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3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3.3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4 20: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精练
Ⅰ.聚焦考点
Ⅱ.知识点精炼
ⅰ.质量守恒的定律
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ⅲ.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运用范围:解释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体积。
③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有剩余)。
④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反应物之间的“+”号读作“跟”“与”或“和”,生成物之间的“+”读作“和”,=”读作“生成”。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还应读出反应条件。
例如:2KMnO4K2MnO4+MnO2+O2↑。
读作: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③化学方程式也能说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例如:S+O2SO2。
其意义:a.质的方面: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b.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c.粒子方面:1个硫原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4.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想象、编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错例:Mg+O2 MgO2。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错例:P+O2P2O5;Zn+HCl=== ZnCl2+H2↑。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为:一写、二配、三注。下面以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为例。
①写:书写正确的化学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Fe+O2——Fe3O4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使式子左、右两边的铁原子和氧原子的总数分别相等,同时将短线改成等号。3Fe+2O2===Fe3O4
③注: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状态。一般加热用“△”,温度较高时写“高温”,需要点燃时写“点燃”。3Fe+2O2===Fe3O4
【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时要在生成物后标出“↑”或“↓”。“↑”和“↓”在化学方程式中使用规则如下:
a.因为“↑”和“↓”是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所以,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应该标出“↑”或“↓”。
b.若反应物是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即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则反应生成的气态物质必须标出“↑”。例如:Fe+HCl=== FeCl2+H2↑。
c.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反应生成的其他气体就不应标出“↑”。例如:S+O2SO2。
d.若反应在液体中进行,当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时,要在该物质化学式的后面标出“↓”。例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
e.若反应不在液体中进行,不论生成物有无难溶物质,都不应标出“↓”。
三、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信息之一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在“遵循固定质量比”的前提下的质量守恒。根据这一信息,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例式,只要已知某一物质的质量,就可求出实际反应中其余所有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一般要规范化,解题过程一定要程序化。具体的计算步骤为:“设→写→找→列→解→答”。
①设:设未知量。
②写: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找:找出相关物质的比例关系,并求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对应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④列:列出比例式。
⑤解:解出未知量的值。
⑥答:写出答案。
a.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b.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
c.各物质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单位带入计算过程。d.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
e.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且配平,这是保证计算正确的前提。
一、质量守恒的定律
1.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N2+5X+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CO2 C.H2 D.CO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所以蜡烛燃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后质量减小,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物质总质量守恒
3.(2021八下·杭州期末)2021年6月3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发射该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2H4+N2O4=3X+4H2O。请你写出X的化学式(  )
A. NO B.N2 C.NH3 D.O2
4.(2021八下·拱墅期末)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5.(2021八下·下城期末)钴(Co)的化合物在锂电池中有很好的应用。如LiCoO2(钴酸锂)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LiCoO2+H2O2+3HSO4==Li2SO4+2CoSO4+4X+O2↑,该反应中Li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为+1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LiOH
B.生成物X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LiCoO2中钻的化合价为+3价
D.该反应中,只有C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6.(2020八下·萧山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其中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7和15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待测值为0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丁的变化质量比为87:36
D.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7.(2020八下·青田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8.(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1
9.(2021八下·诸暨期中)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24
反应后质量/g 4 67 55 x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   ;
(2)未知物质M含有的元素为   ;
(3)该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M和氧气之间质量比为   。
10.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甲、乙两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图所示。
(1)甲组实验中,将试管中的水倒入烧杯后,蔗糖“消失”,天平指针仍然指在分度盘中央。他们认为此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乙组同学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   。
(2)乙组同学在一定条件下将M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分析,M物质由   (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组成。
(3)经过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
11.对于化学反应:4P+5O2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2.关于2H2+O2 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3.(2021八下·上虞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2KClO =2KCl+3O ↑
B.CO2+Ca(OH)2=CaCO3↓+H2O
C.4Fe+3O2 2Fe2O3
D.KMnO4 K2MnO4+MnO2+O2↑
14.下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模型,与下列反应相一致的是(  )
A.2KClO3 2KCl+3O2↑ B.2HI+Cl2=2HCl+I2
C.CO2+C 2CO D.2HCl+CuO=CuCl2+H2O
15.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A.S+O2 SO2 B.CH4+2O2 CO2+2H2O
C.2H2+O2 2H2O D.2KMnO4 K2MnO4+MnO2+O2↑
