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2 氧化和燃烧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2 氧化和燃烧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20: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氧化和燃烧 知识点精练
Ⅰ.聚焦考点
Ⅱ.知识点精炼
ⅰ.氧化反应
ⅱ.燃烧条件
ⅲ.灭火方法
一、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
(1)对于氧化反应的概念“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不要叙述为“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是指氧气能使别的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故氧气具有使别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作用,所以说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例如:
硫+氧气二氧化硫 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2)类型
①缓慢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如钢铁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等。②剧烈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很剧烈,如硫、铁、磷等物质的燃烧。
(3)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比较
二、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作燃烧。
2.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该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在通常状况下,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3.燃烧的条件
4.自燃(1)概念: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使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如果再遇上充足的氧气,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2)常见的自燃:一些着火点较低的可燃物,如粮食、麦秆、煤炭、擦拭机器的棉纱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缓慢氧化积累的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失)时间久了极易自燃,引发火灾。森林中长期堆积的枯枝落叶自燃后会引起森林大火。
5爆炸
(1)定义: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2)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但车胎爆炸、高压锅爆炸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6.燃烧、爆炸、自燃和缓慢氧化的关系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时,可利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离。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盖上锅盖;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都是利用了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原理。
(3)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高压风机吹灭森林大火;吹灭蜡烛等。
【特别提醒】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
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1)泡沫灭火器: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2)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隔绝空气)。优点是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天然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3)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到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优点是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1)放出热量的反应:如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结合成氢氧化钙,镁与盐酸反应等。
(2)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Ba(OH)2与NH4Cl反应。
2.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与其他形式的能也能相互转化,如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大小不同,有些非常细微,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检测到,化学反应中能量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一、氧化反应
1.(2020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B.水 氢气 + 氧水
C.锌 + 稀硫酸 硫酸锌 + 氢气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 水
2.(2020八下·长兴期中)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苹果切面变色
B.细胞呼吸作用
C.森林火灾
D.倒碳酸饮料冒气泡
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一般都要放出热量
C.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D.人和动物的呼吸不是缓慢氧化
5.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
②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③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⑤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7.下列(1)﹣(4)的变化中,属于燃烧的是   ,属于爆炸的是   ,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属于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的是   (填序号)
(1 )面粉厂的车间遇明火 (2)食物的腐败
(3 )把灼热的铝箔伸入氧气瓶中 (4)夏季把白磷露置于空气中.
二、燃烧条件
8.(2021八下·新昌期末)右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只有试管中白磷能够燃烧,图中气球是白磷燃烧前的状态。对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起到给白磷和红磷加热的作用
B.实验过程中两颗白磷现象不同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过程中和结束后两个气球的大小都相同
D.该实验说明白磷不能保存在水中
9.(2021八下·苍南期末)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己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O2 O2 O2 N2
Y 20℃水 40℃水 60℃水 80℃水
A.A B.B C.C D.D
10.(2021八下·义乌期中)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B.图1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图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水下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11.(2021八下·萧山月考)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2020八下·柯桥期末)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B.
C.
D.
13.(2019八下·丽水期末)如图所示装置是研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与红磷尽量拉开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①和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D.70℃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14.(2021八下·长兴期末)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240℃,P2O5能与水反应。)
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
②通入O2,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①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是因为可燃物燃烧需要   。
(2)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P2O5污染空气
B.其他条件和过程都不变,用红磷代替白磷,也能得到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15.(2021八下·吴兴期中)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在本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16.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7.(2019八下·长兴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一: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
(2)实验二: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
三、灭火方法
18.(2021八上·鄞州月考)遇到着火时,正确处理火情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大量水冲灭
19.(2021八下·仙居期末)灭火毯由纤维状隔热耐火材料制成。在起火初期,将灭火毯直接覆盖住火源,可在短时间内灭火。灭火毯灭火的原理主要是(  )
A.隔绝氧气 B.缺乏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0.(2021八下·西湖期中)家庭烧烤是目前很多家庭聚会时喜欢的节目。烧烤可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从而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1.(2021八下·杭州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架空烧木材燃烧会更旺,是因为提高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2.(2020八下·温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消防产品,火灾发生时将灭火球滚入火中,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酒干粉,覆盖在物体表面,实现灭火。该灭火球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温度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23.(2019八下·乐清期末)某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在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木材架空,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坐电梯离开
C.救火时,应该打开所有门窗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5.(2020八下·仙居期末)澳大利亚的大火给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柯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   ;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
26.阳春市八甲中学九(7)班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手帕在五份不同浓度的酒精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所用酒精的 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 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不燃烧
(1)推测实验⑤的现象是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   .
(3)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而酒精灯不易点燃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
27.(2020八下·温岭期中)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小明家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通过维修师傅调节燃气灶的进风口之后,火焰变回淡蓝色。这说明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工厂排污导致小孩“血铅超标”,工厂方面的辩解错在哪里?   。
(3)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
(4)请用文字表述“火场逃生”图所示的火场逃生方法   。(答一种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2.【答案】D3.【答案】A4.【答案】B5.【答案】A
6.【答案】①②④;①;③⑤
7.【答案】(3);(1);(2);(4)
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A
14.【答案】(1)氧气(助燃剂)(2)A;C
15.【答案】(1)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和隔绝氧气(2)减少环境污染(3)氧气
16.【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蜡烛熄灭;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17.【答案】(1)2H2O2 2H2O+O2↑;燃烧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2)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
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D22.【答案】C23.【答案】A
24.【答案】A
25.【答案】(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氧气(4)A;B
26.【答案】(1)不燃烧(2)由于有不能燃烧的水存在,一部分热量还要供水的汽化和水蒸气的升温,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热量.这样,棉布的温度升得并不高,以致于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显然棉布也就不会被烧着了(3)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掉了,留下水,所以不能点燃
27.【答案】(1)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铅
(3)隔绝空气(4)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弯腰匍匐前进、不乘坐电梯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