C.RCl2 D.R(OH)3
8.探究物质的奥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产生氧气,说明过氧化氢中含氧分子
B.带电荷的粒子就是离子
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9.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0.有两瓶香水,它们的气味完全不同.下列与它们具有不同气味无关的是(  )
A.它们具有不同的质量 B.它们的性质不同
C.它们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D.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11.1909年卢瑟福领导的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
D.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
12.(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种类、分子个数、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13.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1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21cnjy.com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6.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7.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8.人体健康离不开营养元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
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19.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的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21*cnjy*com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0.“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其中22题每空0.5分)
21.A元素的原子核中有12个质子,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个;核外电子数是  个.又知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2.“元素﹣物质﹣变化”是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的基本对象.
(1)用下列元素的序号填空:
A.氢 B.氧 C.铝 D.铁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②人体缺少后,会患上贫血症的是   ;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④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
(2)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氧气 B.干冰 C.水 D.硝酸钾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②用于人工降雨与制作舞台云雾的是   ;
③蒸馏水不易养鱼,是由于其中缺少   ; ④可作农作物复合肥料的是   .
(3)用下列变化现象的序号填空:
A.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B.发光发热,产生白烟
C.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D.溶液质量增加
①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   ; 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
③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 ④将熟石灰与硫酸铵混合研磨   .
23.(2021 港南区三模)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核内质子数为2,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铈是稀土中一种很珍贵的元素,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核外电子数是    。
(4)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对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磷酸氯喹中含有    种元素,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4.枇杷果实中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1)枇杷中“钙、铁”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青少年缺   元素会引起佝偻病。
(2)枇杷中含有可以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的   (填一种营养素名称)。
(3)果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4)合理施用化肥可以使枇杷增收。请写出一种复合肥料   (填化学式)。
25.(2021秋 延平区期末)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填微粒名称)。
(2)按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注入A试管中,观察到A中棉花变红。若要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接下来的操作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种有机清洁燃料(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其阴离子Xm﹣与Y元素的阳离子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Y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用a、m、n表示)  .
27.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
(1)1个丙分子可用图2中的   (填序号)表示。
(2)甲、乙、丙分别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
甲属于   ,乙属于   ,丙属于   。
28.(2020 如皋市校级模拟)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Mg2+ ②O   
③2CH4   ④SO2   .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28分)
2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用字母表示),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3)认真分析上图,试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总结出一条信息   .
30.分子的构成
(1)水的电解模型如图所示。
水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   原子和   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3)原子的定义: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1教育网
(4)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化学性质不同;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原子
31.(2021 朝阳区校级一模)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3)某同学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  溶液。
(4)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1)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符号: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其化学式为NaClO,请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   。
(3)从微观角度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SO2;其中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的质量/g 100 20 X y
反应后的质量/g 24 64 160 34
①表中x的值是   。
②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
33.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一)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21·cn·jy·com
(2)用字母代号填空:以上五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表示阳离子的是   。
(二)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3)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标号)
(4)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34.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1)洁净的空气(2)氧气(3)水蒸气(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5)铁粉(6)氨气(7)矿泉水(8)冰水混合物(9)澄清的石灰水(10)二氧化碳。
属于纯净物的是   。
35.Ⅰ.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21·世纪*教育网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CO)
②二氧化碳(CO2)
③二氧化硫(SO2)
④二氧化氮(NO2)
(2)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例:   。
Ⅱ.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混合物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