16.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3O2 2CO2+2H2O,X的化学式为   ;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则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2)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a+   H2O=   NaOH+    H2↑。
(2)   Fe2O+   HCl
=   FeCl3+   H2O。
(3)   C2H6O+   O2   H2O+   CO2。
(4)4FeS2+    O2   Fe2O3+   SO2。
(5)   Fe2O3+   CO    Fe+    CO2。
(6)   C2H2+   O2   CO2+   H2O。
18.书写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2)碳在氧气中燃烧:   
(3)硫在氧气中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   
(6)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7)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19.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为N2和CO2。
(1)写出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x=1,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   。
20.(2021八下·杭州月考)(1)现在很多家中都以天然气(CH4)为燃料,其充分和氧气燃烧形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化学式为Na2FeO4,高铁酸钠主要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X+5H2O则:
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高铁酸钠由钠离子(Na+)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高铁酸根离子的符号为   。
③在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
21.(2020八下·秀洲月考)充分反应27g的铝与50g的氧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51g B.77g C.75g D.65g
22.(2020八下·江干期末)15.8g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后得到了1.5gO2,试管中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 KMnO4,K2MnO4,MnO2 B.K2MnO4,MnO2
C.KMnO4,MnO2 D.KMnO4,K2MnO4
23.(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小芳用称量法测定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发现5.6克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2克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Fe3O4和Fe的混合物 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 D.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24.(2021八下·西湖期中)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8 8
(1)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2)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3)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25.(2021八下·柯桥期末)绍兴盛产一种四角菱,称“驮背白”。其菱肉富含淀粉等多种营养物质,此外菱角的茎和根富含纤维素(C6H10O5)n,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食物和药材。
(1)菱肉中的钙、磷、铁等元素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该纤维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比) ;
(3)查阅资料获悉菱肉制成的菱粉质细爽滑,为淀粉中之佳品。求菱叶产生3.6千克淀粉[有机物(CH2O)n]的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多少千克?
(已知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nCO2+nH2O=(CH2O)n+nO2:条件忽略)
26.(2021八下·临海期末)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并进行测量记录,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1)t4-t5时段氧气质量不变的原因   
(2)4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所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其部分变化曲线已在图乙中画出,请完善t0-t1阶段的图像,并在纵坐标上标出t3时刻的数据。
27.(2021八下·柯桥月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15.0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  ;t4~t5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   。 (2)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   克。
(3)t5时MnO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图乙中画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的变化曲线。
28.(2021八下·北京期中)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8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
(1)在   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9.(2021八下·北京期中)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下记录数据如下表。
  H2O2溶液的质量(克)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17 15% 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17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17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下列关于植物器官作为催化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器官能改变双氧水分解的速率 B.植物器官本身的质量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植物器官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D.植物器官作为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质量
(2)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3)计算:若17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在MnO2催化下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结果精确到 0.01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2.【答案】D3.【答案】B4.【答案】D5.【答案】C6.【答案】D
7.【答案】D8.【答案】B
9.【答案】(1)0(2)C,H(3)1:4
10.【答案】(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而蔗糖溶解属于物理变化(2)C、H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总质量都不变
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A
16.【答案】(1)C2H4;2.4(2)H2O(气)+C CO+ H2
17.【答案】(1)2;2;2;1(2)1;6;2;3(3)1;3;3;2(4)11;2;8(5)1;3;2;3
(6)2;5;4;2
18.【答案】(1)4P+5O2 2P2O5(2)C+O2 CO2(3)S+O2 SO2 (4)3Fe+2O2 Fe3O4
(5)2KMnO4 K2MnO4+MnO2+O2↑(6)2KClO3 2KCl+3O2↑(7)2H2O2 2H2O+O2↑
19.【答案】(1)2xCO+ 2NOx N2 +2xCO2(2)2: 1(3)N2O5
20.【答案】(1)CH4+2O2 CO2+2H2O(2)+6;;NaCl
21.【答案】A22.【答案】A23.【答案】C
24.【答案】(1)二(2)三;2(3)都符合
25.【答案】(1)化合物
(2)36:5:40
(3)解:设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质量为x。
nCO2+nH2O= (CH2O)n+ nO2
  30n 32n
  3.6kg x
x=3.84Kg
答: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84千克.
26.【答案】(1)氯酸钾已经分解完全, 不再产生O2
(2)解:设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m
2KClO3 2KCl+ 3O2↑
245     96
m     4.8克
m =12.25克
m二氧化锰=15克-12.25克=2.75克
答: t4时 刻的二氧化锰质量为2.75克
(3)
27.【答案】(1)温度不够高,反应没有开始;反应结束了
(2)4.8
(3)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75克
(4)
28.【答案】(1)t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5g+0.8g-2.34g=0.96g;
(3)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 2KCl+3O ↑
245 96
x 0.96g

解得:x=2.45g;
则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29.【答案】(1)A;B
(2)把胡萝卜压碎
(3)设17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质量为X则:
2H2O22H2O+O2
68 32
17克×15% x
x=1.2g
则氧气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